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年人与中老年人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71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17例45岁以下 (青年组)和599例大于45岁(中老年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除肿瘤分期外,青年组与中老年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年组Ⅲ期患者所占比例为47.9%(56/117),明显高于中老年组的33.6%(201/599,P=0.010).但青年组与中老年组患者的预后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5年生存率:36.0%比33.8%,10年生存率:29.2%比25.0%,P=0.418).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不是食管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P=0.160,RR=1.187,95%CI:0.935~1.506).结论 尽管青年人食管癌的病理分期较晚,但其预后与中老年人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漏斗胸Nuss术后钢板取出手术的改进方法。方法2008年1月~2011年2月64例漏斗胸Nuss术后钢板取出,27例为双侧切口,其中双侧固定片18例、单侧固定片9例,包括2例肋骨骨痂包绕成骨、2例严重漏斗胸;37例为单侧切口。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全麻,平卧位,选固定片侧原手术侧切口,将固定片外露出皮肤后去除,再使用骨科旋转器将钢板向外稍扳直后,向下沿着钢板弧度将钢板拉出。结果手术时间10-75min,平均21min;术中出血量5—450ml,平均为15ml。2例(3.1%)术中出血量〉400ml,为钢板固定片骨痂形成,术中损伤肋间血管导致出血;1例(1.6%)钢丝遗留再次手术去除;4例(6.2%)术后少量气胸,2例(3.1%)术后术口感染,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住院时间1—13d,平均2.5d。术后1年取出钢板2例(3.1%),术后2年3例(4.7%),术后3年59例(92.2%)。2年内拆除钢板原因为患者对钢板过敏致钢板外露(4例)和钢板严重移位(1例)。64例随访4~36个月,平均16.8月,所有患者均保持同术前相近的良好漏斗胸畸形矫正效果。结论漏斗胸Nuss手术患者钢板多在3年后去除,通过改良Nuss术后钢板取出手术方法,采用固定片侧原手术侧切口,将固定片外露出皮肤后先去除,然后将钢板向外稍扳直后沿钢板弧度不翻转钢板向下将钢板顺原位取出,可以减少和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树突细胞/肿瘤细胞融合疫苗能有效诱导体外抗食管癌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树突细胞/肿瘤细胞融合疫苗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对食管癌细胞株EC-109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体内抑瘤作用及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①采用聚乙二醇法制备树突细胞/肿瘤细胞融合疫苗并诱导抗原特异性CTLs产生。②建立食管癌EC-109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成功荷瘤的裸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融合细胞激活的CTLs(A组.n=11)、未激活的T淋巴细胞(B组,n=11)以及RMPI-1640培养液(C组,n=11)作为效应细胞进行瘤内注射,每周一次。③4周后处死动物剥离肿瘤组织.测量并比较各组肿瘤组织的平均体积及平均湿重,计算抑瘤率。④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裸鼠移植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⑤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肿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比较各组肿瘤细胞的S期细胞平均百分比(S-phase fraction,SPF)以及细胞平均凋亡率。结果:①A组肿瘤组织的平均体积显著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1.45±31.14)mm^3 vs.(1493.37±51.67)mm^3,(2065.77±87.55)mm^3,F=950.67.P=0.00],其平均湿重亦显著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8±0.04)gvs.(1.38±0.07)g,(2.04±0.11)g,F=1335.90,P=0.00];A组抑瘤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86% vs.32.35%,F=1218.08,P=0.001)。②A组肿瘤的平均PCNA—LI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83±0.95)% vs.(51.82±1.51)%,(68.93±2.40)%,F=1528.39,P=0.000]。③A组肿瘤细胞平均SPF值明显低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微创Nuss矫治术对漏斗胸患者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应用微创Nuss矫治术治疗的676例漏斗胸患者资料,其中182例具备完整的术前和术后1、3年肺功能数据.按年龄分为儿童组(6~12岁,34例)、青少年组(13~18岁,80例)、成人组(〉18岁,68例),其中71例具备完整拆除钢板后1年肺功能数据,分组为儿童组(20例)、青少年组(22例)、成人组(29例).分析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术前、术后1、术后3年、拆除钢板后1年的肺功能指标,探讨微创Nuss矫治术对术后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儿童组术前、术后1年、3年肺功能均无明显差异(P〉0.05);青少年组及成人组术后1、术后3年用力肺活量、1 s用力呼气容积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1年、3年最大呼气中段流量、用力呼出肺活量50%时的流量、用力呼出肺活量75%时的流量较术前有改善(P〈0.05);拆除钢板后1年,3组病例肺功能数据均较术前有提高,其中以儿童组肺功能改善最为明显(P〈0.05).结论 微创Nuss矫治手术后拆板前儿童患者肺功能与术前类似,青少年及成人患者部分肺通气功能受损;拆除钢板后各年龄段患者肺通气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2岁前施行手术者肺功能改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6.
螺旋水刀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螺旋水刀是传统水刀的改进,增加了切割的力度和精度,其原理根据不同组织细胞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相同水压下,细胞间联系疏松的组织先被直径超细的高压螺旋水流所分割,细胞间联系紧密的组织则被分离保留下来,在直视下单独进行处理。因此,选择不同的螺旋水流压力可以保护不同的目标组织,螺旋水刀具有选择性组织切割、术野清晰和无热损伤等优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于2004年2至9月使用螺旋水刀完成腮腺手术30例,取得比拧满膏的沂期辅栗.榴告加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全肺切除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施行全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16例,年龄46~ 83岁,平均62.2岁.手术全部通过3个胸腔镜切口完成,不撑开肋间,完全在胸腔镜视野下使用腔镜器械进行解剖性全肺切除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结果 全组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中转开胸病例.平均手术(174.6±52.7)min;无输血病例,术中平均出血(121.8±87.5) ml;每例清扫淋巴结平均(5.2±1.1)组,清扫淋巴结平均(16.0±3.2)个;术后平均胸腔闭式引流(4.2±1.8)天;术后平均住院(13.0±3.1)天.结论 全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行,并未增加全肺切除术围手术期风险,值得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Nuss手术矫治复杂漏斗胸的经验和方法.方法 2006年8月至2011年7月施行漏斗胸Nuss手术443例,其中Haller指数>6的极重度漏斗胸、严重不对称漏斗胸、有合并症的漏斗胸、复发性漏斗胸以及需放置多根钢板方能矫形满意者纳入复杂漏斗胸范畴,共95例,依漏斗胸复杂性的不同,分别和综合采用多种改良的Nuss手术技术:多钢板、斜行钢板、双弧形钢板等个性化技术;改进钢丝固定方式;合用截骨术;辅助小切口;不同侧置入胸腔镜;合并症的分期或同期手术等.结果 9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90.13 ±39.12) min,失血量(45.41±19.23) ml,无严重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13.6%.术后平均住院(7.21±2.87)天,效果良好,优良率92.6%.结论 对复杂的漏斗胸采用改良的Nuss手术,综合运用多种技术能取得较满意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单孔法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我院应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68例,术中于第3、4肋骨表面以电凝钩烧灼切断交感神经,术后随访,并将单孔法与二孔法两种术式在疗效和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68例均于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5例因术中发现合并肺大疱加做肺大疱切除术(三孔);单孔法41例,二孔法22例.术后随访1~ 26个月,平均12.3个月.全体患者手部多汗均消失,有效率100%.单孔法和二孔法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有效率等方面均无差异.结论:单孔法胸腔镜上胸段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可以获得与二孔法同样满意的疗效,同时进一步减轻了手术创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刘文英  ;张冬坤 《循证医学》2014,14(5):267-269
1文献来源 Kelly RE,Mellins RB,Shamberger RC,et al.Multicenter study of pectus excavatum,final report:Complications,static/exercise pulmonary function,and anatomic outcomes[J].J Am Coll Surg,2013,217(6):1080-1089.2证据水平2b。3背景1998年美国Nuss教授首次报道了不截骨的微创手术(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成功经验,由于Nuss手术是一种微创且易于掌握的外科技术,从而快速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