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肠恶性间质瘤的外科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直肠恶性间质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对2000年8月至2004年7月间收治的9例直肠恶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CD34、c-kit.9例均阳性,1例SMA阳性,1例SMA可疑阳性.1例S100阳性。予以腹会阴联合切除术3例,经骶直肠肿瘤切除术3例,经腹前切除加后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1例,全盆腔脏器切除术1例,经肛门直肠肿瘤切除术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者,1例术后2年死于肝转移。结论直肠恶性间质瘤应根据术前检查和术中探查结果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伴发硬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伴发硬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6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并发硬纤维瘤患者的手术史、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分析总结诊疗经验.结果5例患者发生硬纤维瘤前有大肠手术史,1例无腹部手术史.腹部无痛性肿块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6例均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手术治疗4例,术后2例继续服用药物治疗,期待治疗1例.术后复发2例,1例出现短肠综合征.6例患者均存活.结论FAP患者伴发硬纤维瘤并不罕见,应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并治疗.需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和肿瘤部位,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etrnl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及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人体组织芯片分析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Metrnl的表达与分布(n=30)。收集临床结直肠癌组织样本15例,利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CR)检测Metrnl在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在细胞实验中,通过慢病毒介导短发夹RNA(shRNA)干扰技术敲减人结肠癌上皮细胞系Caco-2细胞中Metrnl表达,通过CCK8(Cell Counting Kit-8)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3活力检测试剂盒、流式细胞检测Annexin V外翻等探究细胞在5-氟尿嘧啶(5-FU)作用下的存活和凋亡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显示Metrnl蛋白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增多,但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Metrnl mRNA水平降低(P<0.05)。敲减 Metrnl可抑制5-氟尿嘧啶诱导的细胞活力降低和细胞凋亡(P<0.05)。结论 由于肿瘤组织异构,分泌蛋白Metrnl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蓄积,但Metrnl转录在结直肠癌中降低,Metrnl转录降低可能促进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提示该基因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国结直肠癌平均风险人群结肠镜检查中的息肉检出率和腺瘤检出率及其年龄分布情况,为确定我国结直肠癌筛查起始年龄提供线索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间进行“体检肠镜”检查的患者资料,按照不同性别、年龄组、肠道准备质量分别计算息肉检出率和腺瘤检出率。各组间率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共有1928例患者完成体检全结肠镜检查。总的息肉检出率为19.55%[95%CI(17.78%-21.32%)],男性为23.87%,女性为10.00%。40~70岁各年龄组息肉检出率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总的腺瘤检出率为11.48%[95%CI(9.69%~13.28%)],男性为14.68%,女性为5.11%。40—70岁各年龄组腺瘤检出率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肠道准备优良组息肉检出率显著优于较差组(P〈0.05)。结论息肉检出率和腺瘤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男性较之女性有更大的息肉、腺瘤发生风险。肠道准备质量对息肉检出率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钛夹用于结直肠癌微创手术术前肿瘤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3日—2019年12月27日,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前肿瘤行单纯结肠镜定位及结肠镜联合钛夹定位者124例纳入回顾性分析,对单纯结肠镜定位、结肠镜联合钛夹定位与肿瘤实际位置的一致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例腹腔镜手术中,单纯结肠镜定位与实际肿瘤位置的一致率明显低于结肠镜联合钛夹定位[63.6%(21/33)比100.0%(33/33),P<0.05]。89例微创小切口手术中,单纯结肠镜定位与实际肿瘤位置的一致率亦明显低于结肠镜联合钛夹定位[71.9%(64/89)比100.0%(89/89),P<0.05]。右半结肠、左半结肠、乙状结肠肿瘤单纯结肠镜定位与实际肿瘤位置的一致率分别为70.6%(24/34)、72.7%(24/33)、74.4%(32/43),结肠镜联合钛夹定位均为100.0%(34/34,33/33,43/43),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结肠镜联合钛夹可准确定位结直肠癌的肿瘤部位,可有效用于指导腹腔镜和微创小切口手术的切口选择和穿刺孔位置选择,尤其对于单纯结肠镜难以定位的肿瘤建议采取结肠镜联合钛夹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腹部小切口手术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肛肠外科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实施小切口开腹手术的17例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开腹手术腹部切口长度不超过7 cm。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小切口开腹手术,其中行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末端回肠造口术8例,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3例,乙状结肠癌扩大根治术2例,左半结肠癌扩大根治术1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例。本组手术时间平均(106.4±27.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5.7±27.6)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49.9±12.1)h,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7±1.0)d。术后出现尿潴留1例,余者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术后30 d内再入院。手术区域淋巴结清扫数平均(17.7±1.9)枚,直肠标本环周切缘均阴性。随访10~27个月,均未发现转移复发,亦无死亡病例。结论经腹部小切口手术应用于癌灶位于同一解剖肠段或相邻解剖肠段的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初步可行,但还需在临床实践中继续规范适应证和完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曾阐明痔是由于直肠颈部受到肛门直肠带(肛直带)的挤缩而造成的粘膜脱垂,并否定了痔静脉丛充血是痔形成的必要条件。以上发现促使作者重新认识痔静脉丛的解剖。本文对48具有正常直肠泌尿生殖道尸体进行研究,探讨痔静脉丛的解剖及其在痔形成中的作用。 48例尸体,男30,女18。20例为足月生产后夭折的新生儿,余28例年龄为8~58岁。分两组进行血管造影及血管塑形研究。血管造影组:25例,使用20%硫酸钡水溶液为造影剂。暴露7例新生儿肠系膜下静脉,在其与脾静脉汇合处结扎,插管并注射钡后在X线下进行研究。另3例新生儿由阴茎背深静  相似文献   
8.
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长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性分析 1991年 1月~ 1996年 1月 35例门静脉高压症行改良Surgiura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 ,无肝性脑病发生 ,无吻合口瘘和狭窄发生 ,术后长期止血效果确切 ,术后 5年生存率为 88.6 %,再出血率为 2 .9%。术后所有患者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好转。 4例其他手术后再出血患者随访 5年无出血。改良Sugiura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合理可取的术式 ,其长期疗效优良 ,且适用于再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9.
吻合器痔手术对肛肠生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痔是常见的肛肠疾病,经肛门镜下吻合器痔切除术(PPH)具有手术后疼痛轻、创面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我们通过手术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直肠上动脉血供、肛管压力、肛管温度觉的变化,来了解PPH手术对肛肠生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大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在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5年45例FAP患者行全大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的手术方式、并发症以及结肠镜、肛肠测压等随访资料。结果45例中发生吻合口漏1例;术后平均排便频率:3个月内每日9次,6个月后每日5次,12个月后每日4次;术后平均肛管慢波静息压为5 cm H_2O,频率为13次/min,肛管收缩压平均180 cm H_2O。37例术后结肠镜随访发现,14例有贮袋息肉(14/37,38%);4例术后发生小肠系膜硬纤维瘤。结论全大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是FAP理想的外科手术方式,回肠"J"型贮袋患者控便功能良好,术后应密切随访,预防发生大肠外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