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胃超高分化腺癌(very well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VWD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医疗区(原第一五二中心医院)诊断的胃VWDA 1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中位年龄63岁(范围47~80岁)。胃上部6例,胃中部2例,胃下部4例。肿瘤中位直径17 mm(范围5~65 mm)。构成肿瘤的细胞类似吸收细胞、Paneth细胞、小凹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细胞单层排列,核轻度增大位于基底侧,核呈纺锤形至轻度不规则形,核极向紊乱。早期胃管状VWDA 9例,肿瘤腺管类似肠上皮化生的腺管,其中2例浸润至黏膜下层,黏膜深部及黏膜下层的病变表现为腺管囊性扩张、弯曲、分支、尖角,以及流产型腺管。早期胃乳头状管状VWDA 1例,癌局限于黏膜层内,由小凹型上皮细胞构成。胃进展期乳头状管状VWDA 2例,由小凹型上皮、幽门腺或颈黏液细胞构成,且伴有淋巴管内癌栓和淋巴结转移。所有病例背景黏膜均见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肠型1例,胃肠混合型9例,胃型2例。仅局限于黏膜内的8例胃VWDA Ki-67阳性指数40%~70%,2例浸润到黏膜下层的癌和2例进展期癌Ki-67阳性指数10%~25%。所有肿瘤均显示p53蛋白呈野生型表达模式、HER2阴性。在术前活检中被诊断为腺癌或高级别异型增生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7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范围12~72个月),10例早期癌未见复发;2例进展期癌中1例发生肺转移,另1例死亡。结论胃VWDA是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具有高分化腺癌的结构特征和极低度的细胞学异型性。结构异型性的诊断价值显著大于细胞学异型性,黏膜深部和黏膜下层的不规则腺管浸润性生长是诊断的可靠依据。黏膜内VWDA诊断具有挑战性,活检标本中的部分病例难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超高分化腺癌(very well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VWD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医疗区(原第一五二中心医院)诊断的胃VWDA 1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中位年龄63岁(范围47~80岁)。胃上部6例,胃中部2例,胃下部4例。肿瘤中位直径17 mm(范围5~65 mm)。构成肿瘤的细胞类似吸收细胞、Paneth细胞、小凹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细胞单层排列,核轻度增大位于基底侧,核呈纺锤形至轻度不规则形,核极向紊乱。早期胃管状VWDA 9例,肿瘤腺管类似肠上皮化生的腺管,其中2例浸润至黏膜下层,黏膜深部及黏膜下层的病变表现为腺管囊性扩张、弯曲、分支、尖角,以及流产型腺管。早期胃乳头状管状VWDA 1例,癌局限于黏膜层内,由小凹型上皮细胞构成。胃进展期乳头状管状VWDA 2例,由小凹型上皮、幽门腺或颈黏液细胞构成,且伴有淋巴管内癌栓和淋巴结转移。所有病例背景黏膜均见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肠型1例,胃肠混合型9例,胃型2例。仅局限于黏膜内的8例胃VWDA Ki-67阳性指数40%~70%,2例浸润到黏膜下层的癌和2例进展期癌Ki-67阳性指数10%~25%。所有肿瘤均显示p53蛋白呈野生型表达模式、HER2阴性。在术前活检中被诊断为腺癌或高级别异型增生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7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范围12~72个月),10例早期癌未见复发;2例进展期癌中1例发生肺转移,另1例死亡。结论胃VWDA是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具有高分化腺癌的结构特征和极低度的细胞学异型性。结构异型性的诊断价值显著大于细胞学异型性,黏膜深部和黏膜下层的不规则腺管浸润性生长是诊断的可靠依据。黏膜内VWDA诊断具有挑战性,活检标本中的部分病例难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由于胃癌早期隐匿性强,我国目前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且主要依赖于病理专家人工诊断。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病理学的快速发展,以卷积神经网络为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辅助病理诊断技术不仅有望提高胃癌的诊断效率,对于提高我国胃癌的早诊早治水平,改善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现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述评旨在针对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在胃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归纳,着眼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识别癌变区域、组织学分类、判断肿瘤浸润深度、指导患者用药,总结其现存问题及未来发展。我们认为,以下局限性及困难亟待解决:病理切片数字化耗时、耗存储;数据的标注及数据的质量控制问题;数据整合问题;法律责任界定问题。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病理学的融合,基于人工智能的病理诊断将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如将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胃早癌的筛查工作,可大为减轻病理医师的工作负担;而患者个人进行胃癌自查自检,也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胃癌可能实现突破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辅助分析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1 000例存档的液基薄层宫颈细胞涂片作为标准样例,通过深思考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辅助检查和专业病理医师人工检查两种方式进行多组对比实验,对1 000例涂片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TBS2014的阳性分级准则,将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及以上级别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阳性标准,统计其灵敏度与特异度等指标,并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结果的差异。结果 人工智能辅助检查和专业病理医师人工检查的结果与病理科存档的判断结果基本一致。人工智能辅助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100.00%、90.68%和97.80%。结论 在人工智能辅助检查基础上结合病理医生的阅片技巧,可有效地减少漏诊的发生,具有高灵敏度与特异度,并能大大减轻医生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