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6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波睡眠期有持续棘慢复合波放电癫痫(CSWS)是一种罕见的年龄依赖性癫痫综合征,发病率占儿童癫痫的0.5%,现将我们在临床中诊断的2例患者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脑电图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以加深我们对该综合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额叶癫(癎)(LE)与颞叶癫(癎)(TLE)在临床特征上的不同.方法:按国际抗癫(癎)联盟1989年癫(癎)综合征分类对门诊病例进行诊断筛选.对382例TLE和167例FL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x2检验及比值比(Odd值)统计数据.结果:TLE与FLE在发病年龄、发作表现、发作间期脑电图改变(双侧放电、多脑叶放电、同步化和睡眠中放电增多)、发作频率和预后上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FLE和TLE的临床诊断对于治疗决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发作间期脑电图在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癎)(medial temporaJ lobe epilepsy,MTLE)术前评估以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8例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癎)手术患者术前评估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统计前颞区发作间期放电(in-tedctal epileptic discharges,IEDs)棘波次数,区分单侧放电(≥90%的IEDs局限于一侧)与双侧放电、单侧优势(双侧独立IEDs在每侧均<90%,且一侧独立IEDs≥75%),并将其与发作期脑电图,MER结构异常以及术后结果比较.结果 发作间期放电(IEDs)明确单侧者比有双侧放电表现为IEDs单侧优势者显示更好的预后;对于有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msis,Hs)的患者,与IEDs一致均有满意的手术效果.结论 术前发作间期脑电图有助于MTLE的术前定位以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4.
62例枕叶癫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总结枕叶癫痫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以提高对其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确诊为枕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结果:枕叶癫痫的发作形式有:(1)视觉症状;(2)运动症状:1)偏转发作;2)继发性全身泛化;3)偏身抽搐,偏身强直;4)部分癫痫持续状态。(3)植物神经症状。(4)复杂部分性发作伴自动症;(5)肢体麻木。脑电图特点:一侧或双侧枕叶的痫性放电,本组10例儿童期起病的枕叶癫痫,夜间发作频敏,无器质性脑损害,对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好,提示可能为儿童良性癫痫,结论:枕叶癫痫是一组较具特征的癫痫综合征,掌握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常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麻将游戏诱发癫痫发作1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玩麻将诱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0年在我院癫痫中心诊治的14例因玩麻将引起癫痫发作的患者。结果 2例患者表现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余12例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发作间歇期脑电图检查13例正常,1例呈爆发性双侧对称性同步高波幅3次/s的棘慢波综合。14例均未服用抗癫痫药。结论 玩麻将诱发的癫痫属于反射性癫痫。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打麻将时思考、空间任务和决定有关,是一种良性癫痫,避免打麻将则癫痫发作停止。  相似文献   
6.
顶叶病变引起非典型感觉障碍综合征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典型感觉障碍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由顶叶病变所致的局限性分布的各种类型感觉缺失,包括假性节段性感觉缺失、假性根性感觉缺失、假性脊髓性感觉缺失和手-口分布性感觉缺失。其中,假性根性感觉缺失尤为少见,因其可提示顶叶病变,且易与周围神经病变相混淆,而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抗癫痫药物(AED8)的致痫作用及对其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总结32例AED8致癫痫发作加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以服用卡马西平最多(19.12%)、次之为巴比妥类药物(15%)、苯妥英纳(14.5%)、合并用药(14.29%)、苯二氮Zhou类(8.69%)、丙戊酸纳(2.78%)。32例经停药并合理选择其他抗癫痫药物及减少药物剂量治疗,27例有效,5例无效。结论:AED8能致癫痫发作加重,应合理选择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抗癫疒间 药物 (AEDs)的致疒间作用及对其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总结 32例AEDs致癫疒间 发作加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中以服用卡马西平最多 (19.12 % )、次之为巴比妥类药物 (15 % )、苯妥英钠 (14 .5 % )、合并用药 (14 .2 9% )、苯二氮 艹卓 类 (8.6 9% )、丙戊酸钠 (2 .78% )。 32例经停药并合理选择其他抗癫疒间 药物及减少药物剂量治疗 ,2 7例有效 ,5例无效。结论 AEDs能致癫疒间 发作加重 ,应合理选择抗癫疒间 药物  相似文献   
9.
多巴反性肌张力障碍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的临床及治疗特点。方法对87例青少年肌阵挛性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家族史、热性惊厥史、发病规律、临床表现、脑电图、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10例(11.5%)患者亲属中有癫史,12例(13.8%)患者有热性惊厥。肌阵挛发作起病年龄(13.1±3.4)岁;伴发强直阵挛发作平均起病年龄(14.3±3.8)岁;伴失神发作平均起病年龄(10.0±3.3)岁。平均延误诊断时间2.2年。睡眠诱发、闪光诱发刺激脑电图检查可提高性放电检出阳性率。16例患者在抗癫治疗中出现了癫发作次数或强度的增加。给予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的45例(75%)患者癫发作可得到控制。结论临床工作中对该病认识不足,极易误诊,造成疾病治疗迁延不愈,甚至出现治疗中因抗癫药物选择不合理而引起癫发作增加;小剂量丙戊酸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