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1.
目的:排除或减少肿瘤同侧移植肾对手术的干扰,探讨移植肾同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共收治12例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同侧自体肾盂或输尿管恶性肿瘤的患者。患者麻醉后,先取截石位,德国产RevoLix 2μm激光工作镜置入膀胱,输尿管导管引导作为标志,输尿管开口为中心,直视下激光逆行切割(功率40 W),依次切开并通过输尿管壁段后,向输尿管近端切除6 cm左右,而后取健侧卧位,常规方法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在处理完肾动静脉并肾完整游离后,调换操作孔,将腹腔镜置入十二肋下腋后线Trocar内,向下观测找到并提拉输尿管保持一定张力,用超声刀沿输尿管周围组织游离,勿损伤其外侧的移植肾,边游离、边牵拉即可将已经切除的输尿管远端及部分膀胱从盆腔底部拉出,扩大十二肋腋后线切口,将原肾及输尿管部分膀胱完整取出,如果认为输尿管肿瘤粘连较重不能完全游离此段输尿管,也可经腹直肌旁开一小口经腹取出切下的组织。患者均保留尿管2周以上再拔除。结果:本组12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110~290 min,术中出血量约50~200 mL,仅1例女性患者术后18 h继发出血,二次手术止血,平均住院天数10.5 d。结论:经尿道2μm激光与腹腔镜联合应用切除移植肾同侧自体泌尿系肿瘤与以往常规手术相比,最大优势为在降低了损伤移植肾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移植肾对手术的干扰,从而降低了术者手术难度,减少了手术时间,而且易掌握和操作;对患者则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自1991年5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35例肾移植术受者中发生恶性肿瘤的12例患者,以及外院接受肾移植后发生恶性肿瘤的2例患者资料,对肿瘤发生率、恶性肿瘤类型、术后肿瘤诊断时间、免疫抑制剂应用情况及预后等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院肾移植术后发生肿瘤12例,发生率2.8%。全部14例恶性肿瘤中,11例为尿路上皮癌,占78%(6例肾盂癌合并输尿管尿路上皮癌、2例原发输尿管尿路上皮癌、3例原发膀胱尿路上皮癌),另外甲状腺癌、结肠癌、淋巴瘤各1例。除1例淋巴瘤患者行化疗外,其余13例患者均行肿瘤根治术,其中10例术后情况良好,2例于1年内复发行二次手术(其中1例复发后肿瘤较大失去手术机会于半年后死亡),另有1例反复复发术后3年死亡。结论:肾移植术后的患者高发恶性肿瘤,与其免疫抑制治疗和肾移植术的影响密切相关。肾移植后发生恶性肿瘤(78%为泌尿系肿瘤)的危险性随患者存活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增加,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此对于术后无痛性肉眼血尿、无明显诱因腰部胀痛等,特别是发生肾或输尿管积水、感染等情况,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导致女性尿瘘的病因、最佳治疗时机和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80年至2001年我院收治的9例尿瘘患者病因、瘘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9例患者中,6例发生于妇科手术后,2例为分娩后,1例为骨盆骨折后。分别经腹腔或经阴道行修补术,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女性尿瘘主要由妇科手术所致,其次分娩及骨盆骨折。保守治疗无效时,应积极的术前准备,在条件允许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了解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延长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物存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雄性LEW (RT1l)和LEW.1W(RT1u)大鼠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受体鼠分别应用CoPPIX (5mg·kg-1·day-1), SnPPIX (5mg·kg-1·day-1)对照组及实验组,各组均6只鼠。由移植手术前1日开始至发生排斥,比较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分别在移植后第5天取心脏进行HE染色及CD3、CD25、ED1和Ki-67染色;并测定HO-1活性和用Western blot定量HO-1蛋白;进行受体脾细胞接受供体脾细胞刺激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结果 对照组心脏移植物平均7d出现排斥;应用CoPPIX诱导HO-1表达后存活时间为13.5d,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而应用SnPPIX治疗后存活时间为6.5d。对照组与SnPPIX治疗组的心脏移植物中有中等量的细胞浸润,CoPPIX治疗组移植物组织中的CD3+T细胞、CD25+细胞、巨噬细胞和增殖细胞都明显少于SnPPIX及对照组。同对照组相比,CoPPIX诱导HO-1表达明显抑制体内脾细胞增生(p<0.05),而SnPPIX无抑制。结论 诱导HO-1表达能够抑制大鼠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并延长异基因心脏移植物的存活。  相似文献   
6.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检测淋球菌性尿道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4例疑诊尿道感染患者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尿休本的淋球菌特异性检测。结果:阳性28例(33.3%)阴性56例(66.7%).在PCR阳性患者中,18例为伴有尿道分泌物的急性患者,均进行涂片染色及分离培养,结果12例阳性,6例阴性;10例为无尿道分泌物慢性患者,未发现涂片及培养阳性而PCR阴性者。实验结果表明同常规方法相比,PCR技术在淋球菌性尿路感染,尤其对慢性感染患者具有特异、敏感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