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回顾分析5a内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诊治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01/2017-12-31于我院眼科中心的住院患者,以诊断“视网膜静脉阻塞”为检索词查阅病历信息管理系统,就其相关住院诊治情况作统计分析。

结果:5a内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住院患者共351例,住院次数473人次,伴随全身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常见; 住院天数各年度间有差异,2017年较前明显缩短。5a间RVO的发病人数逐年上升,BRVO较CRVO的发病趋势增加明显,2017年两种疾病的发病比率与各年度间均有差异(P<0.005)。RVO主要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玻璃体腔内注药或两者相结合的治疗方案。5a内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的注射率有差异(P<0.05),主要表现为2013年的低注射率; “1+PRN”的注射方案多于“3+PRN”。

结论:近5a BRVO较CRVO的增长趋势更明显,激光联合“1+PRN”的玻璃体腔内注药方案是我院RVO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3.
姜黄素对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体外培养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探索防治青光眼手术区滤过泡纤维瘢痕化的新途径。方法用0~80μg/l姜黄素作用体外培养的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观察24—96h后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影响。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结果在0~80μ/ml浓度作用24~96h范围内,姜黄素可以抑制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增长,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姜黄素可抑制体外培养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负载及缓释醋酸曲安奈德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醋酸曲安奈德是一种长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近年来在眼内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且需多次注射,以防止疾病复发.壳聚糖经接枝改性,生成的共聚物可在水溶液中生成纳米粒,用于药物的缓释载体,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生物利用度.目的:合成含脱氧胆酸基团的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作为醋酸曲安奈德的载体材料,制备具有缓释功能的载药纳米胶束,研究其负载和缓释醋酸曲安奈德的性能.方法:通过酰胺化反应在壳聚糖上偶联脱氧胆酸基团,合成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外观形态和粒径,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的Zeta电位,体外释放实验检测负载醋酸曲安奈德的壳聚糖-脱氧胆酸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和体外释药性能.结果与结论:合成出含脱氧胆酸基团的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它能与醋酸曲安奈德形成载药纳米胶束,载药量可高达82%.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载药纳米胶束的粒径逐渐增大,而Zeta电位则呈下降的趋势.体外释放的结果表明载药纳米胶束能起到72h缓释醋酸曲安奈德的作用.提示以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为载体的载药纳米胶束显示出较好的缓释醋酸曲安奈德性能,将有希望提高醋酸曲安奈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角膜绷带镜(CBL)在斜视术后应用对患者眼表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手术治疗的斜视患者60例,分为绷带镜组30例(30眼),对照组30例(30眼)。绷带镜组行斜视矫正术后立即佩戴CBL,对照组单纯行斜视矫正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7、14 d疼痛程度,眼表刺激程度及角膜干凹斑(CD)和结膜肉芽肿(CG)的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7、14 d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FSS)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情况。 结果 绷带镜组较对照组在术后1、2 d疼痛程度和眼表刺激程度显著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14 d疼痛程度和眼表刺激程度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较绷带镜组术后7 d CFSS阳性率升高,术后7、14 d BUT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4 d CFSS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7 d有2例发生CD,术后14 d有1例发生CG,绷带镜组未发生CD和CG。 结论 斜视术后佩戴CBL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眼表刺激程度,在术后早期可减轻干眼症状,可减少CD及CG等斜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术后舒适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价康柏西普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20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分析比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中央厚度和OCTA测得的视网膜各参数。结果 所有患者抗VEGF治疗后随访1个月,效果良好;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从术前的 0.66±0.23提高到0.50±0.26;视网膜中央厚度从术前的(497.2±71.6)μm降至(341.3±54.2)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OCTA测量的无血管区面积和各毛细血管层的黄斑区血管密度等参数在抗VEGF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能够有效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且不会加剧黄斑区无灌注程度,不会加重黄斑区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和三面镜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的结果,评估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共111例(111眼),术前均进行自然瞳孔下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检查和散瞳后三面镜检查,记录术中和术前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裂孔检出率的Kappa值为0.447,一致性中等。两种检查方法检出不同类型的视网膜裂孔的数量存在差异。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圆孔,其他类型裂孔的遗漏相对较少。 结论 欧堡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术前检查效果与三面镜检查一致性中等,可能会遗漏较周边的视网膜裂孔和黄斑裂孔,尤其是周边视网膜的圆孔。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制备新型载汉防己甲素的壳聚糖纳米微球,研究其对于人翼状胬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化学合成新型壳聚糖衍生物 (deoxycholic acid-modified chitosan,DAMC),与汉防己甲素作用合成载药纳米微球,并检测其性能。载药纳米微球作用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第1天、3天、5天后,采用CCK-8法检测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活性。结果 通过化学反应成功获得脱氧胆酸基团接枝的DAMC,可包载汉防己甲素药物,两者形成的载药纳米微球载药量较高,可高达76%。粒径50~500 nm,Zeta电位始终保持正电位。体外药物释放实验显示载药纳米微球缓释汉防己甲素可达48 h。细胞活性实验显示Tet组第1天、3天、5天细胞活性分别为(60.70±2.30)%、(50.22±2.35)%、(21.99±2.07)%,而Tet/DAMC组分别为(79.77±2.09)%、(63.24±2.83)%、(40.28±1.19)%,含10×10-6 mol·L-1汉防己甲素的载药纳米微球具有抑制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且细胞毒性较原药明显降低。结论 载药纳米微球具有缓释药物的作用,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细胞毒性较原药明显降低,有望提高汉防己甲素防治翼状胬肉复发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植入联合内界膜(ILM)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IE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共21例(21眼)3~4期IEM患者均接受25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IEM及ILM剥除及Ozurdex植入术治疗的效果。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1、3、6、12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视网膜厚度(CMT)。结果术后1、3、6、12个月患者BCVA均比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分别较术前改善了0.30 logMAR、0.40 logMAR、0.40 logMAR、0.50 logMAR。术后1、3、6、12个月患者CMT均比术前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分别较术前下降了185.41、214.05、233.82、230.02μm。患者高眼压发生率为28.57%,PPV术后白内障手术率为46.15%,行白内障摘除术时间间隔为(6.50±1.40)个月。结论 Ozurdex植入联合ILM剥除治疗IEM,可促进黄斑水肿消退、有效提高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2013/2015年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在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5-12期间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的住院患者,以手术方式为“玻璃体腔内注药术”为检索词查阅病历管理系统,排除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及抗生素药物的患者,就其相关疾病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查询相关疾病同年收住院患者资料并进行对比。
  结果:3 a间共行239眼注射,男女比例接近,青年、中年及老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a间注射人数逐年增加。行抗VEG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注射的相关疾病主要为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同一年度四类疾病及同种疾病不同年度行抗 VEGF 注射比率(注射/总数)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其中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患者3a中接受注射程度最高,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则增长最快。
  结论:抗VEGF玻璃体腔注射作为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新的治疗方式,正日益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