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痴呆患者的行为及精神障碍症状(behavioral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激越行为[1].国外文献报道,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发生率可达50%~90%以上[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氏病(AD)和帕金森氏病(PD)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000~2003年就诊于我院的53例AD、68例PD和60例正常人应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分析。结果AD组与对照组相比MMSE总分及各因子分、ADL总分及各单项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D组与对照组相比除MMSE的记忆力和语言因子分以及ADL第13项目(打电话)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D组与PD组相比除ADL第7项(穿衣)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D和PD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显著的影响,两者相比,AD对老年人的影响更严重、更广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痴呆(PDD)患者脑脊液(CSF)中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Aβ1-42)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同时将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和脑卒中研究所-老年性痴呆及相关性疾病协会的“很可能AD”标准的22例AD组患者与20例PDD组患者和21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无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无痴呆表现的心理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NC组)进行研究。结果3组CSF中tau蛋白平均浓度比较,AD组明显高于NC组(P<0.05);AD组与PDD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CSF中A1β-42平均浓度比较,AD组明显低于NC组(P<0.05),PDD组与NC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D患者CSF中tau蛋白和Aβ1-42浓度变化是其重要的实验室表现,可以作为AD的辅助诊断指标和与PDD早期鉴别诊断的可能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在自我组织、相互启发下,活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对自己工作现场不断进行维持和改善的活动,在解决临床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保护性约束是精神科常用的一项治疗措施,能有效防止患者发生伤人、自伤行为,保护患者及周围环境安全,保证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3]。但保护性约束是违背了患者本人意愿而实施的强制措施,所以大多不被患者及家属所接受。此外,保护性约束使用不当带来的负性情感,既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也伤害了患者家属的感情,极易导致医患纠纷[4‐5]。为降低保护性约束率,2013年5月本科成立“四叶草”QCC小组,经过6个月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降脂汤在抗精神病药所致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给予中药降脂汤口服,每日1剂,连用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周,检测血脂、评定生存质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4、8周患者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升高(P<0.05),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领域评分增加(P均<0.05);治疗4、8周时患者的依从率分别为76.9%、83.3%,均高于治疗前的61.5%(P均<0.05);治疗期间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降脂汤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脂血症安全、有效,并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抗精神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7.
女性抗精神病药物源性内分泌紊乱的中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二陈汤加减对女性患者抗精神病药物(AP)源性脂质代谢及内分泌紊乱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女性抗精神病药物源性内分泌紊乱的机制。方法:对44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总疗程30天。所有患者在服用中药治疗前后检测血清催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并于治疗前后分别做心电图、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催乳素、睾酮水平均下降,且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雌二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及血、尿常规检查亦未发现明显改变。结论:中药二陈汤加减有显著降低血清催乳素及睾酮水平以及提高血清雌二醇水平的作用,改善AP源性内分泌紊乱;且安全性较好,是一种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源性内分泌紊乱的较为理想的方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酒依赖(AD)患者自主神经及感觉功能的电生理特征。方法对56例AD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体感诱发电位(SEP)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分析SSR反应波及SEP上肢N20、下肢P40电位波幅、潜伏期和正中神经、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于酒精戒断2个月时随访AD组患者的SS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组SSR异常率及反应波缺失率均显著升高(χ~2=7.860,P=0.005;χ~2=64.655,P=0.0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组入组时及酒精戒断后SSR波幅均显著降低,潜伏期显著延长(均P0.01)。与入组时比较,AD组酒精戒断后波幅、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D组与正常对照组SEP上肢N20电位和下肢P40电位波幅、潜伏期及上肢正中神经、下肢胫神经SC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D患者酒依赖持续时间和日饮酒量分别与SSR潜伏期呈正相关(r=0.335,P=0.017;r=0.369,P=0.008),与SSR波幅呈负相关(r=-0.294,P=0.038;r=-0.310,P=0.028)。结论 AD患者存在周围神经损害,以C类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传导痛温觉Aδ纤维功能障碍等小纤维损害为主,深感觉传导路尚无明显影响,SSR可为AD提供周围神经早期损害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男性青少年网络成瘾自我接纳与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我接纳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及SCL-90问卷对216名男性青少年网络成瘾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自我接纳与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是0.25和0.13);与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应对方式、SCL-90诸因子、心理健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以心身健康总分为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依次进入方程的变量是自我接纳、幻想、退避和解决问题应对方式。结论:男性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自我接纳和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