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中学生童年期虐待与失眠之间的关系,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于2021年4月-5月,采用方便抽样法,从中国西部某市3所中学共抽取3 412名学生,完成了童年期创伤问卷(CTQ)、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CL)、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和心理韧性量表评定,使用Process 3.4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中学生CTQ评分与PCL和ISI评分均呈正相关(r=0.540、0.320,P均<0.05),CTQ、PCL和ISI评分与心理韧性量表评分均呈负相关(r=-0.049、-0.193、-0.132,P均<0.05)。PTSD症状在童年期虐待和失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61,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0.5%。心理韧性在童年期虐待与PTSD症状的前半路径起调节作用(β=-0.008,P<0.01)。结论 在中学生中,PTSD症状在童年期虐待与失眠症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心理韧性在儿童期虐待与PTSD症状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