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8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 (Dubin Johnsonsyndrome ,DJS)的诊断和鉴别方法。 方法 :对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196 0~1998年确诊的 10例DJS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 :DJS以慢性持续或间歇性黄疸为主要特征 ,血清胆红素一般轻度升高且以结合胆红素为主 ,ALT及AST正常 ;但并发病毒性肝炎或其它肝病时可升高。口服胆囊造影不显影 ;BSP试验呈典型双峰曲线 ,该方法已被淘汰。腹腔镜下肝脏呈特征性“黑肝”改变 ;肝活检细胞内有棕色或棕黄色色素颗粒沉着。结论 :腹腔镜检查和 /或肝活检是DJS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e gastro-enteritis)是一种与变态反应有关的胃肠道(?)漫性嗜酸性细胞浸润性疾病。Kaijser 于1937年首次作了描述。以后,Barrie,Ureles 对本病的病因和临床诊断及治疗作了全面的阐述。Edelman 和 Carbune 们分别对其 X 线表现作了深入的研究。1970年 Klein 报告7例,并复习文献报道的28例,对其临床表现进一步作了详尽描述。近年来有关本病的报道渐见增多,但据 Cello(1979)的统计,在世界文献中不过100例。国内也有少数病例报道。本文复习近年文献作一简介,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小肠出血诊断方法评价(附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简史1976年美国Trazin、1977年日本松崎分别报告了食管内的心脏超声(M型和B型)检查。1979年久永在胃内经胃对胰、左肾、脾等进行了超声探查。1980年西德Strohm等报告一种辐射(或旋转)反射扫描超声内镜(Olympus和AIka厂研制)。DiMagno等报告电子线阵性扫描超声内镜(美国Green等研制)。1982年日本和美国出现了可探查肝、胆、总胆管、胰、肾,且可探查胃肠壁的新型超声内镜。1983年日  相似文献   
6.
出血是消化性溃疡常见的合并症,虽大部分病例(80%)能自行止血,但有活动性出血时需及时采取止血措施,以免因大量失血危及生命。内镜检查可以准确地发现溃疡出血部位,又可  相似文献   
7.
超声内镜对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胃粘膜病变的胃镜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粘膜病变的胃镜诊断李益农纤维胃镜从1957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因其为软性镜,能循胃肠迂曲弯转的腔道前进,传出的图象不变形,使胃肠粘膜的各种表现清晰地反映到眼前,从而成为检查胃肠道病变的极其有用的手段。30多年来,经过不断的改进,现在胃镜已广泛应用于临...  相似文献   
9.
溃疡病研究现状李益农(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北京100083)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的失衡引起溃疡病,已为大家所公认,攻击因子方面"无酸无溃疡"的学说倍受重视。20余年来自从组织胺H2受体的发现及其拮抗剂的临床应用,加以近年质子泵抑制剂的出...  相似文献   
10.
电子内镜将胃肠粘膜图像由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使图像处理技术得以应用于临床。运用图像增强、图像分析等方法,可增加临床诊断细微结构改变的依据,同时为研究疾病机理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