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3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价^18氟-胸腺嘧啶核苷(^18F-FLT)正电子发射体层(PET)-CT显像对胸部肿瘤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7例做了^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但定性诊断困难的患者,在第2~3天进行了^18F-FLITPET-CT显像。分析病变在两种不同显像剂PET-CT上的表现,分别测量二者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SUV)。结果:8例恶性病变(5例肺癌、1例纵隔淋巴瘤、1例胸椎恶性肿瘤、1例胸椎转移瘤),其中7例见FLT异常摄取,5例肺癌平均maxSUV为4.2(鳞癌2例、腺癌2例、肺泡癌1例);9例良性病变(5例肺结核、1例肺炎、3例纵隔淋巴结结核)无或轻度摄取FLT,其中6例肺内良性病变平均maxSUV为1.6;9例良性病变中8例见FDG异常浓聚,其中6例肺内良性病灶平均maxSUV为3.9,3例纵隔淋巴结结核也见FDG明显摄取,平均maxSUV为11.0。11例肺内病灶FDG和FLT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0%(5/5)、16.7%(1/6)、54.5%(6/11)和80.0%(4/5)、66.7%(4/6)、72.7%(8/11)。结论:胸部肿瘤^18F-FLT显像的特异性较高,在^18F-FDG显像阳性,难以确定病变性质时,FLIT可以作为FDG的有益补充,二者联合显像有助于提高胸部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摘要】随着PET/CT显像在分子影像学中的广泛应用,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尤其是18F标记的放射性分子探针的研发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一种基于18F-19F同位素交换原理下的正电子药物合成方法,因其无需干燥步骤、可以实现一步法标记、分离纯化简单、可实现多功能标记等优势,成为一种新的放射性药物标记的策略。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同位素交换原理,利用放射合成子AMBF3标记分子影像探针的策略,并就目前其基本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超声分子影像学在疾病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分子影像学的出现,靶向性超声造影剂在分子影像的应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主动性和被动性两种靶向机制,超声造影剂可在分子水平无创性显示炎性反应、血栓、肿瘤的血管形成等,并且分子生物学和超声医学的良好发展前景,将为超声分子影像学开辟更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通过观察经胃左动脉热灌注化疗药物对正常胃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其安全性。方法 家兔 30只 ,随机分为 6组 ,手术经胃左动脉插入 0 .0 38英寸导管 ,分别以不同温度灌注化疗药物 ,取胃组织做病理和电镜检查。结果  5 3℃组出现可恢复性细胞损伤 ,5 6℃组出现细胞凋亡及坏死等不可恢复性损伤。结论  5 3℃组胃壁组织的温度达到了 4 3℃左右的治疗温度 ,损伤是可恢复性的。 5 6℃以上会造成胃壁正常细胞不可恢复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稳定的兔VX2肝癌模型,比较兔VX2肝癌的CT、MRI影像表现。方法取荷瘤兔后腿肌肉内VX2肿瘤,剪成小块后,经开腹种植于18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或肝中叶,于种植后第2周、第3周分别进行CT及MRI扫描,观察肿瘤体积,分析肿瘤CT及MRI平扫的表现。结果VX2移植瘤种植成功15只;成瘤率为94%(17/18)。CT平扫肿瘤为略低密度病灶,强化不明显,境界清晰;MRIT1WI呈较低信号影,T2WI呈略高信号影。结论经开腹种植法制作兔VX2肝移植瘤模型是一种简单、成功率高的建模方法,移植性兔VX2肝癌类似人类原发性肝癌,是肿瘤治疗、影像学实验研究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64层CT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微血管结构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孤立性肺结节(SPN)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结构[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肺内孤立结节CT灌注成像的基础。资料与方法对38例SPN行64层螺旋CT动态增强(以4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记录SPN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并计算强化值(PHSPN)、灌注量(P)、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PHSPN/PHAA)。灌注量等于时间-密度曲线(TDC)最大斜率除以主动脉强化值。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MVD评价SPNCT灌注参数(PHSPN、P、PHSPN/PHAA)与MVD的相关性。结果恶性结节[PHSPN:(96.15±11.55)HU]和炎症性结节[PHSPN:(101.15±8.41)HU]较良性结节[PHSPN:(47.24±9.15)HU]有更高的强化峰值[PHSPN(F=72.73,P<0.001;F=9.728,P<0.001)和PHSPN/PHAA(F=87.51,P<0.001;F=8.20,P<0.001)]。而恶性结节与炎症性结节的PHSPN和PHSPN/PHA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炎症性SPN增强前密度明显低于恶性(χ2=8.49,P<0.05)。恶性SPN与炎症性SPN的灌注量明显高于良性(F=103.15,P<0.01;F=16.88,P<0.01)。MVD计数恶性[(36.88±6.76)条/视野]SPN明显高于良性[(4.51±0.60)条/视野]和炎性[(26.11±5.43)条/视野]SPN(F=91.31,P<0.01;F=9.39,P<0.001)。CT灌注各参数(PHSPN、PHSPN、PHAA、P)与恶性和良性MVD呈正相关,其中以恶性结节PHSPN与MVD相关性最强(r=0.657,P<0.05)。结论SPN的MVD是其在CT灌注上不同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SPNCT灌注特点与其血管生成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明显上升趋势。很多患者确诊时多已达到晚期,出现转移,错过手术时机。近年来临床应用多种治疗手段治疗中晚期肺癌,其有效治疗依赖于放疗、化疗、消融、免疫治疗等多种方法的有效配合。本文就目前临床常用的各种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治疗手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疗法。方法 经内科治疗无效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18例 ,经肠系膜下动脉药物灌注治疗 ,观察其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18例患者治疗后腹痛、发热、里急后重症状全部消失 ,17例腹泻停止 ,合并有血便的 15例患者治疗后血便消失。便常规检查 17例患者治疗后红、白细胞转阴。结论 肠系膜下动脉药物灌注是一种溃疡性结肠炎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和效果。 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或经阴道穿刺晚期恶性肿瘤,并依据放射治疗计划植入适当数量的^125I放射性粒子。 结果28例患者均获成功。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块,准确引导植入针的插入,成功监视粒子的植入。 结论超声引导^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