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7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身心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成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综合治疗法,未接受护理干预,实验组除采用传统综合治疗外,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特殊的系统的心理治疗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身心方面的影响和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更配合,实验组患者情绪稳定为93.43%(50/54),对照组为65.20%(29/46),差有显著异性意义(χ^2=8.13,P〈0.01)。两组在治疗效果上也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术前心理治疗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术后处于被动接受治疗护理的状态,促进其配合治疗护理以及身心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 9月 1日~ 2 0 0 2年 9月 2 0日 ,我科共做 10kg以下婴幼儿体外循环 (CPB)术 6 0台 ,术后采取了严格控制液体入量 ,准确及时运用药物调整心功能 ,取得较好的疗效 ,降低了死亡率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6 0例病例中 ,年龄 12d~ 3岁 ;均为 10kg以下 ,体重最轻的 3.6kg ;其中室间隔缺损 (VSD)和VSD及肺动脉高压 (PH) 34例 ,房间隔缺损 (ASD) 1例 ,VSD及ASD 7例 ,法洛氏四联症 9例 ,肺静脉异位引流 3例 ,右室双出口 2例 (其中 1例行SWITCH术 ) ,心内膜垫缺损 2例 ,ASD及三房心1例 ,主动脉缩窄 1例…  相似文献   
3.
肺癌病人的化疗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自欣  何娟  刘燕  杜爱萍 《华西医学》2005,20(1):143-144
本文报导对106例肺癌术后化疗的整体护理体会。作者认为:经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保护好病人的静脉血管,防止药液渗漏,避免组织坏死等并发症,可减轻病人痛苦,不增加医疗费用,有利病人顺利完成化疗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谢自欣  杜爱萍 《华西医学》1999,14(4):453-453
本文对 2 4例心脏直视手术后纵隔感染的病人采用伤口引流法 (3例 ) ,后期清创灌洗法 (3例 )和早期清创灌洗法 (18例 )治疗进行了比较 :前两种疗效均不满意 ,临床实践已证明 :早期清创灌洗法疗效好 ,伤口一期愈合率高 ,值行推荐。同时也介绍了封闭式胸骨后灌洗方法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5.
何娟  刘燕  龚仁蓉  谢自欣 《华西医学》2009,24(3):749-751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2000年1月~2007年2月对我科收治的151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60~72岁)实施心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95例,主动脉瓣置换19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37例,110例置入机械瓣,41例置入生物瓣。结果:本组死亡5例占3.3%,4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1例死于心室颤动,切口感染1例,纵隔感染2例,肺部感染5例,均作相应处理痊愈出院。出院随访3~52个月,每年236人次,心功能恢复Ⅰ级82例,Ⅱ级46例。结论:手术技巧的提高和围术期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加强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监护对提高生存率,促进早日康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中,支气管断裂发生率约为3%,死亡率高。拉克里瑞奥(Nac1erio)认为:在伴有气管、支气管断裂的闭合性胸部损伤患者,常于伤后3~6小时内死亡,其原因主要是大量血性分泌物造成呼吸道阻塞性室息,以致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和严重休克所致〔1、2〕。因此这类病人入院后应及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是很重要的。我院自1980-1989年间收治严重闭合性胸部损伤患者中,发生支气管断裂共9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36岁。撞击伤2例(拖拉机撞击),挤压伤2例(钢板滑动及车祸)压榨伤2例(房屋倒塌)及摔伤3例。左侧支气管3例,右侧  相似文献   
7.
心脏直视手术后出血是较严重的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感染机会,甚至威胁病人生命。若能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和细致护理,病人可以转危为安。我科1972年至1987年共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1000例。术后发生出血23例。发生率为2.3%。23例出血病人中: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9例,其它先天性心脏病7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左房粘液瘤1例,曾作心脏手术,此次再手术2例。体外循环转机时间平均为93.4分钟。出血的临床表现特征为:急性失血性休克11例,急性心脏压塞征5例。术后24小时内再手术19例,24小时后再手术2例。出血系胸骨穿钢丝固定穿孔处损伤动脉出血为主。23例中死亡4例。现将我科心脏直视手术后急性失血的监护体会总结如下。一、病人有无出血征象 1.有无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常提示病人有出血。血液动力学稳定的表现为  相似文献   
8.
9.
刘燕  谢自欣  龚仁蓉 《华西医学》2006,21(3):596-597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特点。方法:从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我院共对106例老年患者(60~71岁)施行瓣膜置换术,其中行二尖瓣置换(MVR)67例,主动脉瓣置换(AVR)13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DVR)26例。78例患者植入机械瓣,28例患者植入生物瓣。结果:本组早期生存101例(95.3%),死亡5例(4.7%)。结论:结合老年患者生理特点,加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呼吸、循环、神经精神系统及其它并发症的监护,对提高生存率、促进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1年9月1日~2002年9月20日,我科共做10kg以下婴幼儿体外循环(CPB)术60台,术后采取了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准确及时运用药物调整心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降低了死亡率,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病例中,年龄12d~3岁;均为10kg以下,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