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毕 《医药与保健》2012,20(2):16-16
下肢血管栓塞也会要命 王先生平时身体健康,工作繁忙。在一次长时间出差坐车后,他突然出现小腿肿胀,走路困难,并且很快发展为整条腿都肿了。他马上到医院检查,医生说他患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症,必须立即住院进行溶栓治疗,否则就可能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诊断和非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2-2012-01收治的13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Sakamoto影像学分型,Ⅰ型夹层2例,Ⅱ型6例,Ⅲ型4例,Ⅳ型1例;11例保守治疗效果良好,已随访3~46个月(平均27.3个月),无明显腹部症状复发;CTA随访(8例)结果显示,SMA夹层稳定或不同程度改善,假腔内血栓减少,夹层远端动脉开放。2例保守治疗无效后改行腔内支架植入术,其中1例用弹簧圈栓塞假腔,已分别随访7个月和19个月,无腹部症状复发。结论:CT增强或CTA对于SISMAD的诊断具有重要帮助。保守治疗SISMAD有效,一旦无效或病情进展,根据病情改行腔内治疗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合分析比较运用改良的静脉曲张点式抽剥手术同期和分期治疗双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疗效。方法将双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03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分期进行双下肢静脉曲张点式抽剥手术,B组则行同期双下肢静脉抽剥手术,手术方式均为改良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术,并对术后结果进行比较评估。结果两组在术后常见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而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上,A组明显高于B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A组也明显高于B组。结论改良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术不仅创伤小,操作简单,而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因此一期完成双下肢大隐静脉抽剥术并发症发生率并不高于分期手术,反而在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明显优于分期手术。因此一期行改良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手术应成为治疗双下肢静脉曲张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金毕 《华中医学杂志》2007,31(3):153-154
血管外科是近年来外科所有专业中发展得最快的年轻学科.我国的血管外科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分别从属于胸心外科、骨科和普外科等学科,直至1987年全国血管外科专题座谈会的召开和1994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的正式成立后,我国的血管外科才迅速地发展起来.随着血管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腔内血管外科、各种微创手术、自体干细胞移植等作为新的技术日益得到重视,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以下三大因素有关:1.静脉内膜损伤;2.血流瘀滞;3,血液凝固性增高。近来,先天性的凝血异常所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40岁以下患者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不能发现潜在病因或其他疾病时,应考虑先天性因素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脾动脉瘤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脾动脉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 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B超)初步诊断;4例经CT动脉造影(CTA),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1例经磁共振造影(MRA)确诊;无1例依靠临床症状而确诊。单纯脾动脉瘤切除术1例,脾动脉瘤加脾脏切除术1例,脾动脉瘤切除加动脉重建术1例,动脉瘤近远端脾动脉结扎术1例,脾动脉瘤栓塞术2例,脾动脉瘤栓塞术加脾切除术1例。随访2个月至3年。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脾动脉瘤依赖临床表现难以诊断,B超有筛选价值,CTA,MRA,DSA均有诊断价值。一旦确诊应尽早选择腔内介入栓塞治疗或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急腹症时行细导管腹腔细胞学检查(FCPC)的早期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有证据说明在急腹症病人的标准处理方案中,加上FCPC和腹腔镜检更有价值。本文按标准方案将病人分为5组:(A)急诊手术组;(B)监护组;(C)留观组;(D)非急诊手术组;(E)被排除组。其他如诊断不明而又有手术指征者分在(B)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varicose vein surgery,VVS)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7例VV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期间425例VVS患者术后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组),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762例VVS患者未用低分子肝素(非LMWH组).结果 皮下瘀斑,创口瘀血,下肢肿胀和/或疼痛在两组间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血栓形成相关的危险因素可以诱发DVT;非LMWH组发生DVT 8例,LMWH组发生DVT 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MWH组,LMWH应用5d后的有关凝血功能指标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VVS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诱发DVT;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降低VVS后DVT,且临床应用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指腹主动脉局限性瘤样扩张,超过3cm或超过正常直径的50%即可诊断为腹主动脉瘤,75%的患者并无临床症状〔1〕,破裂是其最常见、最凶险的并发症,破裂后的死亡率高达80%~90%〔2〕。  相似文献   
10.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在肢体动脉缺血时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  
金毕  赵玉国  程丽  杜玉清  田元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21(11):1339-1340,i002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方法。方法 建立鼠后肢缺血动物模型 ,将取于自体的骨髓干细胞 (BMSC)制成悬液注射于缺血部位肌肉内共 7点 ,每点间隔 0 .2cm ,4周后行动脉造影 ,并取肌肉标本测定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动脉造影显示治疗组缺血肢体侧枝动脉明显增多 ;毛细血管密度增加 ,每高倍镜视野达到 5个 ,与缺血组 (2个 /高倍镜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新的、简单有效的治疗下肢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