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对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比较。方法对6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所有患者在术前1周、术后48 h及术后3月分别行IVIM-DWI及DCE-MRI检查,通过相关参数(ADC、eADC、StandardADC、f值、D值、D*值、MSI、SER)对同一肌瘤比较IVIM-DWI与DCE-MRI在消融和未消融区域的差异,分析两种扫描参数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术后48 h、术后3月的DCE-MRI相关参数MSI、SER与IVIM-DWI相关参数D*与f值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IVIM-DWI相关参数f与D*值与DCE-MRI相关参数MSI、SER有显著正相关性。结论IVIM-DWI所产生的伪彩图相较DCE-MRI对子宫肌瘤消融界限较难以区分,但IVIM-DWI相关参数仍能对子宫肌瘤HIFU术后早期病灶的血供及灌注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MRI (DCE-MRI)扫描在判断乳腺占位良恶性的价值以及相关参数对Her-2基因是否过度的鉴别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乳腺占位患者的磁共振资料,其中良性34例,恶性30例,比较DCE-MRI半定量参数信号增强比率(SER)、早期增强率(slope)及ADC值对乳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症(TMJDS)患者的MRI表现,探讨MRI对TMJD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TMJDS患者27例,完成54侧颢颔关节T1W1、T2WI,T1-3D wATS冠状位、矢状位及矢状张闭口位PDW-M0vie成像,观察TMJDS患者颞颌关节健患侧的MR表现.结果:健侧7例关节盘形态异常,3例关节盘前移,张口位时恢复正常,18例关节腔积液.患侧21例关节盘形态位置异常,21例髁突运动异常,8例翼外肌内异常信号,24例关节腔内积液.关节盘位置形态、髁状突运动异常健患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DW-Movie序列可以观察到关节盘移位程度.结论:MRI能全面地观察TMJDS患者关节结构和形态的变化,是检查诊断TMJDS重要、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1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其发病后行CT及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时间不同将其分成三组:发病后6h内行CT以及DWI检查组(A组,n=66),发病后6~24 h行CT以及DWI检查组(B组,n=57),发病后24~72 h行CT及DWI检查组(C组,n=29).所有患者均通过NIHSS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分析不同时间段CT、D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根据患者病情以及就诊时间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A组、B组DWI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头颅CT平扫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C组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发病24 h内)诊断的患者病死率为5.89%(7/119)明显低于后期(发病24~72 h)诊断的患者的病死率22.23%(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P=0.03<0.05),早期及时诊断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结论]DWI检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检出率方面明显优于CT平扫,可有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对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低剂量对比剂对肺动脉血管成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行双源CT双能量模式下肺动脉造影检查的图像。根据造影剂剂量的多少分为A1组40例(常规剂量:1.5mL/kg);A2组36例(低剂量:0.7mL/kg)。分别比较A1、A2组图像质量、图像噪声值、CT值、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的差异。结果双源CT双能量技术所得图像噪声差异、CT值A2组均低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评分、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对比剂技术可应用于双源CT双能量模式下的肺血管成像。  相似文献   
6.
MRI成像对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允清  蔡俊秀 《新疆医学》2011,41(10):23-25
目的:研究一氧化碳(C0)中毒脑病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C0中毒脑病患者的MRI和临床资料。结果:C0中毒脑病MRI特征:苍白球为对称性的卵圆形长T1,长T2信号;皮层下白质为对称性的弥漫、模糊云雾状长T1、长T2信号;侧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白质亦为对称云絮状长T1、长T2信号,胼胝体常受累:所有患者早期DWI序列上均为高信号。MRI显示苍白球合并脑白质受累者及皮层受累者,临床表现较重。结论:C0中毒脑病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且能反应其病理过程,并对C0中毒脑病的诊断和评价临床表现、预后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陈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存活的可行性。方法:72例准备接受血运重建术的陈旧心肌梗死患者,于术前1周行双核素心肌灌注与代谢扫描,以F-FDG代谢显像在18灌注减低节段内出现≥1分的改善视为存活心肌。同期应用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左室短轴基底、中间及心尖各节段径向峰值应变(PRS)、圆周方向峰值应变(PCS),比较存活心肌组与非存活心肌组应变参数。结果:常规超声共检出运动异常节段258个,经同位素心肌灌注-代谢扫描诊断存活心肌节段数133个,坏死心肌节段数125个。对照组、存活心肌组的PRS和PCS均明显高于坏死心肌组(P<0.01);对照组与存活心肌组PCS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PRS明显高于显存活心肌组(P<0.01)。以峰值RS≥18.32%、峰值CS≤-10.54%为截断值,预测存活心肌敏感性分别为73.8%、75.6%,特异性分别为89.3%、85.6%,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和0.79。结论: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预测存活心肌是可行的,为定量评估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单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ICASO)性脑梗死患者影像学梗死类型及其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以探讨脑梗死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87例经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单侧动脉粥样硬化性ICASO性脑梗死患者,MRI和TCD检查分析影像学梗死类型及不同类型之间存在的脑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 MRI所见脑梗死类型共分为区域梗死(30例,34.48%)、皮质下梗死(27例,31.03%)、边缘带梗死(18例,20.69%)和弥散小梗死(12例,13.79%),不同脑梗死类型发生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56,P=0.028);脑梗死类型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275,P=0.010),重度狭窄以皮质下梗死、边缘带梗死多见(均11/36,30.56%),完全闭塞则以区域梗死常见(17/34,50.00%)。脑血流动力学观察显示,不同脑梗死类型患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与健侧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均P=0.000),其中以区域梗死最低,次之为边缘带梗死。结论 ICASO以区域梗死多见,且脑血流动力学障碍存在于各种脑梗死类型中。提示应综合考虑脑梗死类型和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选择恰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定位脑功能区,并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对脑运动皮层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正常志愿者及30例脑运动皮层区或附近肿瘤患者进行常规及脑功能成像,功能成像方法采用复杂对指运动,并经过计算机后处理获得脑功能区的影像表现,分析肿瘤对功能区的影响.结果: 20例健康志愿者均准确显示了运动皮层中枢形态和位置.30 例脑肿瘤患者病变侧的运动功能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分散, 甚至消失.术后脑肿瘤患者运动功能皮层的位置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 BOLD-fMRI 是一种有效而无创的脑功能皮层定位方法,对脑功能皮层区肿瘤术前制定手术计划、降低手术风险、选择手术进路等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一种实现血氧水平依赖与弥散张量成像图像融合的可行性方法.方法:运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10名健康志愿者手指运动过程中大脑皮层功能图像,运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获得运动区的下行纤维束的图像,采用磁共振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融合.结果:采用该方法可获得脑激活、纤维束和脑解剖的融合图像,运动区的激活模式及其下行的纤维束可同时在脑结构图上清晰显示.结论: 应用磁共振分析软件可以实现功能磁共振成像与扩散张量图像的融合,为临床诊断和脑功能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