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对照组单一采用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均治疗2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服药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应用松龄血脉康胶囊结合厄贝沙坦片治疗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女,32岁,因"体检B超发现腹腔动脉瘤"就诊。患者无腹痛等症状,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腹部增强CT提示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动脉瘤,大小约20mm×17mm,合并腹腔干起始处重度狭窄(图1A、1B)。腹腔动脉造影(图1C、1D)示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瘤,肠系膜上动脉代偿增粗,产生侧支  相似文献   
3.
张碧辉  罗涟 《新中医》2015,47(5):38-40
目的:观察通冠降浊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中西医结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冠降浊汤,疗程为3月。记录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检查,检测血脂4项。结果:降脂疗效愈显率中西医结合组达85.4%,对照组为64.6%,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89.6%,对照组为70.8%,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中西医结合组T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2组LDL-C、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冠降浊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脂代谢有调节作用,并能减少心绞痛发作,降脂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
间断压力对离体培养成骨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实验模拟骨在功能活动过程中细胞外环境压力的变化这一生理过程,给实验组离体培养成骨细胞提供间断气体压力变化(0.098MPa,15分钟加压,15分钟无压力,2周期/小时,每天加压8小时),发现成骨细胞数逐步增加,且碱性磷酸酶活性也明显增高,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果提示,间断加压可促进离体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是诱发继发性高血压及缺血性肾病的重要因素,应否采用经皮肾动脉腔内成形术(PTRA)加以治疗目前尚存争议;如何于ARAS患者中筛选PTRA适应证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本文针对最可能受益于PTRA的ARAS患者的特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27岁,孕6周,因"妊娠1个月发现右侧腹部搏动性包块"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32/66mmHg,右中腹部触及搏动性包块,右肾动脉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腹部增强CT:右肾动脉一级分支处可见巨大瘤样扩张,动脉期呈高强化,凸向肾实质外,大小约8.4cm×6.1cm(图1A)。CT诊断:右肾动脉动脉瘤(renal artery aneurysm,RAA)。患者行肾动脉造影:右肾上极可见巨大瘤样扩张,其内血流呈湍流,动脉瘤开口位于右肾动脉主干前段动脉分支,该动脉明显增粗与肾动脉主干相仿(图1B),术中以锥形束CT扫描证实RAA位置及供血动脉。造影后患者行动脉瘤腔内栓塞  相似文献   
7.
正经皮肾穿刺活检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可分为靶目标活检和非靶目标活检,一般情况下前者用于肾脏局灶性病变如肾占位,后者用于肾脏内科疾病等无特定穿刺目标时,如慢性肾脏疾病。出血是经皮肾穿刺活检的并发症之一~([1]),发生率5%~7%,多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但仍有约0.5%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出现失血性休克及压迫等症状,需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止血~([2-4])。本研究观察经皮肾穿刺活检出血的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对糖代谢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西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5例糖尿病为研究对象,按对象属性分为:A组22例甲亢伴糖尿病;B组23例糖尿病;C组20例单纯甲亢.AB 2组均采用胰岛素多次注射强化降糖方案,A组口服他巴唑或丙基硫氧嘧啶,C组采用常规甲亢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及餐后2h血糖(2 h BG)、心率、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等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AB 2组治疗前后的FPG、2hBG都在可控制范围内;A组的TT3、TT4较治疗前下降速度明显加快(P<0.05);A组血糖达标时需要的胰岛素量要高于B组(P<0.05),但3周后的胰岛素用量相近;A组的血糖达标所需要的时间高于B组(P<0.05).此外,A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化比另2组都大并在试验后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 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糖代谢过程.糖尿病并发甲亢是因伴有糖代谢异常或胰岛素抵抗.强化降糖治疗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起到快速控制血糖的疗效,但与单纯糖尿病相比,也应把握时间和剂量,尽量在初期加大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胆固醇结晶栓塞综合征(cholesterol crystal embolization,CCE)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漏诊原因。方法对1例发生漏诊的CC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足趾青紫半个月,血肌酐升高1周就诊某院,诊断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局部皮肤感染,经相应治疗未见好转,转我院。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分析,诊断为CCE。给予规律透析及糖皮质激素、他汀类药物等治疗后,症状部分改善。结论临床医师接诊有数个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并出现皮肤病变、肾功能损伤及消化道表现的患者时应考虑CCE的诊断,及时进行受累器官活检病理诊断,必要时重复或更换部位活检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对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与BMSCs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相关的临床对照研究,按照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提取资料。以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比较BMSCs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关指标,包括截肢率、无截肢生存率、踝肱指数、溃疡愈合率、疼痛评分以及无痛行走距离。结果最终纳入5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BMSCs组患者踝肱指数[均数差(MD)=0.15,95%CI(0.12,0.18),P0.000 01]、疼痛评分[MD=-1.38,95%CI(-1.65,-1.11),P0.000 01]、无痛行走距离[MD=202.20,95%CI(154.30,250.10),P0.000 01]及溃疡愈合率[相对危险度(RR)=1.42,95%CI(0.82,2.46),P=0.021]均明显改善;但两组患者截肢率[RR=0.52,95%CI(0.24,1.10),P=0.09]、无截肢生存率[RR=1.09,95%CI(0.98,1.21),P=0.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MSCs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虽不能显著降低截肢率和提高无截肢生存率,但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