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微创埋线治疗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1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微创埋线治疗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应用微创埋线方法对124例患有颈椎病症状为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常规针刺进行对照。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埋线组有效率为93.3%,针刺组有效率为81%(p〈0.05),停止治疗后随访3个月结果表明埋线组有效率为88.3%,针刺组有效率为72.4%。表明埋线组治疗疗效优于针刺组,并且疗效持久。结论微创埋线治疗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简单方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260例甲型病毒性肝炎综合分析王玉琴,刘琳,张福祥122525辽宁省凌源市第二人民医院近年,我市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发生,造成区域性流行。我院1994年8月~11月期间收治甲肝病人260例,现综合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3.
股骨髁部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易波及膝关节面,骨折不稳定,局部解剖结构特殊,难以选择固定确实,后遗症少,易于广泛接受的内固定物。我院于2001年2月至2004年12月,采用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骨折2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桩冠修复前牙缺损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因其能基本恢复牙冠的自然形态、口内保存时间长、感觉舒适、并发症少、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但往往就诊次数多。因此,近年来我科采用一次性桩冠修复前牙缺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62牙,男45例49牙,女13例13牙;年龄最大41岁,最小15岁,平均年  相似文献   
5.
作者自1984年以来应用改良术式,结合翻书式鼻底修复,以及在裂缘、前庭沟松弛切口处行口轮匝肌重建术等修复单侧三度唇裂129例,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老年性黄斑变性及其发病机理提出了新观点,认为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提法不妥,应该用后极部失代偿综合征来代替老年性黑斑变性这一名词。后极部失代偿综合征(Posterior decompensation Syndrome),即黄斑衰竭(Macular failure),是由于视网膜生物代谢产物排出受阻所造成的一种病变状态,例如常见的盘状黄斑变性,  相似文献   
7.
作者自1984年以来应用改良术式,结合翻书式鼻底修复,以及在裂缘、前庭沟松弛切口处行口轮匝肌重建术等修复单侧三度唇裂129例,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洪川  王立新  张福祥 《河北医学》2004,10(10):886-887
目的:探讨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前路减压Z型钛板内固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胸腰椎暴裂性骨折伴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患者采用经第12肋胸膜外、腹膜后入路,将伤椎上下位破裂间盘及伤椎本身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应用Z—plate钛板内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再损伤,全部病例椎间植骨牢固融合,脊椎序列及胸腰段脊柱曲度恢复正常,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前路减压直接、彻底,前路重建符合脊柱的生物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胃内植物团症,以胃柿团症较多见,国内首由苏宋二氏报告。但一次食入大量黑枣形成的胃内植物团症,国内文献少有报道,诊断上须与某些病变鉴别。现将我们所遇到的资料较完整的28例胃内黑枣团症和十二指肠球内黑枣团症2例分析如下,并简要讨论其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问题。一、临床资料分析本组30例胃黑枣团症,皆经手术证实。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58岁,其中19~40岁者25例,占83%;从发病到来院就诊时间最长者4个月,最短者7天。大多数病例在空腹或饥饿时食入大量黑枣,一般都在0.5斤以上,最多者1.5斤。除4例系分次食入外,其余各例均一次食入。8例有同时进酸性食物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研究新型埋线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PGLA)在埋线疗法中的安全性,并与羊肠线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接受各种埋线治疗的160例患者,分为PGLA组和羊肠线组给予埋线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体温变化.周身不适、局部红肿、局部青紫、线体出现结节排斥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PGLA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羊肠线,羊肠线可以引起体温显著改变,在周身不适、局部红肿、线体出现结节排斥等方面PGLA线体与羊肠线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型埋线材料PGLA应用于微创埋线疗法与传统羊肠线穴位埋线治疗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免疫排斥反应小,安全性高,更加适宜于临床埋线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