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异性B淋巴细胞的分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通过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异性B淋巴细胞效果.方法 取10只正常Lewis大鼠(对照组)和10只降植烷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实验组),取静脉血通过ELISA检测类风湿因子(RF),取脾细胞检测B细胞的数量和类风湿特异性B细胞的数量,通过免疫磁珠分选出特异性B细胞,将获得的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分选效率.结果 对照组RF的OD值比值为0.92±0.21,实验组为3.14±0.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B细胞的数量为(3.26±0.91)×108,RF特异性B细胞为(1.52±1.21)×107,实验组B细胞的数量为(3.14±0.36)×108,RF特异性B细胞为(6.63±0.96)×107,实验组RF特异性B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磁珠分选效率为95%.结论 通过免疫磁珠分选法能够获得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异性B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和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剖宫产初产妇按镇痛泵配方不同分为吗啡组(A组)、舒芬太尼+吗啡组(B组)和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吗啡组(C组),每组60例。所有产妇均采用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关腹后,三组产妇均硬膜外注入吗啡1.5mg,B组和C组接镇痛泵,舒芬太尼和氟比洛芬酯用0.9%氯化钠稀释到100ml静脉泵注。记录三组术后6,12,24h静息和动态切口痛、宫缩痛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镇静程度(Ramsay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和C组术后6,12,24h静息和动态切口痛及宫缩痛VAS评分均低于A组[静息切口痛:A组分别为(2.6±0.6)、(2.7±0.4)、(2.8±0.3)分,B组分别为(2.3±0.3)、(2.3±0.4)、(2.2±O.3)分,C组分别为(1.8±0.4)、(1.7±0.5)、(1.9±0.4)分;动态切口痛:A组分别为(5.7±0.9)、(5.5±0.8)、(5.6±1.0)分,B组分别为(3.8±0.4)、(3.7±0.5)、(3.7±0.4)分,C组分别为(2.7±0.4)、(2.4±0.5)、(2.4±0.6)分;宫缩痛:A组分别为(5.7±1.2)、(5.9±0.9)、(5.8±1.1)分,B组分别为(3.0±0.5)、(3.1±0.6)、(3.2±0.7)分,C组分别为(2.5±0.5)、(2.5±0.6)、(2.4±0.4)分],而且C组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术后6,12,24hRamsay评分高于A组[A组分别为(1.8±0.5)、(1.7±0.4)、(1.9±0.5)分,B组分别为(3.4±0.8)、(3.2±0.7)、(3.3±0.6)分,C组分别为(2.7±0.7)、(2.7±0.5)、(2.6±0.4)分],而且C组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8.3%(5/60)和23.3%(14/60)比40.0%(24/60)],而且A组也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有协同作用,可以同时缓解产妇切口痛和宫缩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均分为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组(S组)和罗哌卡因+芬太尼1.5μg/ml组(F组)。潜伏期宫口开大2cm,规律宫缩时开始硬膜外分娩镇痛,背景输注10ml/h,单次PCA剂量5ml,锁定时间30min。观察记录各时点疼痛VAS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缩宫素使用情况、产妇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宫口开大3、5、8、10cm时S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两组间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和器械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出生5min时Apgar评分、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吗啡单用或伍用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产妇200例,按PCEA镇痛配方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 M组(3 mg吗啡), R组(100 mg罗哌卡因+3 mg吗啡),每组100例。于镇痛后6、12、24、36、48 h分别进行痛觉评分(VAS)、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记录镇痛泵按压次数,观察单侧肢体麻木及运动障碍等周围神经并发症,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肠胀气等不良反应。结果与R组比较, M组术后6、12、24、36、48 h的镇痛评分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肠胀气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侧肢体麻木及运动障碍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吗啡单用或伍用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均满意,但单用吗啡镇痛组单侧肢体麻木及运动障碍等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6.
谢素琴  罗爱林  罗辉宇  谭蕾  蒋焕伟 《医学争鸣》2008,29(16):1472-1475
目的:观察硬膜外间隙充填60g/L羟乙基淀粉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根的影响.方法:硬膜外置管成功后的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除Ⅰ组不注入任何药物外,Ⅱ,Ⅲ,Ⅳ组分别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入生理盐水、60g/L羟乙基淀粉、400mL/L乙醇0.2mL,1次/d,连续3d.测定体质量,夹趾试验和运动缺陷,1次/d,连续3wk.3wk后灌注处死所有大鼠,取L1棘突以下的脊髓和脊神经根,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Ⅰ,Ⅱ,Ⅲ组相比,体质量增加值,夹趾试验和运动缺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的体质量增加值明显少于Ⅰ,Ⅱ组,夹趾试验和运动缺陷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下,Ⅰ,Ⅱ,Ⅲ组脊髓和神经根组织结构未见明显异常;Ⅳ组部分脊髓和神经根神经纤维排列紊乱、髓鞘分离、水肿,个别运动神经元高尔基体扩张.结论:硬膜外间隙充填60g/L羟乙基淀粉0.2mL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根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