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Ⅱ型胶原诱导的实验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组织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表达的变化,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1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质量(100±20)g,随机选出50只以备造模,另外10只作为对照组。在造模成功的大鼠中再随机选出10只作为模型组。②实验方法:采用10mg牛Ⅱ型胶原与100mg弗氏不完全佐剂和60mg卡介苗充分研磨后,以每支每点0.1~0.2mL(1g/L)从大鼠背部尾根部多点皮下注射,于10d后按上述方法和剂量再次重复免疫和制作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③实验评估:初次免疫后7周,剥离膝关节滑膜,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切除另侧膝关节滑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用Metamorph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检测,计算每个视野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阳性面积比,以其作为阳性反应细胞密度。结果:纳入大鼠60只,20只进入结果分析。模型组大鼠关节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阳性密度为0.75±0.1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阳性密度为0.48±0.17,与对照组0.78±0.21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表达的变化与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梗死(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CI患者(观察组)70例及体检健康者(对照组)30例,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C反应蛋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其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动脉分叉处的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及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IMT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IMT(2.72±1.07)mm,明显高于对照组(1.63±0.98)m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P<0.01).2组检出颈动脉斑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7,4.396,14.326;P<0.05或P<0.01).2组颈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9,P<0.01).观察组血清CRP(665.76±60.48)ng/ml,对照组(332.75±48.63)ng/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P<0.01).CI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8961,P<0.01).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参与CI的病理生理过程,且与粥样斑块形成及其稳定性密切相关;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IMT呈正相关,可反映AS程度.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叶酸与维生素B_(12)浓度变化及其关系.方法:对199例健康体检人群行B超检查,其中NAFLD 67例,正常对照组132例,分别检测血浆Hcy、叶酸与维生素B_(12)浓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AFLD患者血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18.64±11.2μmol/L vs 12.49±6.4μmol/L,P<0.01),并且Hcy与叶酸、维生素B_(12)呈直线负相关(r=-0.381,P<0.01;r=-0.561,P<0.001)结论:NAFLD患者血Hcy增高,高Hcy血症可能是NAFLD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I患者(观察组)及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各30例,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MMP-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其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动脉分又处的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及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分析观察组血清MMP-9与IMT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颈AS程度(IMT、不稳定斑块)、中度以上狭窄,以及血清MMP-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稳定性斑块患者的血清MMP-9明显升高(P〈0.01)。CI患者的血清MMP-9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8961,P〈0.01)。结论血清MMP-9参与CI的病理生理过程,且与粥样斑块形成及其稳定性密切相关;CI患者血清MMP-9水平与IMT呈正相关,可反映AS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交通心肾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五倍愈溃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口服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通心肾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痹康饮合剂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痹康饮合剂是由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张国恩教授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处方主要为青风藤、雷公藤、黄芪、鸡血藤、防己、羌活、独活、红花等,具有祛风除湿、通络化瘀、补气养血、调节免疫等功效,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风湿类病取得了良好疗效.本实验通过对小鼠灌胃给药,观察痹康饮合剂的急性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及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国恩教授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治验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晚期软骨骨质侵蚀、破坏,多关节肿胀、疼痛、僵硬、屈而不伸或强直,关节周围肌肉挛缩。导师张国恩教授临床40余载,衷中参西,积验颇丰,多从痰瘀虚论治中晚期RA,且疗效显著。兹就其经验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痹康饮合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痹康饮合剂(Bikangyin Mixture,BKY)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BKY,对照组30例采用MTX和SSZ,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IL—1、IL-4、IL—10、TNF—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BKY在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作用相似,但在调整细胞因子平衡及降低VEGF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且BKY药物不良反应的积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BKY可有效治疗活动期RA,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是调整细胞因子平衡,下调致炎因子,上调抑炎因子,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血管增生,促进微循环和保护胃黏膜。  相似文献   
10.
痹康饮合剂治疗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痹康饮合剂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牛鼻软骨胶原诱导大鼠胶原性关节炎,观察实验大鼠足趾容积、关节炎指数、关节及肝病理变化、关节放射学、细胞因子及肝功变化。结果:治疗组均明显抑制胶原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明显降低关节炎指数,放射学及病理学改变方面,甲氨喋呤组大鼠ALT显著升高,肝细胞轻微损伤变性,而BKY高、低剂量组则正常。给药6W后,痹康饮合剂显著降低异常增高的IL-1β、TNF-α水平,升高低下的IL-4、IL-10水平。结论:痹康饮合剂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及对抗RA软骨侵蚀及骨破坏作用明显,作用与甲氨喋呤大致相同,但不良反应较甲氨喋呤小。其有效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进展的可能作用机制:下调致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上调抑炎细胞因子(IL-4、IL-10),维持细胞因子网络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