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疆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细胞因子(IL-4、IL-6、IL-10、IL-17、TNF-α、INF-γ)、炎性因子(PCT、hs-CRP)及RF、ESR、ASO、血培养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对布鲁菌病住院患者(病例组)和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采用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和生化等技术检测多种细胞因子及炎性因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IL-4、IL-6、IL-10、IL-17、TNF-α和IFN-γ分别为2.74(0.97~6.25)和0.56(0.53~0.64)、34.10(13.05~60.8)和0.78(0.41~2.52)、1.83(1.15~2.75)和0.89(0.77~1.13)、6.77(2.48~13.74)和1.03(0.68~1.20)、35.23(5.79~74.98)和1.33(0.80~2.17)、212.96(42.3~436.72) pg/mL和1.69(1.36~1.89) pg/mL,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和慢性组IL-6、IL-10、IL-17、TNF-α、IFN-γ分别为65.32(36.27~68.60)和29.38(11.30~53.09)、2.38(1.51~3.34)和0.89(0.77~1.13)、11.98(3.92~16.49)和5.27(2.24~12.49)、50.88(16.59~96.69)和28.24(5.30~64.40)、319.00(145.14~588.52)pg/mL和160.52(36.5~418.54) pg/mL,PCT和hs-CRP分别为0.08(0.06~0.12) pg/mL和0.04(0.03~0.06) pg/mL、12.60(5.0~30.8)mg/L和3.30(1.2~16.2)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抗体滴度组和高抗体滴度组IL-6、PCT 、hs-CRP 、RF、ESR、血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0.46(11.30~50.02) pg/mL和46.20(17.72~79.69) pg/mL、0.04(0.03~0.06) pg/mL和0.07(0.04~0.11) pg/mL、3.03(0.85~9.70) mg/L和13.65(2.97~31.43) mg/L、3.0(0.8~9.7)IU/mL和13.6(3.0~31.4)IU/mL、15(7~31)mm/h和27(15~46)mm/h、15.3%和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6种细胞因子均为布鲁菌病患病程度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和INF-γ水平是布鲁菌病患病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L-4、IL-6、IL-10、IL-17、TNF-α、IFN-γ及PCT、hs-CRP等指标不仅能及时准确反映布鲁杆菌感染发病程度和临床分期的免疫状况,而且IL-6和INF-γ表达水平具有独立的临床诊断评估作用,血培养在急性期或高滴度组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廊坊市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控高尿酸血症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来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 820例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体检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3 820例被调查人员中,共检出高尿酸血症755例,检出率19.8%,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检出率(24.2%)高于女性(13.7%),50岁以上人群检出率(25.4%)显著高于50岁以下人群(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283,P=0.012)、性别(OR=1.253,P=0.024)、BMI(OR=1.273,P=0.014)、舒张压(OR=1.222,P=0.047)、TG(OR=1.260,P=0.016)、肌酐(OR=1.243,P=0.032)、脂肪肝(OR=1.262,P=0.018)均是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廊坊市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较高,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超标、血肌酐水平较高及合并有脂肪肝的男性老年人群更容易发生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荧光胺合成路线的缩短和改进。作者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原料,经缩合、环氧化、裂解开环和螺环化等六步反应代替七步,制备了荧光胺及代其衍生物对氯荧光胺。前者的产率为15.8%,比文献值增加两倍。改进的关键在于:①中间产物钠代-2-羰乙氧基-1,3-茚满二酮(Ⅱ)直接生成2-苄叉-1,3-茚满二酮(Ⅳ)而不必分离其前身1,3-茚满二酮(Ⅲ);②反应中的温度及浓硫酸用量对反应条件予以优化,求得了反应条件与产物产率和反应时间之间的明显关系。衍生物的应用性能较荧光胺本身为优。  相似文献   
4.
在室温下,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经荧光胺或对氯荧光胺荧光标记的蛋白质样品,可在2.5小时内完成蛋白质样品的分离和其区带的鉴定。耗时是传统方法的四分之一,而且荧光图象清晰、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重度胸部创伤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重度胸部创伤的早期诊断与有效的救治方法。方法对我院急诊外科2000年8月—2006年7月救治的72例重度胸部创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愈67例(93·1%),死亡5例(6·9%),其中胸部严重挤压伤入院即刻死亡1例,心脏刀刺伤、胸主动脉刀刺伤、气管断裂、肝脾破裂延误等失血性休克早期死亡各1例。结论严重胸部创伤伤情重,表现复杂.早期全面且正确的诊断与及时有效的处理是减少死亡,提高救治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物毒素是海洋生物体内一类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其结构新颖、种类繁多、活性广泛,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药物和海洋药物研发的宝贵资源。研究表明,河鲀毒素、石房蛤毒素以及芋螺毒素具有良好的镇痛活性,有望开发为新一代的镇痛药物;海葵毒素能有效调节T淋巴细胞增殖,有望开发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型靶向药物;大田软海绵酸能够抑制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诱发类似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生理变化,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重要工具药物。本文对几种代表性海洋生物毒素的生源分布、结构特点、毒理作用和应用前景等进行概述,并介绍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为海洋生物毒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究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lesion syndrome,RESLES)与脑梗死的MRI表现特征差异,并分析MRI对疾病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选取21例RESLES患者和39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两组患者的MRI影像学中的病灶位置、形态和成像特点,分析两组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差异。 结果21例RESLES患者病灶集中在胼胝体压部中线上,以中线位为中心分布对称,均为孤立、类圆形信号影像,包括10例圆形信号、8例椭圆形信号和3例梭形信号。MRI平扫表现为:T1加权成像(T1 weighted image,T1WI)呈稍低信号、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e,T2WI)呈稍高信号、磁共振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呈稍高信号、弥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呈显著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呈低信号,平均值为(0.407 2±0.099 5)×10-3 mm2/s;病灶平均最大横截面积为(95.86±7.05)mm2,MRI复查间隔时间为8~30 d。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基本消除病灶。39例脑梗死患者中有37例合并有其他脑部病灶,36例胼胝体压部病灶为单发病灶,3例为胼胝体压部多发病灶,病灶多呈现片、条状或不规则形。影像学中DWI呈高信号,ADC平均值为(0.431 6±0.010 4)×10-3 mm2/s,病灶平均最大横截面积为(100.06±21.84)mm2。两组患者ADC值和病灶平均最大横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ESLES患者与胼胝体梗死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显示,病灶与胼胝体压部中线的关系、病灶的形态都可作为区分两种疾病的有效手段,还可以脑内其他病灶的存在与否作为辅助鉴别依据。本研究中两组疾病患者的病灶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否对疾病鉴别诊断提供价值还需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依托考昔60mg组(26例)、依托考昔90mg组(27例)、依托考昔120mg组(23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各组患者治疗前、用药后4h及2,3,5,7d的疼痛程度,检测各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7d后的白细胞、CRP、血清肌酐、血尿酸、ALT、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同时观察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治疗后VAS评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用药后4h及2d,60mg组的VAS评分明显高于90mg组和120mg组,而90mg组高于120mg组;用药后5,7d,各组的V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7d各组的白细胞计数、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20mg组平均动脉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治疗前后血清肌酐、ALT及血尿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120mg组恶心、呕吐、胸闷的发生率高于其他2组,各组腹痛、腹泻、踝关节水肿的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依托考昔90mg/d可迅速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糖尿病Ⅱ型患者42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6.3岁;病程3月~10年,平均病程7.8年.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7.8mmol/L,或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