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观察AHPlus根管充填糊剂在根管治疗术中的疗效。选择临床424个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患牙,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2个患牙,比较AHPlus糊剂(实验组)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对照组)根管充填,疗效。根管充填术后3d和7dAHPlus糊剂组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8.5%(18/212)比15.6%(33/212),5.2%(11/212)比14.6%(31/212),均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2.5%(196/212)比89.6%(190/212),91.5%(194/212)比88.7%(188/212),均P〉0.05]。AHPlus糊剂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比较,根管治疗术成功率无差异,但术后疼痛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远缘链球菌黏附与游离状态下合成胞外多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远缘链球菌在游离和黏附状态下合成水溶性、水不溶性多糖的能力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在不同培养时间和多种蔗糖浓度条件下,对远缘链球菌进行摇动培养和静止培养,以模拟该菌在游离和黏附的状态下生长。采用蒽酮法测定细菌合成的水溶性和水不溶性多糖的含量,实验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分析,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Dunnett双侧检验比较组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生物膜形成发展期,游离菌合成的水溶性多糖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多,黏附菌合成的水溶性多糖则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在生物膜成熟期,黏附菌合成的水不溶性多糖多于游离菌(P〈0.05),而两者合成的水溶性多糖量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菌合成的水溶性、水不溶性多糖随蔗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各个蔗糖浓度条件下,黏附菌合成的水不溶性胞外多糖量显著多于游离菌(P〈0.05),而水溶性胞外多糖的量差异不大(P〉0.05)。结论:培养时间和蔗糖浓度增加,导致远缘链球菌合成的水不溶性胞外多糖较游离状态明显增加;生物膜特殊的生长环境,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