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经pCDNA-3.0-CSMD1转染的A375细胞的活性,探讨外源性CSMD1的表达对黑色素瘤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株,利用前期实验获得的CSMD1基因,构建质粒、转染细胞.A375细胞分为:A组,未转染的A375细胞;B组,经pCDNA-3.0转染的A375细胞;C组,经pCDNA-3.0-CSMD1转染的A375细胞.应用MTT法、细胞周期分析法、细胞凋亡相关检测(DAPI染色、Annexin V-FITC/PI双染、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等方法,检测A375细胞的活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细胞(P<0.05);C组细胞G1期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细胞(P<0.05);仅在C组细胞中发现凋亡细胞核固缩,并在48 h内出现核碎裂;C组细胞凋亡率为32.7%,明显高于A组(6.6%)和B组(8.4%)细胞(P<0.05);与A组和B组细胞相比,C组细胞极少迁移至聚碳酸酯膜下层(P<0.05).结论 外源性CSMD1可以抑制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活性,这有可能为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提眉同时通过自体脂肪注射矫正上睑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脐下缘或大腿内侧抽取脂肪经过静置、离心处理;经眉下切口将脂肪按照多点多层次原则注射到眶隔内,每侧眶隔内注射脂肪1~2 ml;按提眉方法缝合皮肤。结果本组共12例患者,术后随访3~10个月。上睑皮肤下垂和上睑凹陷畸形均得到矫正,患者对矫正效果较满意。结论经眉下切口在行提眉术的同时行自体脂肪眶隔内移植方法可行,效果较好;在直视下进行脂肪注射,更容易掌握注射层次,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蛋白水平探讨锶(strontium,Sr)通过钙敏感受体(CaS R)诱导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成骨分化的机制。方法经体外分离、培养、鉴定ADSCs并进行成骨诱导,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分组,诱导14 d后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表面CaS R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蛋白的表达。结果 Srcl2具有增强Runx2蛋白表达的作用,当加入CaS R特异性抑制剂NPS-2143时,可抑制细胞表面CaS R蛋白的表达,拮抗Sr~(2+)对Runx2蛋白的上调作用,削弱ADSCs成骨分化能力。结论 Sr2+可通过作用于CaS R发挥促进ADSCs成骨分化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颈椎手术是目前用于治疗颈椎病、颈髓损伤、颈椎感染、颈椎肿瘤、颈椎不稳或畸形等的常见骨科手术。尽管颈椎手术的术式在不断地精进和完善,但并发症仍然是困扰脊柱外科医生和患者的临床难题,应予以重视。了解颈椎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或处理方法在临床实践中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合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作用于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别培养24、48、72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信号分子TGF-β1,TβRⅠ,TβRⅡ,Smad3,Smad4和Smad7的表达,对阳性信号分子采用RT-PCR进一步检测其mRNA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TGF-β1,TβRⅠ,TβRⅡ,Smad4和Smad7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的影响,但是对Smad3蛋白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RT-PCR结果显示,Smad3 mRNA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以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中Smad3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PNET)的概念由Hart和Earle在1973年首先提出[1],该肿瘤是由神经嵴衍生的较原始的恶性肿瘤[2],包括原始神经外胚瘤、尤文肉瘤及Askin瘤.PNET分为中枢型和外周型.外周型多见于躯干、四肢和中轴软组织(包括胸壁、脊柱旁和腹膜后腔等),发生于腮腺部位者罕见[3].PENT在临床上较少见且恶性程度极高,预后不良,但报道甚少,发生于腮腺者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腮腺PENT患者报道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作用于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别培养24、48、72h后采用MTT法检测 HFFB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检测Ⅰ、Ⅲ型胶原合成情况,RT-PCR 检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在0~1mg/ml浓度范围内,氧化苦参碱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影响(P >0.05);Western blot结果 显示Ⅰ、Ⅲ型胶原的合成受到明显抑制,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性(P <0.01);RT-PCR结果 显示Col α1(Ⅰ)、Col α1(Ⅲ) mRNA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以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蛋白激酶CK2 β(PKCK2 β)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中的表达分布特征 ,探讨其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5例SACC及 12例正常涎腺组织中蛋白激酶CK2 β的表达。 结果 :SACC标本中阳性表达 37例 ,阴性 8例 ;正常涎腺组织中阳性表达 2例 ,阴性 10例 (P <0 .0 1) ;病理学分型及临床分期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蛋白激酶CK2 β在SACC组织中呈高表达 ,但与其病理学分型及临床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K2—β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及肺转移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LM)中的活性变化。方法:利用激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活性测定分析。结果:与未转移SACC(SACC-83)细胞相比。SACC-LM细胞中蛋白激酶CK2-B具有较高的活性;在两种细胞中,细胞核中的活性都高于在细胞质中的活性。结论:蛋白激酶CK2—13的活性与SACC的肺转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唇缺损修复重建的一种方法,评价鼻唇沟瓣修复鼻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患者应用鼻唇沟瓣修复其鼻唇部组织缺损。缺损部位包括鼻背、鼻尖、鼻翼、鼻面沟、上唇及下唇等,最大缺损面积约3.5cm×4.5cm。皮瓣沿鼻唇沟走行方向设计,蒂宽1.5cm,长度根据缺损范围确定,长宽比例不超过3∶1。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外形恢复满意,皮瓣质地、色泽均与周围皮肤接近,触痛觉及温度觉存在。鼻唇沟瓣取材方便,供区瘢痕隐蔽,畸形不明显。结论鼻唇沟皮瓣是鼻唇缺损修复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