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四逆散为研究载体,建立"内标"多控法中药复方质量评价模式,并对该评价模式进行方法学考察。方法选取芍药苷作为四逆散中各成分的参照"内标",在不同的波长下测定各成分相对于内标成分的校正因子,利用校正因子和芍药苷对四逆散中柚皮苷、橙皮苷、甘草酸和新橙皮苷进行测定。结果芍药苷0.2812-1.6870μg(r=0.9996)、柚皮苷0.5700-3.4200μg(r=0.9994)、橙皮苷0.0502-0.3012μg(r=0.9999)、新橙皮苷0.523-3.1380μg(r=0.9999)、甘草酸铵0.3310-1.9860μg(r=0.9998)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建立四逆散中柚皮苷、橙皮苷、甘草酸和新橙皮苷相对于芍药苷的校正因子。比较外标法与"内标"多控法测定的结果,表明"内标"多控法对中药复方多成分质量控制是可行的、实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冠心丹参胶囊(丹参,三七,降香)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VP-ODS(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0.03 mol/L醋酸铵溶液(甲酸调pH2.4)(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分别在3.310~18.66μg(r=0.999 9)、0.039 50-0.2370μg(r=0.999 6)、0.750 0-4.500 μg(r=0.999 5)和0.059 20~0.3550 μg(r=0.999 9)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3%(RSD=1.05%)、100.20%(RSD=1.25%)、99.97%(RSD=1.12%)、99.89%(RSD=1.34%).结论:本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冠心丹参胶囊的质量控制和治疗药物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银翘解毒片中绿原酸、连翘酯苷A、木犀草苷及牛蒡苷含量的方法。方法: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月旭柱(Uitimate XB-C_(18) 柱 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A)-0.4%磷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330nm。结果:绿原酸、连翘苷A、木犀草苷和牛蒡苷的回归方程分别是Y=1527834X -6507、Y=1050567X-10859、Y=1269219X-9026、Y=744039X-11568,它们分别在0.243~4.861μg、0.155~3.093μg、0.029~0.578μg、0.185~3.70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2=0.999 4~0. 999 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8.42%,98.74%、99.734%和98.79%,RSD 分别为 1.68 %,1.52%、2.18%和1.22%。结论:本文所建立的银翘解毒片4个指标成分同时定量的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银翘解毒片质量控制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双黄连口服液中8种成分同时测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DAD法测定8种成分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8种成分在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71%~104.93%之间,RSD小于4%(n=6).结论 该法可用于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枳实中辛弗林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枳实中辛弗林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色谱柱Waters SCX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60mmol/L磷酸二氢钾(10:90);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75nm。结果:辛弗林进样量在0.1908-1.5264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样回收率为100.23%(RSD=1.93%,n=9)。该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结论: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辛弗林含量,操作简便、准确,且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
中药配伍应用于雷公藤减毒增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中药配伍应用于雷公藤减毒增效的研究发展状况,从现代医学和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阐述了中药与雷公藤配伍减毒增效作用的机制和方法,为其他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并提出了中药配伍向中药复方制剂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丹参是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unge的干燥根茎,其有效成分包括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是以丹参酮为代表的醌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水溶性成分总称为总酚酸,主要有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1].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HPLC法测定大豆异黄酮中的大豆苷和染料木苷的测定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大豆苷和染料木苷,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F1059-1999)中有关规定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不确定度评估大豆苷为±0.51%、染料木苷为±0.79%。结论大豆苷不确定度各分量均较小,而染料木苷不确定度主要由对照品的稀释、样品及对照品的峰面积所引入。  相似文献   
9.
丹参是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unge的干燥根茎,其有效成分包括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是以丹参酮为代表的醌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水溶性成分总称为总酚酸,主要有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1].  相似文献   
10.
饶毅  张洁  李新南  魏惠珍  吴有根  王跃生 《中草药》2008,39(11):1667-1670
目的对HPLC法测定大豆异黄酮中的大豆苷和染料木苷的测定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大豆苷和染料木苷,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F1059-1999)中有关规定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不确定度评估大豆苷为±0.51%、染料木苷为±0.79%。结论大豆苷不确定度各分量均较小,而染料木苷不确定度主要由对照品的稀释、样品及对照品的峰面积所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