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胃肠道恶性淋巴瘤9例漏诊分析姜广俊滕晓宝1981年6月~1992年10月,我院收治11例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其中9例漏诊,现予报道。1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5例,女4例;年龄25~61岁,平均49.7岁。就诊前病程20d~2年,平均5.5月。主要症状有腹...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6岁,妊娠2个月余。2006年2月11日患者出现发热38.5℃以上,最高达40℃,伴咳嗽,痰不多,腹泻2次。发病后4d初次就诊于某县人民医院,血白细胞6.1×10^9/L,中性0.75,淋巴0.16。听诊闻及右下肺呼吸音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经皮中心静脉导管微创引流控制胸腔积液的效果及优点。方法 66例经皮中心静脉导管微创引流患者为研究组,同期48例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胸腔积液控制时间、平均住院日、穿刺次数、专项治疗费用及穿刺不良事件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人均胸腔穿刺次数、胸腔积液消失天数、平均住院天数、专项治疗费用及人均穿刺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1次、(4.0±2.6)d、(9.6±3.0)d、(256±45)元和12.1%,对照组分别为4.08次、(8.9±3.1)d、(15.7±4.2)d、(432±57)元和31.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经中心静脉导管微创引流是控制胸腔积液简便经济且创伤小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控制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控制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52例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控制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组,同期50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胸腔积液控制时间、住院时间、胸腔穿刺次数、专项治疗费用及穿刺不良事件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人均胸腔穿刺次数、胸腔积液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专项治疗费用及人均穿刺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6±1.30)次、(4.31±2.20)d、(9.87±2.30)d、(264.77±37.20)元和9.62%;对照组分别为(4.20±2.60)次、(9.92±3.70)d、(15.08±5.80)d、(487.62±55.56)元和3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是控制胸腔积液简便经济且创伤小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临床诊疗中的经验教训,为手足口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收治的9例死亡手足口病病例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儿童,100%发热、呼吸困难和精神差,7例出现皮肤粘膜疹,多数病例出现血WBC、AST、ALT、CK-MB、LDH和血糖升高。脑脊液检查提示无菌性炎症改变。胸片提示进展迅速的肺实变影。尸检示肺组织淤血、水肿、出血,支气管粘膜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中枢神经系统则表现为脑炎、脑膜炎和脊髓炎。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提高诊断警惕性和及时识别出重症病例的早期临床征象是降低HFMD病死率的关键环节。重症病例应采取以脱水降颅压、大剂量激素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以及呼吸循环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