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益肾坚骨汤治疗老年生理性肾虚质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7月~ 2014年7月间收治的70例老年生理性肾虚质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35例采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益肾坚骨汤治疗,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4(IL4)、6(IL-6)水平变化,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个炎性因子含量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 (31),对照组为71.43%(2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生理性肾虚质牙周炎时采用益肾坚骨汤能够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快速原型技术在下颌骨个性化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原型技术在下颌骨个性化重建中的应用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因肿瘤或外伤导致下颌骨缺损的患者23例,术前行三维螺旋CT扫描,通过快速原型技术制作实体模型及镜像模型,根据模型设计截骨线并预弯重建钛板,按设计切除肿瘤后,预弯钛板就位,取髂骨或腓骨肌瓣按钛板外形塑型并固定于钛板上重建下颌骨。结果肿瘤无复发,移植骨成活,面型对称,张口度2.8~3.6cm,下颌功能正常,黯关系良好,颞颌关节无弹响,无压痛。术后3月复查三维CT,重建下颌骨与健侧对称,髁状突位置正常。结论快速原型技术指导下颌骨个性化重建方法简单,成本较低,模型制作时间短,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下颌骨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初步阐述紫杉醇对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的辐射增敏作用机制。方法 用克隆形成法检测不同时间-浓度条件紫杉醇和/或放射作用后的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细胞存活分数,计算辐射增敏率(SER)。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时间-浓度条件下紫杉醇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10100,1000nmol紫杉醇作用24h后SER分别为1.29,1.66和1.23。紫杉醇作用时问和浓度越高,ACC-2细胞G2/M期的比率也越高。100,1000nmol紫杉醇作用24h后,G2/M期比率明显升高。10nmol紫杉醇作用24h细胞凋亡百分率20.7%。结论 紫杉醇的辐射增敏作用可能是一个多因素事件,紫杉醇的G2/M期阻滞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老年口腔癌患者的年龄、术前合并症等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对43例老年口腔癌患者(年龄≥60岁)和46例年龄<60岁口腔癌患者的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总结和分析了老年口腔癌患者的年龄、术前合并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前合并症总发生率为83.7%(36/43),非老年患者为37.0%(17/46).老年和非老年口腔癌患者发生率最高的合并症为高血压[44.2%(19/43)、19.6%(9/46)].存在并发症的患者术前糖尿病(P=0.017 4)、肺部疾病(P=0.000 2)、低蛋白血症(P=0.002 2)和贫血(P=0.003 0)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年龄并不是一个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因素,某些术前合并症(糖尿病、肺部疾病、贫血、低蛋白血症)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主要高危因素.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9):1509-1511  相似文献   
5.
三叉神经痛系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阵发性剧痛的一种疼痛性疾病,原因不明,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该病诊断容易,但治疗较为困难。一般患者多采用口服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重度患者可选择半月神经节化学毁损等微创治疗。近年药物神经干药物注射已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重要方法。现将本院近年来药物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35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紫杉醇对腺样囊性癌细胞侵袭力及明胶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紫杉醇(taxol)对人高转移腺样囊性癌细胞(ACC-M)侵袭力及明胶酶(MMP-2、MMP-9)的影响。方法:在0.01、0.06、0.1mg/L紫杉醇作用下,用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及ACC-M的黏附能力;用改良BOYDEN小室,检测ACC-M运动及对细胞外基质凝胶(ECM)的侵袭力;采用空斑法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明胶酶的活性及含量,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经0.01~0.1mg/L紫杉醇处理后,ACC-M黏附、运动及侵袭ECM能力均下调,培养上清液中明胶酶活性及含量也明显下调,并且与taxol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P<0.01。结论:低浓度taxol能够下调ACC-M黏附、运动及对ECM的侵袭力,同时能显著下调ACC-M明胶酶的活性及表达,从而推断taxol能显著抑制ACC-M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眶上颌颧骨骨折的诊断方法与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1月~2008年4月因眶上颌颧骨骨折住院并治疗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术中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或半冠状切口切开复位加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对有眶缺损畸形的患者应用Medpor、颅骨外板或钛网进行眼眶缺损修复和眼球内陷的复位。结果随防3~12月,除面部畸形1例、咬合不正1例、张口受限2例外,余病例治疗效果均较满意。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为眶上颌颧骨骨折的手术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新的可靠的手段;头皮冠状切口开放复位内固定是合适的手术径路;对有眶缺损的患者应用Medpor、颅骨外板或钛网进行整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林耿冰  施斌  陈乃俊  朱小峰  黄立  邱宇  林李嵩 《医学争鸣》2008,29(17):1568-1568
1 临床资料 2005/2007我科收治下颌骨多发性骨折患者56(男37,女19)例;年龄1.5~46.0(平均31.0)岁.颏部 髁状突7例,颏部 角部11例,颏部 体部18例,体部 髁状突4例,角部 髁状突6例,双侧体部9例,双侧髁状突1例.  相似文献   
9.
紫杉醇对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体外辐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紫杉醇对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的辐射增敏作用。方法 用克隆形成法检测不同时间-浓度条件紫杉醇和/或放射作用后的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细胞存活分数,计算辐射增敏率(SER)。结果 紫杉醇对ACC-2细胞具有体外增殖抑制作用。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的平均效应剂量(Do)=1.43Gy,Dq=3.6Gy,10,100,1000nmol紫杉醇作用24h后SER分别为1.29,1.66和1.23。结论 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具有一定的辐射抗性。紫杉醇对其体外增殖抑制作用表现为时间.浓度依赖性效应。一定条件下紫杉醇对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具有辐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讨论鳃裂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4例鳃裂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病例,探讨鳃裂癌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鳃裂癌主要表现为发生于鳃裂残余部位(多位于颈上部,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的快速增大的肿块。病理学特点为鳞状上皮恶变,以中、高分化鳞癌为主。镜下可见由正常上皮向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过渡的变化过程,且缺乏淋巴结特征性结构的标志性特征。治疗以手术(肿瘤切除+同侧颈淋巴清扫术)为首选,辅以放化疗。本组4例患者除1例在随访6a后失访外,其余均存活。结论:鳃裂癌的诊断需慎重,要注意相关疾病鉴别。治疗以手术为主,辅助放化疗。早期手术(肿物扩大切除加颈淋巴清扫术)可提高治愈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