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构建人类neuriti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转染的PC12细胞中neuritin的表达。方法: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类Neuritin cDNA的开放阅读框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 A4.0中,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并以脂质体介导转染PC12细胞,了解其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表明重组pcDNA4.0-neuritin表达质粒克隆成功.neuritin基因在PC12细胞中获得表达。结论:以脂质体介导pcDNA4.0-neuritin质粒转染真核细胞,为基因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的语音声学特征,初步探索声学指标与PD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确诊的PD患者83例作为PD组,健康体检者8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帕金森病患者根据统一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UPDRS)进行评估。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声音样本,利用语音处理软件提取声学特征指标。按照性别分组比较研究对象的声学特征指标,并分析PD患者声学特征指标与UPD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共收集受试者语音样本3 720个,其中PD组1 895个,对照组1 825个。PD组的最大基频、基频范围及基频周期变化率低于正常对照组,振幅扰动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女性PD患者基频周期变化率与UPDRS-Ⅲ评分呈负相关(r=-0.617,P<0.05)。结论 PD患者语音声学变化主要表现为最大基频、基频范围及基频周期变化率降低,振幅扰动增高;基频周期变化率可能用于协助评估女性PD患者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14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5例为对照组,测定空腹静脉血清尿酸值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吸烟者、糖尿病患者及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 =2.329,P=0.005)、血尿酸(OR=1.007,P=0.02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092,P=0.003)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吡啶盐(MPP~+)作用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MES 23.5多巴胺神经元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MES 23.5细胞存活率,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MPP~+组、MPP~++L-Dopa组、MPP~++GSH组、MPP~++L-Dopa+GSH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通过DCFH-DA探针检测ROS含量;用比色法,检测MDA水平、CAT活性。结果:GSH可以抑制MPP~+所致的MES 23.5细胞存活率、△ψm及CAT活性水平降低,凋亡率、ROS含量及MDA水平升高(P0.05);GSH与L-Dopa合用,这种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GSH与L-Dopa合用对MPP~+诱导的MES 23.5细胞氧化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线粒体损伤及脂质过氧化,发挥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分型及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TOAST标准对127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学分型,分析常见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为29.1%,心源性脑栓塞型为9.4%,小动脉闭塞型为17.3%,其他病因型为11.8%,病因不明型为32.3%;危险因素由高到低分别为血脂异常57.6%、高血压病43.1%、饮酒40.1%、吸烟35.4%、糖尿病17.2%、脑血管病家族史14.8%.结论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以不明原因型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高;血脂异常、高血压病、吸烟及饮酒是常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张峪涵  梁颖  朱沂 《农垦医学》2012,34(3):206-208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OCSP分型的构成,结合不同亚型的NIHSS评分,探讨不同亚型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7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按照OCSP的分型标准分为4大亚型,分析不同亚型与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OCSP各亚型的构成为:腔隙性梗死36.42%,部分前循环梗死31.21%,后循环梗死17.92%,完全前循环梗死14.45%.4个亚型中,完全前循环梗死NIHSS评分最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最高,其次为后循环梗死和部分前循环梗死,腔隙性梗死NIHSS评分最低.4种类型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SP分型方法可用于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随OCSP不同亚型而变化,OCSP分型可用于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尿酸(UA)表达及危险因素.方法 1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23例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血UA水平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病例组按照不同发病年龄段及发病时期分别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血UA水平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中糖尿病、高血脂患者例数及血UA水平高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血脂及血UA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P<0.05).>60岁年龄组与<45岁及45 ~60岁组比较,血UA水平较高[(345.73 ±40.09) 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期<1 d组与1~<4 d及4~7 d组比较,血UA水平较高[(351.08±52.41) 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UA水平升高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且随着发病年龄的增长,血UA水平增高;随着缺血性脑卒中病情进展,血UA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8.
神经营养因子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中枢神经系统(e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由于涉及大脑内组织病变,治疗更为棘手。我们就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TFs)在CNS疾病治疗中应用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4个芯片数据集来挖掘结直肠癌差异基因,通过基因注释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构建找到关键基因。方法下载GEO芯片数据GSE4398、GSE21815、GSE32323、GSE44076,筛选结直肠癌和正常组织间差异表达的基因,采用R3.4.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取交集获得候选的差异基因,通过Funrich软件进行基因功能分析,通过String和Cytoscape软件进行基因编码蛋白的相互作用分析。结果通过差异基因分析并取4个GEO数据集的交集,一共获得43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277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53个。基因富集分析发现,表达上调的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细胞浆、微管、中心体和细胞外;主要参与纺锤体组装;主要参与调节趋化因子活性,在细胞周期、有丝分裂G1-G1/S期、M-M/G1期、G2/M期、DNA破坏关键节点及DNA复制等信号通路中富集。153个表达下调的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外、参与代谢过程,发挥的分子功能主要是催化活性和配体依赖性核受体活性,下调基因没有富集在某条信号通路上。通过蛋白互作网络初步鉴定了CDK1、CCNB1、TOP2A、MAD2L1、TTK、BUB1B、AURKA、RRM2、UBE2C、ASPM等结直肠癌相关的关键基因。结论通过基因芯片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了结直肠癌相关的关键基因,有助于明确结直肠癌发病的分子机制,这些关键基因也可作为结直肠癌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异动症(LID)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统一帕金森病(PD)评分量表(UPDRS)第2、3部分和第4-A部分,Hoehn-Yahr分期评分共随访410例PD患者,将UPDRS量表第IV-A部分32项≥1分的患者纳入LID组,并与非LID组的年龄、性别、发病年龄、主要临床亚型、病程、使用多巴制剂的疗程及当前的治疗情况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的396例患者坚持规律服药2个月以上,并且其中的105例患者出现异动症,LID组与非LID组在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使用左旋多巴疗程、剂量、Hoehn-Yahr分期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3部分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动症相关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及使用左旋多巴的日剂量是LI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患者,年龄及发病年龄较轻,病程较长以及使用左旋多巴日剂量较大的帕金森病患者易发生异动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