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了解桂林市2008年及以后确诊的经性传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HIV-1)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及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样本100例,收集流行病学资料,采集抗凝全血,提取病毒RNA,RT-PCR法行gag基因扩增,对产物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100例样本中男女比例为2.125∶1;青壮年年龄组(20~49岁)患者为54%,>50岁年龄组患者为45%;职业为农民的患者为40%,学生为6%;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患者占69%;经异性和同性性接触途径传播的分别为93%、7%。100例样本最终成功扩增得到61例样本的 gag 基因序列, CRF01-AE 重组亚型48例, CRF07-BC重组亚型8例,B亚型5例。结论应更加重视婚检、孕检的艾滋病抗体筛查;关注老年人群经性接触途径感染艾滋病的现象;采取针对低素质人群的有效防治措施;随着主要传播途径和主要亚型的变化,迫切需要对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以阻断HIV/AIDS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抗肿瘤药物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阿霉素(Adriamycin,ADM)联合X线外照射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Livin基因表达的干扰效应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MTT法分别测定5-FU、ADM 2种药物作用MCF-7细胞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09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12例消化道肿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Orr式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组(A组)36例、P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B组)36例和间置横结肠代胃术(C组)40例,后将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并于1、6个月将患者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评价,后加以总结分析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B组及C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均0.05;三组患者1个月时的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6个月时C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间置横结肠代胃术在消化道重建术中是效果较好的术式,优点多,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少,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D2(MAGED2)在胶质瘤患者外周血清和脑脊液中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58例胶质瘤患者的脑肿瘤标本作为观察组, 20例非肿瘤患者标本来源于癫痫患者的病灶切除及周围脑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蛋白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标本中MAGED2的表达水平。采集两组患者的血清和胶质瘤患者术后脑脊液,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样品MAGED2表达水平, 并比较两组MAGED2表达水平的差异;对两组血清及脑脊液MAGED2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级别及患者预后作相关性分析, 不同预后参数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蛋白印迹法检测发现, 胶质母细胞瘤(1.07±0.27)、弥漫性星形细胞瘤(1.05±0.19)、间变性星形细胞瘤(0.83±0.06)和少突胶质细胞瘤(0.68±0.07)的MAGED2蛋白表达量均高于非肿瘤脑组织组(0.39±0.0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88, 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AGED2蛋白主要染色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ELISA...  相似文献   
5.
蒋骞 《华夏医学》2010,23(2):216-218
下颌骨髁状突(mandibular condyles)是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髁状突颈部生理形态相对薄弱,使之成为颌骨骨折的高发部位。髁状突颈部高位骨折时,多向前内侧移位或脱位至颞下区。随着医疗设备更新和治疗理论的发展,研究变得更加深入,处理髁状突骨折的方法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研究178例宫颈癌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并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0月期间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或术后辅助性放疗及化疗的17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探讨患者因素、肿瘤因素及治疗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及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DFS)分别为70.2%与67%。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盆腔淋巴结转移、放化疗结合方式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病理分级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PS评分、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盆腔淋巴结转移、放化疗结合方式是影响宫颈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蒋骞 《攀枝花医药》2000,22(2):69-71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诊伤寒,是一种由恙螨传播,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其发病地域局限,发病率少,临床表现多样,易造成误诊。我院自1991年至1999年共收治恙虫病患者131例,其中21例误诊为外科急腹症。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年轻SD大鼠单侧髁突颈部截骨、骨折的动物模型,探讨应力改变对大鼠下颌骨及髁突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4周龄7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每组24只,分为截骨组、骨折组、对照组.建立大鼠单侧髁突颈部横行截骨,骨折的动物模型,观察术后1、3、5、9周髁突影像学、组织学及下颌骨解剖学的变化.检测与髁突生长发育关系密切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X型胶原(Col X)在髁突软骨中表达的变化.结果 截骨组手术侧术后1、3周髁突区膨大,髁突颈呈分离影像.骨折组手术侧术后1周髁突呈圆柱状,见骨折线.截骨组手术侧术后4个时间点下颌骨生长发育受到限制,髁突软骨的总厚度术后1周代偿性增厚为(1468.28±53.73) μm,大于骨折组手术侧;术后3、5周总厚度明显降低;术后9周与骨折组手术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小于对照组(P<0.05).截骨组手术侧CTGF在髁突软骨中的表达在术后1、3、5周分别为60.18±1.23、72.43±2.82、86.00±2.90均高于骨折组手术侧和对照组Col X表达在术后1周时为64.46±3.76,高于骨折组手术侧和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单侧髁突颈截骨,致应力改变明显,影响下颌骨及髁突生长发育,可导致手术侧、非手术侧下颌骨的不对称,并影响CTGF及Col X在髁突软骨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利用T形曲关闭缺牙间隙,对5例上颌切牙缺失伴牙槽前突病例进行矫治。矫治后患者侧貌均得到改善,牙列整齐,覆覆盖正常,磨牙中性或完全远中关系。  相似文献   
10.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 ,是一种由恙螨传播、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1] 。其发病地域局限 ,发病率低 ,临床表现多样 ,易造成误诊。我院于 1991~ 1999年共收治恙虫病 131例 ,其中 2 1例误诊为外科急腹症。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减少误诊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31例中 ,首诊外科 4 0例 ,首诊内科 91例。误诊为外科急腹症 2 1例 ,其中男性 13例 ,女性 8例 ,年龄小于 14岁者 11例 ,15~ 4 9岁者 3例 ,50岁以上者 7例。均为攀枝花市恙虫病高发区务本乡及阿蜀达地区农民。1 2 主要症状和体征  2 1例均有发热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