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尿道肉阜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其中部分患者可以完全无任何症状,有些患者可表现为出血、尿道口灼痛、小便不适或摩擦损伤、感染出血等.对该病传统的常规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出血多且易复发.本文采用CO2/He-Ne激光联合治疗尿道肉阜,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单用达那唑(DNZ)治疗19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病人。结果表明,基本治愈1例,缓解5例,明显进步7例,有效者共13例,总有效率为68.4%,初治者5/7例有效,有效率为71.4%;复治者8/12例有效,有效率为66.7%。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均明显升高(P<0.001);骨髓红系、粒系及巨核细胞明显增高(P<0.05);T辅助细胞(CD4)明显增加、T抑制细胞(CD8)明显降低,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并结合文献对DNZ的作用原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对 2 85例足月孕妇 (孕周 38~ 42 )进行观察研究 ,米索前列醇组 140例 ,用 2 5μg米索前列醇 (以下简称米索 )阴道后穹隆上药 ;对照组 145例 ,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结果 :米索引产组 (实验组 )引产成功率 97.14% ,明显高于对照组 82 .75 % (P<0 .0 5 ) ;实验组诱导产兆时间及总产程的时间明显短于应用催产素的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两组的胎儿、新生儿情况、产后出血、产道撕伤、产后感染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2 5μg米索阴道用药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方法简单、可靠、安全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活性维生素D对去势大鼠骨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骨形态计量学等方法探讨活性维生素D对骨转化的影响,以及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及机理。选用4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双卵巢切除组,假手术对照组,双卵巢切出后给予罗钙全治疗组(剂量0.0208ug/100g,灌胃,间天1次,共10周)。结果:卵巢切除10周后,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宽度、肱骨重量及肱骨钙、磷含量明显较对照组低;成骨细胞指数,破骨细胞指数较对照组高。表明高转化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成立。活性维生素D治疗组骨小梁体积、肱骨干重、灰重、肱骨钙、磷含量较卵巢切除组高,与对照组无差别,成骨细胞指数较对照组高,破骨细胞指数较卵巢切除组低。表明活性维生素D具有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其主要机理可能是抑制骨的吸收,骨的形成相对增加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患者,29岁,孕4产3+1,末次月经1999年4月17 日,因停经36+5周,反复引产失败,腹痛,于2000年1月1日入院.入院前8天因"B"超提示胎儿脑积水伴脊柱裂、臀位,在当地医院行羊膜腔内利凡诺引产.2天后因无宫缩予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服药后半小时开始宫缩并逐渐加重,疼痛难以忍受,于腹壁注射药物一剂(药名及剂量不详),宫缩逐渐消失.次日用催产素引产,腹痛加重停药.于当晚再次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孕妇感腹部持续剧烈疼痛, 阵发加重,心慌,烦躁,脉搏加快,体温升高,腹泻,尿潴留,血压下降,急转我院.  相似文献   
6.
反复不规则阴道出血1月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历摘要患者25岁,G4P1+3,末次月经1997年10月3日,因反复不规则阴道出血1月,于1997年11月4日急诊入院。患者于月经干净后3天,无明显诱因阴道大出血,量约500ml,在当地输液、止血等处理...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某中学初中女生月经状况及经期卫生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初中女生青春期月经状况及对经期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更好地指导青春期女性保健工作。方法:对成都市近郊某一中学初中全体女生进行青春期女性月经状况及经期卫生知识掌握程度调查。结果:初潮平均年龄12·42±0·85岁,初潮后1年内月经周期规律者占97·82%;发生痛经者占36·41%;对月经周期、经期有正确认识,对月经过多的概念大多认识不清;大多数女生对经期卫生知识有所了解;对青春期知识的获得主要途径是母亲、教科书。结论:被调查的初中女生初潮年龄有提前趋势;约1/3发生痛经;对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尚不全面,应加强宣传教育,家庭、学校与医疗保健机构协作,广泛开展青春期月经生理及经期卫生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D雌性大鼠的卵巢颗粒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及荧光染色观察并分别了解加入米非司酮后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颗粒细胞凋亡数量随米非司酮剂量增加而增多,凋亡率在米非司酮低剂量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高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诱导颗粒细胞发生凋亡,离体颗粒细胞凋亡率随米非司酮剂量增加而增高,可能是米非司酮抑制卵泡发育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又称彗星实验)对精子DNA完整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进行探讨,进一步明确精子DNA损伤的类型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6月—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就诊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女性的配偶作为流产组;同时收集有正常生育史的男性作为生育组。采用精液常规分析、中性彗星实验、碱性彗星实验等技术,检测精液常规参数和精子DNA完整性。同时分别人为诱导精子DNA单、双链损伤作为对照。结果:流产组和生育组各纳入50例男性,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液常规参数对比,流产组的精子浓度低于生育组[(91.0±56.8)×10~6/ml,(121.0±50.4)×10~6/ml](P0.05),前向运动[(52.5±13.5)%,(54.3±10.8)%]、总活力[(58.9±12.7)%,(61.3±10.5)%]、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3.4±2.6)%,(3.3±2.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精子DNA完整性对比,流产组比生育组拥有更高的精子DNA碎片指数[(29.5±4.3)%,(18.2±3.5)%]和精子单链DNA损伤率[(19.0±3.8)%,(8.9±3.0)%](P0.05)。两组的精子双链DNA损伤率[(10.5±3.4)%,(9.2±2.4)%]未见差异(P0.05)。结论:精子DNA损伤率过高,特别是DNA单链损伤过多可能是导致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原因之一。精子常规参数可能对提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病因价值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60例PAT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血小板减少组(妊娠期检查发现2次以上血小板计数〈100×10^9/L)。选择同期在同一家医院分娩的60例正常孕妇纳入血小板正常组(血小板计数≥100×10^9/L)。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麻醉方式、产前凝血功能、产时出血量及所产新生儿出生时情况,并观察血小板减少组患者治疗情况、产后血小板恢复情况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孕妇年龄、分娩孕龄及初产妇与经产妇所占比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及剖宫产时麻醉方式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9.40,42.57;P〈0.05)。血小板减少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并且其中剖宫产分娩者的麻醉方式以全身麻醉为主。血小板正常组分娩方式以阴道分娩为主,其中剖宫产分娩者的麻醉方式全部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②血小板减少组孕妇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时全身麻醉率均有随血小板减少程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x2=3.11,P=0.04;x2=17.51,P=0.00)。③两组孕妇产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和阴道分娩及剖宫产产时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1.61,0.42,0.93,1.58;P〉0.05)。④两组孕妇所产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60,1.206;P〉0.05)。⑤本组血小板减少组孕妇产前及产后未做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