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为鼻内镜下额隐窝区域手术提供相应的解剖基础。方法:(1)成人干颅骨5例(10侧),从正中矢状位锯开,观察额窦、额隐窝及毗邻骨性解剖结构;(2)成人湿性尸头5例(10侧),从正中矢状位锯开,观察额窦引流部位,以量角器、直尺等测量工具测量相关解剖数据;(3)另选成人湿性尸头标本5例(10侧),模拟经鼻内镜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鼻内镜下观察额隐窝及毗邻结构解剖特征。结果:(1)额隐窝作为额窦引流通道,具有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2)鼻内镜下经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手术可充分暴露额隐窝范围,鼻丘、钩突和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决定了具体的手术方式;(3)筛前动脉距鼻小柱与鼻翼交点(58.0±2.9)mm,与鼻底夹角(51.0±3.9)°,是辨认额窦口及前颅底的重要标志。结论:鼻丘、钩突及筛前动脉为鼻内镜下额隐窝区域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准确辨认额隐窝及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彻底性及避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尼莫地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MMSE评分、CSS、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脑梗死后抑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经鼻内镜下改良鼻咽血管纤维瘤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如何减少经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对该手术的推广非常重要,我们引对此点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究桂枝汤治疗COVID-19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成分和分子靶点。方法从TCMSP、GeneCards数据库中筛选与桂枝汤、变应性鼻炎、COVID-19相关的潜在靶点。通过Draw Venn Diagram网站、String数据库、Cytoscape软件得到药物和疾病的共有靶点,生成PPI网络及“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根据度值筛选核心靶点及关键成分。运用Metascape、KEGG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证实核心靶点与关键成分之间的亲和力。结果共筛选出127个桂枝汤的有效成分,其中有108个成分可与52个共有靶点结合并发挥治疗作用。共有靶点主要富集在1523个GO条目及145条KEGG通路中。分子对接证实核心靶点能自发地与关键成分结合。结论桂枝汤主要通过黄酮类、植物甾醇类、酚类等活性成分与共有靶点(IL-6、TNF、MAPK3等)的结合,来参与病毒、免疫、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和生物细胞过程的调节,最终达到治疗COVID-19与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及时间-强度曲线,观察兔肝炎性假瘤和转移性VX2肝癌的血流灌注方式.方法 荷炎性假瘤和荷VX2肝癌实验兔各10只,经耳缘静脉团注法注射超声造影剂SonoVue后,应用CnTI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成像技术和定量时间-强度曲线(Wash in-Wash out Curve)软件,观察分析各时相肿瘤结节及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动态增强过程.结果 与正常肝实质相比较,炎性假瘤造影增强与肝实质同步,二者造影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增强时间、始消时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VX2肝癌强化呈典型的"快进快出"型,早期动脉相快速增强,门脉相与延迟相肿瘤结节内造影剂迅速廓清,表现为负性显影,VX2肝癌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增强时间、始消时间显著早于正常肝实质(P<0.05).VX2肝癌与炎性假瘤比较,VX2肝癌造影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始消时间显著早于炎性假瘤(P<0.05).结论 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成像,可提供肝脏局灶性结节的动态血流灌注信息,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对肝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佳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不明原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血液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方法应用Vero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法(IFA)、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进行鉴定。结果从24份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出6株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结论应用Vero细胞培养法可以直接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中分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相似文献   
8.
唐山市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对唐山市4所高校512名大学生进行了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面部蠕形螨的总感染率为36.3%(186/512), 其中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39.3%(81/206)和34.3%(105/306)(P>0.05)。在蠕形螨感染者中, 毛囊型、皮脂型和混合型分别占82. 3%(153/186)、7.5%(14/186)和10.2%(19/186);额部、鼻尖部和鼻翼侧的感染分别占43.0%(80/186)、50.0%(93/186)和31.7%(59/186)。不同皮肤类型的感染率不同, 油性、干燥型和混合型皮肤的感染率分别为47.0%(93/198)、26.6%(37/139)和33.9%(56/165), 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部有酒糟鼻和痤疮等疾患者蠕形螨的感染率为62.0%(75/121), 高于面部无疾患者(27.6%, 80/290),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环境潮湿者感染率为67.9%(95/140), 远高于居住环境干燥者(24.5%, 91/372),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本院2008-2010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医院各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用Sensititre半自动细菌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来自痰标本,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为主;对头孢他啶耐药率最高(56.0%),对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氯霉素、替卡西林,棒酸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7.6%、24.O%、28.8%、29.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替卡西林,棒酸、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呈显著上升趋势,3年间增加了24%以上。结论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氯霉素、替卡西林/棒酸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为及时有效控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牟珊  张勤修  周立  谢慧 《四川医学》2011,32(7):973-975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合并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利用耳内镜、纯音测听、声阻抗及鼻内镜、鼻窦CT,对耳闷、听力下降3个月以上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检查,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合并鼻-鼻窦炎42例(65耳),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手术及药物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除1例(2耳)患者不明原因反复发作分泌性中耳炎外,其余所有患者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均有改善,声阻抗、纯音听力测试结果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鼻-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有密切相关性,因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时应关注、评估鼻-鼻窦炎,以防漏诊与分泌性中耳炎共同存在的鼻部病灶,导致分泌性中耳炎迁延不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