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的显微镜标本自动推片器有计算机控制、单片机控制、手动控制三种方式,它通过两个切换开关控制同一套电路来进行工作。该推片器可以与各种光学显微镜配套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内毒素、失血性休克大鼠肝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和H+-ATP酶的变化。方法大肠杆菌内毒素休克模型和失血性休克模型。采用荧光探针ACMA测定质子跨膜转运。结果(1)内毒素休克5小时亚线粒体在以ATP、NADH和succinate为底物时引起的ACMA最大荧光淬灭值显著减少(P<0.05);最大荧光淬灭时间和半数荧光淬灭时间非常显著延长(P<0.01)。(2)内毒素休克早期,线粒体H+-ATP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晚期非常显著下降。(3)内毒素休克大鼠肝线粒体膜结合PLA2、血浆和线粒体MDA升高(P<0.05)。(4)失血性休克时H+-ATP酶和质子转运无显著改变。结论内毒素休克时线粒体跨膜质子转运和H+-ATP酶活性显著下降,失血性休克时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小鼠内毒素血症为模型,研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膜脂改变,及其对受体CD14表达及血浆TNFα产生的影响。方法 48只小鼠分为3组。①对照线(n=8);②内毒素血症组:小鼠尾静脉注射LPS,200μg/只,分1、3、5、8 4个观察时相点,每个时相点8只动物;③脂质体预处理组(n=8):小鼠腹腔注射卵磷脂脂质体1ml(1mg/ml),18h后尾静脉注射LPS,200μg/只,5h后观察巨噬细胞膜脂成分、膜流动性及CD14阳性率、血浆中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 LPS刺激下,巨噬细胞主要膜脂成分降解,细胞膜荧光偏振度、微粘度和分子排列有序系数增加,膜流动性显著降低;CD14阳性率增加,5h达高峰,8h降至正常水平;TNFα含量显著升高,3h达高峰,8h降至正常水平。磷脂脂质体预处理后,膜损伤减轻,CD14阳性率及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 内毒素血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膜磷脂降解,细胞膜从相对比较流动变为相对固化,这可能是膜受体CD14阳性率增加,TNFα产生增多的重要原因。脂质体预处理能修复膜损伤,减少膜CD14表达,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实现从混装回收的诊疗器械中分离固定手术包,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针对我院口腔诊疗器械临床使用与回收的管理特点,即在完成各类操作后,固定的手术包器械和灵活配对使用的器械混装在一个回收容器中,消毒供应中心利用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处理技术,依照固定手术包所定义的器械及数量,从混装回收的诊疗器械中分离固定手术包,并打印出包外标签,配包人员根据打印标签完成配包。结果应用该项技术,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回收清点核对工作效率,保证了配包工作的准确性,缩短了配包时间,实现了口腔诊疗器械配包标识自动化。结论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5.
徐芸  万志红  李继昌 《肝脏》2007,12(4):271-274
目的 寻找高效抑制细胞色素P450 3E1(CYP2E1)基因转录的位点,构建该位点的siRNA表达载体.方法 用PCR的扩增物作为表达框架,直接转染E47细胞,产生siRNA抑制CYP 2E1基因转录,筛选高效抑制CYP 2E1基因表达的位点,并构建BS/U6/CYP2E1的表达质粒,转染E47细胞,观察该质粒在E47细胞中发生RNAi效果.结果 4个备选位点的抑制效率最高,用该位点构建BS/U6/CY2E1的表达质粒可有效地、特异地抑制CYP2E1基因的表达.结论 用PCR产物作为表达框架,在体内产生双链的siRNA作为筛选高效的RNA干扰位点的方法,既快速又简便.用该位点的构建BS/U6/CYP2E1的表达质粒可用于CYP2E1基因的功能研究、酒精性脂肪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肿瘤发生的研究等领域中.  相似文献   
6.
臧红  万志红  辛绍杰 《肝脏》2014,(11):877-879
肝衰竭是一组多种原因导致的肝脏严重损害的临床症候群,预后极差。在欧美国家,药物引起的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预后难以预测,肝移植是挽救生命的最有效方法。在亚洲发展中国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超过70%,尽管抗病毒治疗及人工肝支持系统等治疗措施的应用挽救了部分病人的生命,但每年仍有约120,000病人死于 HBV-ACLF,肝移植仍然是降低病死率最确切的治疗方法。但肝移植1年存活率为60%~70%,且存活病人需要终生免疫抑制剂维持,其潜在危险也不容忽视。因此,肝衰竭病人早期、准确的预后评估对临床决策、挽救病人的生命以及维持病人的长期生存质量极为重要。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与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特点有所不同,我们将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院间转诊病人信息交换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商业保险的渗透,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卫生资源、改善医疗服务和质量、增强医院竞争力已成为必然。研究表明,合理利用三级医疗保健网,充分发挥各级医院的职能,可以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用率和效率,使卫生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但同时也应注意到,患者可能由于病情变化或者所在医院没有相应的服务而需要转入高一级的医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开发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实现对医院感染的实时监测,有效监控医院感染,提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水平.方法 与软件公司合作,结合医院临床感染监测实际的需求,在医院HIS和LIS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结果 该系统对全院在院患者完成了实时监控、动态预警和高效率的统计功能,能够及早发现和识别聚集性感染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替代了复杂耗时的手工监测,提供了临床医师与院感专职人员进行交流的平台,优化了临床医生院感报告工作流程,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效率.结论 要实现医院感染监测的高效和实用性,必须依赖医院感染信息系统的支持,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有益于前瞻地关注医院感染隐患,有目的地开展目标性监测,有针对性地干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试论电子病历与社区医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病历的名称和概念小议 在欧美国家,EHR(Electronic Health-care Record)是到目前为止最完善的电子病历概念,体现了电子病历的真正含义。 其中文名称也有多种。如:电子病历、电子病案、计算机病历、计算机化病案、电子保健记录、电子健康档案等等。不论从英文转译的角度,还是从电子病历发展到今天的实际内涵来看,我们认为:应该用“电子健康档案”来取代“电子病历”。原因是:  相似文献   
10.
医院集团式发展模式与病人转诊需求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当前医院改革发展之医院集团式经营模式,根据病人转诊需求,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转诊病人信息交换的目标.实际运行表明,系统的构思和设计符合国情,为推进医疗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