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9篇
综合类   4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β—二酮是一类用途广泛的螯合剂 ,它与稀土元素的络合性能等已有大量报道 [1~ 5]。自 1 95 9年Jensen[6]首次合成了 1—苯基— 3—甲基— 4—苯甲酰基— 5—吡唑酮并初步研究了它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后 ,β—二酮类配合物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7]。本文以 1—苯基— 3—羟基— 5—吡唑酮 [4]和苯氧乙酰氯为原料 ,氢氧化钙为催化剂 ,合成了新螯合剂 1—苯基— 3—羟基— 4—苯氧乙酰基—5—吡唑酮 ( PHPP) ,并对它的一些性质进行了研究。合成反应式为 :1 实验部分1 .1 仪器与试剂试剂 :二氧六环、氢氧化钙、苯氧乙酰氯、盐酸、乙醇…  相似文献   
2.
郁李仁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脂肪酸类、氨基酸类、苷类及矿物元素等,其中黄酮类与脂肪酸类成分具有润燥滑肠的作用,部分黄酮类、氨基酸类、氰类成分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此外,药理学研究表明,郁李仁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惊厥、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镇咳等作用,能够用于治疗便秘、水肿、呼吸道等疾病。对郁李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作用进行综述,可为郁李仁的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沙棘作为一种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药食同源特色植物,素有“天然维生素宝库”“营养保健来源”等美称。早在公元8世纪已经发现沙棘有祛痰止咳,消食化滞,活血散瘀之效。研究表明沙棘属植物中含有黄酮类、萜类、挥发油类以及甾体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多糖、脂肪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有良好治疗作用。为了更深入的探讨沙棘属亲缘关系,现总结归纳了沙棘属植物的传统药用价值、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寻找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有效开发及合理利用本属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Bellidifolin对麻醉大鼠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胆科植物尖叶假龙胆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蒙医常作为"地格达"入药,是蒙医用于治疗黄疸、肝炎、头痛、发烧的主药[1]。在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猎民长期使用尖叶假龙胆治疗心律失常等疾病。本实验的Bellidifolin是由尖叶假龙胆提取的(口山)酮类化合物[2],本文报告了Bellidifolin对大鼠心电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中原料药材快速、准确的鉴别一直以来是中药鉴定领域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该文概述了近年来DNA分子标记方法在中成药鉴定中的应用概况与不足。未来将DNA分子标记方法与传统鉴别方法相结合,共同建立中成药质量评价体系,对保证人们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黄酮醇类化合物为虎耳草科药用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本文对虎耳草科中已发现的黄酮醇类化合物的分布进行总结。同时,结合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阐明了该科化学成分与植物亲缘关系间存在的联系。期望为虎耳草科分类提供化学依据,并为合理、有效地开发该科植物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蒙药资源是蒙医事业发展的源头和保证,特色蒙药资源是蒙药资源中更具地域性、优质、具有鲜明民族用药特色的蒙药资源,在蒙医药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破坏、需求量激增等原因,许多特色蒙药资源处于濒危状态,对其保护与开发利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该文从特色蒙药资源种类、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特色蒙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今后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简析,旨在为蒙医药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蒙药芯芭属两种植物达乌里芯芭和蒙古芯芭的粉末和茎横切片进行显微观察,为今后对蒙药芯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用显微镜观察两种芯芭粉末和茎的横切面的特征。结果:两种芯芭粉末均可见非腺毛、腺毛、纤维、环纹导管、孔纹导管、不定式气孔、花粉粒、棕色块和果实片段。两种芯芭茎的横切面均可见表皮、皮层、初生韧皮部、束中形成层、初生木质部、髓、非腺毛。二者的显微区别主要为非腺毛与腺毛数量的多少。结论:以上显微特征对蒙药芯芭有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72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72例患者共计139条输卵管阻塞,介入术后51例共计112条输卵管复通,复通率为80.6%。治疗后追踪随访6个月以上其中33例受孕,受孕率为45.8%。术中大多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胀痛,9例出现恶心、呕吐,均未给予处理,症状于1h后消失。结论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是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该技术操作简单、损伤小、痛苦少且成功率高,是目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最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PVA)微粒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的监视下,行Seldinger技术完成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注入PVA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使双侧子宫动脉栓塞。结果63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栓塞双侧子宫动脉成功,术后随访6~60个月,其中术后痛经完全消失有40例占63.5%,明显缓解18例占28.6%,缓解一部分5例占7.9%。在术后12~36个月有11例怀孕并成功分娩。结论介入治疗副反应少,临床效果佳是目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