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的派瑞松(原名复方达克宁)霜治疗3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在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方法68倒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法莫替丁治疗组(34例)和奥美拉唑对照组(34例),观察住院期间消化道出血情况及病死率。结果法莫替丁组和奥美拉唑组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8.82%和5.88%,法莫替丁组和奥美拉唑组死亡率均为2.94%。结论 法莫替丁是急性脑血管病后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的理想药物,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影响新生隐球菌毒性及其他表型改变的微观进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微观进化在新生隐球菌感染中的作用。 方法 :取标准的产黑素和白化突变菌株分别培养 ,研究产黑素表型的变化 ,并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CNLAC1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 结果 :产黑素在转种培养后未见变化 ,而CNLAC1基因片段扩增时 ,发现转种后的菌株发生细微变化。 结论 :新生隐球菌微观进化现象不超越菌种 ,甚至表型都不发生明显变化 ,这为菌种保藏可能提供一个更早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5.
6.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后并发高血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是血糖水平升高 ,为了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后并发高血糖的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从我院 1993~ 1999年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资料中筛选 12 2例 ,按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两组进行对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2 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均经CT证实 ,且入院前均否认有糖尿病史。梗死部位 :基底节 43例 ,脑叶 36例 ,脑干梗死 4例 ,腔隙性梗死 35例 ,混合性梗死 4例。其中大面积梗死 2 2例。按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两组 :高血糖组 (6 2~ 15 6mmol/L) 35例 ,男 2 1例…  相似文献   
7.
特比萘芬软膏与孚琪乳膏对照治疗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糠秕马拉色菌是人体皮肤正常菌群之一 ,又是条件致病菌 ,从 97%正常人的皮肤能培养到该菌 ,5 %的皮肤取材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该菌的菌丝 ,该菌在促发因素的作用下致病 ,目前认为不仅菌丝相致病 ,酵母相也同样与疾病的发展相关联[1] 。在温度和湿度较高的外因条件及个体遗传性、免疫功能、多汗等内因条件作用下 ,其在毛囊内过度繁殖 ,产生脂肪栓 ,阻塞毛囊导管 ,皮脂潴留 ,导致毛囊阻塞、扩张、破裂 ,内容物引起炎症而致病 ,表现痤疮样皮疹为特征的毛囊炎。目前国内有报道联苯苄唑乳膏治疗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有效[2 ] 。为将特比萘芬软膏与联苯…  相似文献   
8.
白念珠菌颈淋巴结炎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道国内首见白念珠菌性淋巴结炎1例。方法 全面临床检查排除其他疾病;进行了淋巴结培养、鉴定、组织病理、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细胞免疫学检测等研究。结果 患者为8岁男孩,平时体健,一次颈部皮肤轻微的外伤后,颈部淋巴结广泛肿大,手术取一淋巴结进行培养鉴定为白念珠菌生长,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在淋巴结中有大量出芽孢子及假菌丝。用流式细胞仪对患者进行细胞免疫学检查,发现患者细胞免疫低下。患者接受氟康唑静脉滴注,同时用小牛胸腺肽增强患者细胞免疫、手术切除等综合治疗,并口服氟康唑及特比萘芬维持治疗2个月。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淋巴结不能触及。随访至今细胞免疫状况有明显改善,且无其他异常发现。结论 复习文献,局限性白念珠菌淋巴结炎国内未见报道,细胞免疫等综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泛昔洛韦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34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科室于2000年3月~5月间应用泛昔洛韦(仙林纳)治疗带状疱疹34例,并与阿昔洛韦进行对照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为门诊或住院病人,均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泛昔洛韦组(治疗组)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72.6岁(61~81岁),病程1~5日。皮损分布:肋间神经16例,颈部神经3例,三叉神经11例,腰骶部神经4例。阿昔洛韦组(对照组)31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73.2岁(61~78岁),病程1~5日。皮损分布:肋间神经15例,颈部神经…  相似文献   
10.
我院肾移植患者中有 2例术后出现特殊皮肤损害 ,一例为少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 ,另一例为播散性新生隐球菌病的少见皮肤表现 ,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例 1为男性 ,30岁 ,肾移植术后 2年 ,术后一直服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MMF)和泼尼松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因全身皮疹半年、高热半月、下肢疼痛 5d入院 ,无呼吸及消化道症状。入院后体检发现 ,全身散在分布皮疹 ,表现为皮下结节、红斑 ,部分有破溃结痂 ,有糜烂渗出。皮肤组织活检 ,HE染色 ,见异型淋巴细胞在脂肪细胞间浸润 ,淋巴组织增生显著。进一步免疫组化标记提示 :CD3+ ,CD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