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妊娠癫痫(附2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祖舜  潘金华 《临床荟萃》1994,9(19):878-879
妊娠期癫痫发作称为妊娠癫痫,其发病率为0.44%。本文为我院1987年1月~1992年12月间产科住院足月妊娠。孕妇7661例中待产及产褥期癫痫发作26例,就妊娠前和妊娠期抗癫痫药物应用及抗癫痫药物对孕妇与胎儿影响,并就发病机理予以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体外高频热疗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高频热疗+顺铂+地塞米松)、对照组(顺铂+地塞米松),两组治疗前均经B超测量胸腔积液的量,并定点穿刺抽液,4周后复查B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的近期疗效为89.47%,对照组为63.33%,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在血液学毒性及胃肠道反应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热疗组胸痛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程度较轻,缓解时间较短,且治疗组无明显烧伤现象,仅2例患者皮肤轻度发红,24 h内自行消失.结论 体外高频热疗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简单方便、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且疗效满意的治疗措施,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肠梗阻患者(均为腹腔、盆腔肿瘤术后患者,其中结肠癌29例,直肠癌9例,胃癌16例,卵巢癌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化疗,治疗组在化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法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经过4个周期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率及6个月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肠梗阻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172例前脉络膜动脉闭塞综合征,均有偏瘫及感觉障碍。右侧偏瘫伴言语障碍,左侧偏瘫伴忽视症8例。172例中伴有偏盲68例。均无黄斑回避。入院三天后脑CT检查均有内囊后肢梗塞,其中伴丘脑梗塞57例。IV—DSA检查78例,TCD检查94例,显示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63.37%(109/172),颅内段颈内动脉狭窄40.70%(70/172),脑动脉硬化征88.95%(153/172),入院后检查高血脂83例,糖尿病54例,高粘血症81例。本病预后良好。治疗一个月后显效率91.28%,总有效率96.51%。  相似文献   
5.
NI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1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NIP方案对 3 1例初治的Ⅲb和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患者进行了治疗 ,现将疗效及不良反应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 1例为我院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患者 ,均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 ,其中鳞癌 18例 ,腺癌 9例 ,大细胞癌 3例 ,细支气管肺泡癌 1例。Ⅲb期 14例 ,Ⅳ期 17例。男性 2 3例 ,女性 8例 ,中位年龄 5 9岁 (3 4~ 74岁 ) ,均为初治患者 ,有可测量的病灶。Karnofsky >70分 ,体力状况 (WHO标准 ) 0~ 2级。预计…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125I组织间放疗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恶性生物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HCC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TACE治疗,治疗组给予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125I组织间放疗,治疗周期为6个月。治疗后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肿瘤生长相关分子、血清侵袭相关指标及肝癌标志性分子等恶性生物学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金属蛋白酶(MMP)、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可溶性B7-H3(SB7-H3)、α-L-岩藻糖苷酶(AFU)、组织蛋白酶S(Cat 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125I组织间放疗,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活性,促进其凋亡,降低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延缓病情进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金华  丁涛 《癌症进展》2009,7(6):657-661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铂(DC)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8例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DC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DC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对照组采用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DDP)组成NP方案治疗,评价两组的近远期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DC组有效率为46.9%,疾病控制率71.9%;对照组有效率为41.9%,疾病控制率68.8%。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组患者生存率为28.1%,死亡率为71.9%;对照组生存率为22.6%,死亡率为77.4%,两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严重的白细胞减少和脱发现象,发生率〉90%,但DC组Ⅲ-Ⅳ级毒副作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C组出现关节肌肉痛、恶心呕吐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和Ⅲ~Ⅳ级毒副作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开展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因早期诊断率低,大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极差,化疗已成为转移性或局部晚期结直肠癌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疗效不甚理想。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作为一种重要的靶向药物,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物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西妥昔单抗在细胞水平、基因水平等多个层面上发挥着抗肿瘤作用,其作用靶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多种癌组织中高表达,尤其是结直肠癌中。根据FOLFIR I (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 )、FOLFOX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 )、Cape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等联合化疗药物临床试验结果,上述方案都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可供选择的,每个方案各有利弊,有效率及适用指征略有不同。单药西妥昔单抗可用于耐受不了高强度化疗或已进行常规化疗后需要维持治疗的患者。目前有很多研究致力于探索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疗效预测指标如皮疹、EGFR表达、基因拷贝数(gene copy number,GCN)及基因多态性标志物等,其中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KRAS )基因突变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多项临床试验证实KRAS基因检测可以预测西妥昔单抗的疗效并在临床上已开始应用。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找到敏感而特异的西妥昔单抗预后标志物是实现个体化治疗结直肠癌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