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大鼠急性缺血性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缺血6h后分别测定心肌梗死范围,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分别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及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氧化苦参碱能缩小大鼠缺血心肌梗死范围,提高血清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减轻心肌组织病理性损伤,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抑制Fas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但对FasL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氧化苦参碱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抑制Fas蛋白和增强Bcl-2蛋白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苯胺和硝基苯对肝癌细胞SMMC-7721联合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莉  王伟  董淑英  唐玄乐  高虹  商蕾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3):4508-4511
[目的]研究苯胺、硝基苯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联合毒作用,为更好地预防环境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损害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已建株的肝癌细胞SMMC-7721,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苯胺、硝基苯及其混合物(1∶1,c/c)处理24 h后,测定细胞存活率、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及谷胱甘肽(GSH)含量、细胞的DNA链断裂情况.[结果]细胞经苯胺、硝基苯及其混合物处理24h后,其细胞存活率均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且混合物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两种物质单独处理的细胞存活率,苯胺与硝基苯对SMMC-7721的细胞毒性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不同浓度的苯胺、硝基苯及其混合物处理24h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苯胺组、苯胺+硝基苯组的彗星细胞率和彗星尾长明显增加(P<0.05),而硝基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硝基苯+苯胺组彗星拖尾率和彗星尾长均显著高于苯胺组.与硝基苯、苯胺组相比,硝基苯+苯胺组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性显著增高,而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降低(P<0.05). [结论]硝基苯和苯胺及其混合物可显著影响SMMC-7721的细胞存活率,苯胺与硝基苯对SMMC-7721的细胞毒性作用可能存在着协同作用.硝基苯可能对肝癌细胞DNA断裂影响较小,苯胺和苯胺与硝基苯的混合物对细胞具有显著的DNA损伤作用,其毒性机制可能与细胞内活性氧增加、谷胱甘肽耗竭有关.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背景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IOIP)是常见的眼眶疾病之一,症状严重,治疗后易复发,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核转录因子κB(NF-κB)相关蛋白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以及细胞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其在IOIP的发生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值得关注. 目的 探讨NF-κB信号通路在IOI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于2010年9月至2016年5月收集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手术切除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IOIP组织标本24例,制备石蜡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查IOIP的组织病理学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和定位IOIP细胞中NF-κB相关蛋白NF-κB/p65、p-p65、p50和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进行验证. 结果 IOIP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为以小淋巴细胞为主的多种炎性细胞浸润及不同程度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病灶涉及泪腺时可见大量上皮样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24例IOIP标本的细胞质中均可见NF-κB/p65阳性表达,其中15例可见细胞核中NF-κB/p65呈阳性表达,占62.5%;22例IOIP标本的细胞质中p50呈阳性表达,占91.7%,其中17例细胞核中p50呈阳性表达,占70.8%;22例IOIP标本中p-p65呈阳性表达,占91.7%;11例IOIP标本中IκB-α呈阳性表达,均定位于细胞质,占45.8%.免疫细胞化学法及Western blot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IOIP发病过程中NF-κB信号通路可能被激活,NF-κ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IOIP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或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分离鉴定和分型。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标本进行初步筛检,将筛检得到的腺病毒阳性标本接种到A549细胞进行病毒培养,并用空斑法进行纯化。采用PCR技术扩增腺病毒五邻体、六邻体基因,将扩增的PCR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并将测序结果BLAST比对,初步判断其型别。结果从采集的标本中分离到1株人腺病毒毒株。 BLAST比对五邻体、六邻体测序结果,表明该毒株与人7型腺病毒五邻体、六邻体的同源性为100%,初步判定该毒株为人7型腺病毒。结论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或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1株人7型腺病毒。  相似文献   
5.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持续观察Ⅱ导联心电图30min,于缺血6h后分别进行心肌梗死范围,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等测定来确定心肌梗死范围和损伤程度。结果氧化苦参碱能减轻结扎冠脉后ST段上移,对抗结扎冠脉诱发的心肌缺血早期室性心律失常,缩小大鼠缺血心肌梗死范围,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清CK和LDH的活力。结论氧化苦参碱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体外抗腺病毒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实验和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黄芪甲苷对人腺病毒3型(HAdV3)的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分析检测黄芪甲苷在病毒生物合成阶段对HAdV3六邻体(hexo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PE及MTT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对腺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同时能够抑制腺病毒的复制和吸附,病毒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但在细胞保护作用方式下黄芪甲苷不能阻断病毒进入细胞。在生物合成阶段黄芪甲苷组与病毒对照组比较hexon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黄芪甲苷在体外具有抗腺病毒作用,黄芪甲苷抗腺病毒作用可能与其在生物合成阶段抑制hexon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商蕾  曲章义  魏凤香  鲁伟君 《中草药》2012,43(10):2071-2076
液体发酵已广泛地应用于药用真菌的培养,应用现代发酵技术生产药用真菌代用品可有效解决野生药用真菌资源逐渐枯竭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难题.根据目前药用真菌液体发酵的应用状况,结合在茯苓液体发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解决方法进行综述和讨论,为药用真菌液体发酵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预测人腺病毒55型六邻体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 使用DNAStar软件Protean模块,PSIPRED在线服务器和SWISS-MODEL在线服务器联合预测人腺病毒55型六邻体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 构建了人腺病毒55型六邻体蛋白三级结构模型和预测得到5个候选的人腺病毒55型六邻体抗原表位.结论 成功预测人腺病毒55型六邻体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为进一步研制疫苗和检测试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May-Hegglin异常(MHA)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该基因定位于染色体22q12.3-13.1。1960年首次用MHA命名此病,多数患者表现血小板减少,伴随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少数病例有代谢异常,听力、视力及肾脏损伤。目前该病发病率超过1/100000。现分析2例MHA患者病例资料并回顾分析相关文献,提高临床和实验室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