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3年来,我科共诊治粘连性肠梗阻44例,均应用以内服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临床治愈。经临床观察,该治疗方法可使肠梗阻症状在较短时间缓解,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4例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28~61岁,病程2~3天不等,均有腹...  相似文献   
2.
将24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118例,两组均予以化疗,观察组联合射频治疗,治疗2~4个周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缓解率明显提高,且免疫指标、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指标无明显变化.认为射频疗法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安全有效,其机制为提高肿瘤组织局部药物浓度,增强药物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3.
认为阴虚毒热是肺癌的基本病机,滋阴清热解毒法治疗阴虚毒热型肺癌疗效满意,对该治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34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亢两种骨变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 2 7例甲亢和 3 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 ,分别采用RIA方法和ELISA方法测定血清骨钙素 (OC)和尿吡啶酚 (PYR)含量。 结果 甲亢患者两项指标皆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 ,OC分别为 (5 4.7± 2 2 .5 )及 (2 3± 7.4) μg/L ,增加 13 9%。PYR分别为 (2 46.3± 181)及 (3 9.5± 11.6)nmol/mmol肌酐 ,增加 5 15 %。大多数患者都高出正常范围 ,且与血清FT3 浓度相关 ,甲亢经治疗后两项指标在一月内回到正常。 结论 PYR是甲亢骨代谢改变的高灵敏指标 ,OC增加幅度低于PYR ,提示骨吸收和骨形成不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茴香枳术汤对大鼠粘连性肠梗阻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病理的影响,为深入探讨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制备大鼠粘连性肠梗阻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茴香枳术汤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3,5,7天,共3个时间点,每时间点6只;处死大鼠取肠组织匀浆,测定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取粘连肠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组织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组织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承气汤组、茴香枳术汤低剂量组、茴香枳术汤中剂量组和茴香枳术汤高剂量组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组织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病理显示肠粘连逐渐松解。结论:茴香枳术汤具有良好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与抗肠组织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肝注射液对中晚期肝癌客观疗效、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免疫指标、血象的影响。方法:将50例中晚期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其中介入治疗组(对照组)20例,复肝注射液配合介入治疗组(综合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的客观疗效、肝功能指标、免疫指标、血清甲胎蛋白(AFP)值及外周血象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有效率和病灶稳定率综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综合组AFP、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酮酸氨基转移酶(ALT)、CD8等指标均显著降低,CD4/CD8明显升高,以上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综合组治疗后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复肝注射液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药物,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直接抑瘤,改善微循环,提高化疗敏感性及自身免疫监视功能,抑杀癌细胞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浙贝母碱对肺癌A549/顺铂(DDP)耐药细胞切除修复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1,ERCC1)及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t protein,LRP)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肺癌A549/DDP细胞,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DDP组、川芎嗪组(DDP加川芎嗪)及浙贝母碱组(DDP加浙贝母碱)。药物作用48 h后,采用RT-PCR法检测ERCC1 mRNA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LRP表达水平。结果 DDP组与空白对照组ERCC-1 mRNA及LRP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DP组比较,川芎嗪及浙贝母碱组ERCC1 mRNA及LR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浙贝母碱组ERCC1 mRNA及LR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川芎嗪组(P0.05)。结论浙贝母碱可逆转肺癌A549/DDP细胞株的多药耐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RCC1 mRNA表达及LR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浮针联合枝川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我院疼痛门诊采用浮针联合枝川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胆胰康(DYK)对慢性胰腺炎(CP)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羟脯氨酸(HYP)含量的影响及胰腺病理改变,进而探讨该方药治疗CP的机理。方法:从70只SD大鼠(雌雄各半)中随机抽取20只(雌雄各半)作为正常组大鼠,其余50只大鼠采取腹腔注射L-精氨酸(L-Arg)的方法制造慢性胰腺炎动物模型。3周后抽取正常大鼠10只(雌雄各半)、模型大鼠10只(雌雄各半),分别检测血清SOD活性及HYP含量,镜下观察胰腺组织改变。验证造模成功后,将剩余的4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b)、小柴胡汤丸组(c)、胆胰康低剂量组(d)、胆胰康高剂量组(e)。剩余的1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a)。从第4周起给药治疗,治疗4周后,处死全部大鼠,提取血清检测SOD活性及HYP含量,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改变。进行实验数据统计。结果:b血清SOD活性明显低于a(P0.01),HYP含量高于a(P0.01),c、d、e血清SOD活性均明显高于b(P0.01),HYP含量明显低于b(P0.05)。所有治疗组胰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病理改变。结论:采取腹腔注射L-Arg的方法能够成功地复制大鼠CP模型,DYK能够有效地提高CP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其血清HYP含量,能够有效地对抗CP形成过程中的胰腺组织损伤,从而对CP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及其基因启动区4G/5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选取2019年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