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XC型趋化因子配体(CXC tchemokine ligand,CXCL)16和CXCL6的表达情况,探讨CXCL16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选择金华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2例作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62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CXCL1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XCL16 mRNA和CXCL6 mRNA水平、淋巴细胞增殖、培养上清液中RANKL水平。 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清CXCL16水平(2.47±0.97) ng/ml高于对照组(1.87±0.64) ng/ml (t=4.375,P=0.009),实验组CXCL16 mRNA和CXCL6 mRNA相对表达量(0.063±0.004、0.047±0.008)均高于对照组(0.034±0.003、0.020±0.005)(t=5.274、6.252,P=0.003、P<0.001)。在重组蛋白CXCL16作用下,实验组淋巴细胞增值率(169.23%±34.26%)和光密度值(0.038±0.002)均高于对照组(116.45%±23.54%、0.021±0.002)(t=6.847、6.035,均P<0.001),实验组淋巴细胞分泌RANKL水平(1.794±0.315) pmol/L高于对照组(0.957±0.264) pmol/L (t=5.264,P=0.002)。实验组中CXCL16组淋巴细胞p-ERK1/2、p-Raf-1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其他3组(P=0.013、0.017、0.008;0.011、0.012、0.001)。实验组中CXCL16组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高于其他3组(P=0.021、0.018、0.009;均P<0.001)。 结论 CXCL16及其受体CXCL6可能参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其机制可能与CXCL16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变化与宫颈癌放疗结束时间的影响,为临床防治肠道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放疗结束时间为依据,将患者放疗结束时间在3个月以内分为短期组;放疗结束时间在3个月及以上分为长期组。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肠道菌群的16S rRNA基因V4区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并用微生物生态学的定量研究2(QIIME 2)等软件对测序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重建未观察到的状态进行群落系统发育调查(PICRUSt)预测菌群代谢功能。结果 两组肠道微生物丰度、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细菌群落结构上,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菌群组成上,两组筛选出5种丰度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菌属,分别为f_Barnesielaceae_g_uncl、g_AlistiPes、g_Bacteroides、g_Blautia、g_Desulfovibrio。在代谢功能上,长期组患者发现1种异常代谢途径上调的现象,而短期组患者以生理性代谢途径为主。结论 通过对两组宫颈癌患者肠道菌群基因测序分析和微生态学研究,发现放疗结束时间对菌群多样性和代谢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放疗结束时间超过3个月的患者,其肠道菌群发现5种菌属和1种异常代谢途径变化,而短期组中未见有显著变化,为临床防治放疗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提供微生物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未洗涤红细胞血红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可行性。方法以洗涤前后的红细胞分别制备血红蛋白液,同时进行血红蛋白电泳;以血浆代替红细胞加等量溶血剂后在血红蛋白电泳凝胶上电泳。结果121份静脉血血红蛋白电泳结果:红细胞洗涤前后电泳图目视检查,区带数和位置完全一致,结果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84份脐带血血红蛋白电泳结果:红细胞洗涤前后电泳图目视检查,区带数和位置完全一致,结果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代替红细胞电泳结果:13份静脉血浆和13份脐带血浆的电泳图目视检查,在扫描区域内均未见到任何区带。结论未洗涤红细胞可代替洗涤红细胞用于血红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微创扩张通道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颈椎骨折脱位患者2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8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与观察组(1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后路微创扩张通道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两组患者JOA评分明显比术前高,且患者JOA评分随治疗时间延长增加,观察组JOA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微创扩张通道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对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JOA评分及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效果,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寄生在人肠道细菌数达1014个,是人体细胞数量10余倍,包括共生和病原微生物,共同组建了微生物生态群落,即肠道微生态。肠道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的地方,而微生物为宿主提供人体自身所不具备的酶与生物转化途径,因此能够分解人体不易消化的多糖、寡聚糖、糖蛋白等,生成短链脂肪酸,为宿主提供能量,并为肠道菌群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物质。其次,肠道微生物通过与宿主发生共代谢作用产生效应,如:脂肪的乳化吸收、胆固醇的代谢途径及肠肝循环等多条代谢途径参与药物及其它外来化合物的分解代谢。另外,肠道微生物还可以通过自身表面抗原,借助宿主免疫系统形成屏障效应对抗病原微生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态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宿主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到目前为止,通过一定的手段干预肠道微生态的治疗取得了一些成效。随着人们对肠道微生态与肿瘤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有价值的发现和启示不断涌现。更深入的探索和挖掘有助于增进对肠道微生态的了解,寄希望能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更多可行性的方案。本文综述了肿瘤临床转归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熊屹  盛翔  彭长英  王泽兰 《河南中医》2013,33(6):908-910
目的:观察苗药伤科止痛液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给予苗药伤科止痛液外用,对照组给予云南白药气雾剂外用,均治疗9d,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9天分别记录患者症状、体征积分,有无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在疼痛、压痛、功能障碍方面两组均有良好的疗效,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苗药伤科止痛液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有显著疗效,与云南白药气雾剂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7.
<正>骨质疏松症主要是骨微观结构退化、骨量减少,而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概率明显提高[1]。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多发生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该病常用的方法,但是术后部分患者出现比较明显的腰背部疼痛,从而导致手术效果及患者的术后恢复受到影响[2]。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主要是肾虚血瘀[3]。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凝血酶在不同溶剂中的凝血活性。方法用9种不同的溶剂稀释凝血酶并分为两种浓度、一种为低浓度,另一种为高浓度,低浓度凝血酶和高浓度凝血酶分别在CA1500全自动凝血仪上对同一枸橼酸抗凝血浆进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测定。结果 TT和Fbg均提示:凝血酶在水溶液中的促凝活性最强。0.9%NS和5%葡萄糖溶液具有抑制凝血酶凝血活性的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以5%GNS对凝血酶的凝血活性抑制作用最强。结论凝血酶作为外用止血时,采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蒸馏水及纯净水稀释,可能会提高其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