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观察经尾静脉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MSCs CdM)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时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并且收集上清液用超滤离心管进行离心。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LPS模型组和MSCs CdM治疗组。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01 mL/g),LPS组和MSCs CdM治疗组腹腔内注射LPS(5 mg/kg,0.01 mL/g)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1 h后经尾静脉输注MSCs CdM(MSCs  CdM治疗组)或生理盐水 (LPS组或对照组)300 μL。6 h后处死小鼠,留取标本检测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肺组织湿干重比(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血清及BALF中细胞因子水平和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处理后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BALF中蛋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肺组织中MPO活性及肺组织湿干重比均显著升高。与LPS组比较,MSCs CdM治疗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BALF中蛋白、血清TNF-α和IL-6含量、肺组织中MPO活性及肺组织湿干重比均显著降低,而BALF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水平显著高于LPS组和对照组。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可有效减轻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肺部TNF-α、IL-6、IL-10和KGF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重症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患者临床特征,提高对COPD合并IPA的认识.方法 过从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西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诊断的5例COPD合并IPA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 5例COPD合并IPA患者中确诊3例,临床诊断2例.在入住RICU前5例使用广谱抗生素,4例使用大量激素.5例均表现为气道显著痉挛,4例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后有2例转为有创机械通气,2例自动出院.胸部CT早期无特殊表现,病情进展出现沿支气管周围渗出病变以及实变,病变多发.支气管镜下可见气道黏膜水肿、充血、溃烂、伪膜形成,痰液黏稠.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结论 COPD合并IPA容易误诊,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需充分认识其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率及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4.
Notch信号通路调控哮喘小鼠气道上皮下纤维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哮喘上皮下纤维化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首先针对I型胶原蛋白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分析,了解有无Notch信号通路结合位点;其次通过DNA-pull down及Western blot 实验来证实Notch信号通路下游关键分子Hes1与人和小鼠I型胶原蛋白亚型基因有无结合;最后建立哮喘小鼠模型,用免疫荧光检测哮喘小鼠肺中I型胶原蛋白2个亚型在肺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并予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KyoT2腺病毒载体经鼻干预,通过EVG染色观察哮喘气道上皮下纤维化情况。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I型胶原蛋白2个亚型的启动子转录位点附近均存在Notch下游关键分子Hes1的结合位点。DNA-pull down及Western blot实验证实Hes1蛋白结合于I型胶原蛋白启动子转录位点附近。哮喘小鼠模型中I型胶原蛋白的2个亚型在肺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哮喘小鼠模型经Notch抑制剂干预后肺组织中胶原纤维减少,气道上皮下纤维化得到缓解。结论:Notch能调控哮喘小鼠气道上皮下纤维化这一气道重构现象,抑制Notch信号通路减轻善哮喘小鼠气道上皮下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的体外培养和低氧对于BMMSC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断颈处死后于75%酒精中浸泡5 min.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细胞,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细胞进行鉴定.以单克隆抗体CD45、CD90行流式细胞术鉴定大鼠BMMSC.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第3代BMMSC以及低氧处理的第3代BMMSC的增殖情况.结果 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并培养SD大鼠BMMSC;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第3代BMMSC表面特异性标志CD90表达率为96.0%,而非BMMSC表面标志CD45仅为2.5%.MTT结果显示低氧条件下的BMMSC比常氧条件下增殖速率高,并且光镜下观察到细胞状态均一,折光性更好.结论 用全骨髓贴壁法可以在体外分离、培养出纯度较高的SD大鼠来源BMMSC,低氧环境可以刺激BMMSC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分析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小板计数(PLT)在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0例首次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患者组,10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用美国BECKMAN COULTER UniCel DxH 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检测WBC、RBC、Hb、HCT和PLT。结果患者组WBC、RBC、Hb、HCT分别升高的例数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LT升高例数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RBC、HCT和PLT的测定值均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b测定值均数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分析中WBC、RBC、Hb、HCT升高的概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WBC、RBC、HCT和PLT的测定值均数显著高于健康人群,WBC的升高率和均数异常尤为明显,隐性感染存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几率远高于健康人群,隐性细菌性感染有可能是引起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造血系统有异常,其活跃度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