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目的探讨1例有不良孕产史的大Y携带者的胚胎异常情况。方法1对有2次自然流产史的夫妇,男方染色体核型为46,XY,Yqh ,常规超促排卵和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受精后第3天和第4天进行胚胎活检,获取分裂球,采用18,X,Y三色着丝粒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FISH),第5天移植正常胚胎。异常胚胎及废弃胚胎所有分裂球第6天再次FISH确定胚胎核型。结果患者获卵19个,对其中13个M2期卵母细胞进行ICSI,12个受精,分裂11胚。10个胚胎获得明确诊断,其中4个正常胚胎,6个异常胚胎,异常发生率达60%。5个为女胚,其中1个正常核型,4个异常胚胎中2个为无序分裂,2个为嵌合体;5个为男胚,3个正常,2个异常胚胎中1个为无序分裂,1个为嵌合体。对染色体正常的1个女胚进行宫腔内移植,未获得妊娠。结论该例大Y患者胚胎非整倍体发生率增高可能是导致其不良孕产史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489例不良孕产史患者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对生育的影响.方法对489例有自然流产、胎停育或生育畸形儿史的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489例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24例, 异常率达4.9%, 其中有自然流产、胎停育史的患者核型异常占20例,有生育畸形儿史的患者核型异常占4例.染色体变异共21例,占4.3%.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生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应重视遗传学检查,进行优生优育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促排卵治疗对黄体中期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 (progesteronereceptor,PR)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光学显微镜检测着床窗口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正常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 ,PCOS)妇女促排卵治疗后子宫内膜黄体中期ER、PR及其mRNA的表达 ,放射免疫法测定同期血中雌激素 (estradiol,E2 )及孕激素 (progesterone,P)水平。 结果 :正常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 2 2例中有 2 0例为分泌中期改变 ,2例为分泌早期改变。ER、PR弱表达 ,ERmR NA及PRmRNA的表达也较弱 ,而PCOS妇女治疗后黄体中期氯米芬 9/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及氯米芬 /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各 15例分别有 8/ 15及 7/ 15光镜下为分泌中期改变 ,其它为分泌早期改变。ER、PR的表达增强 ,其基因的表达也明显增强 ,血清P的水平相对较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共 10例 ,E2 、P及P/E2 接近对照组 ,上述标志物的表达与对照组相似。但 3组PCOS分泌中期子宫内膜均有不同程度的间质增生、致密 ,腺体与间质发育不同步 ,且间质致密处ER、PR及其mR NA表达均下降。结论 :氯米芬 /人绒毛膜促性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促排卵治疗对黄体中期子宫内膜雄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检测着床窗口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正常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妇女促排卵治疗后子宫内膜黄体中期ER、PR及其mRNA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同期血中雌激素(estradiol,E2)及孕激素(progesterone,P)水平。结果:正常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22例中有20例为分泌中期改变,2例为分泌早期改变。ER、PR弱表达,ERmRNA及PRmRNA的表达也较弱,而PCOS妇女治疗后黄体中期氯米芬9/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及氯米芬/绝  相似文献   
5.
复方口服避孕药治疗痤疮与多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服避孕药自 2 0世纪 6 0年代问世以来 ,受益的妇女已过数亿 ,已经成为一种可靠、简便、经济的避孕方法。 4 0年来 ,国内外对其药理作用、临床有效性及长期使用的安全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随着新一代复方口服避孕药的出现 ,其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而且在女性非避孕方面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复方口服避孕药除了避孕之外 ,在调节月经周期、治疗高雄激素血症等疾病时也常常将其作为首选药。本文将介绍复方口服避孕药在治疗高雄激素血症所致的痤疮、多毛中的应用。1 痤疮、多毛的发病机理1.1 痤疮的致病因素 痤疮的致病因素较…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以雄激素过多和长期无排卵为主要特征。去氧孕烯是一种高效孕激素制剂,有较强的抗雄激素作用,可有效改善因雄激素过多引起的多毛、痤疮等症状。本文通过研究56例PCOS高雄激素血症患者应用去氧孕烯治疗前后血清雄激素下降情况和症状改善程度,以  相似文献   
7.
两种冷冻保护剂玻璃化冷冻小鼠卵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两种玻璃化冷冻保护剂对小鼠卵巢组织学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3只4周龄ICR雌鼠随机分为新鲜卵巢移植组(6只)、去势组(5只)、EG40组(6只)和ED20组(6只)。EG40组和ED20组分别应用乙二醇(EG)和联合应用EG与二甲基亚砜(DMSO)玻璃化冷冻小鼠卵巢组织,一周后解冻,将一部分复苏卵巢组织自体移植入小鼠肾被膜下,另一部分组织行组织学观察。移植术后5d开始观察所有小鼠的动情周期,一个月后处死小鼠,对存活的卵巢组织行组织学观察。结果:EG40组、ED20组和新鲜卵巢移植组小鼠动情周期出现率均为100%,出现动情周期的天数分别为10.2±1.2d、8.0±0.9d和6.8±1.0d,EG40组动情周期出现天数明显多于新鲜卵巢移植组(P<0.01);ED20组与新鲜卵巢移植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移植存活的卵巢组织内可见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形态正常,但冻融卵巢组织内卵泡数量比新鲜组织少。结论:联合应用玻璃化冷冻保护剂EG和DMSO对小鼠卵巢组织学和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是指对配子和种植前胚胎的遗传学诊断,把筛选遗传缺陷提早到早早期胚胎阶段。这是一项建立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基础上新的诊断方法。这项技术从90年代开展以来,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进行了6000多个PGD周期,至少1000个左右的经PGD诊断后的正常孩子出生。十多年来,PGD在方法学上有不少新的改进,适应证也越来越广,解决了部分有染色体异常或单基因疾病的患者的生育问题,明显降低了自然流产率,减少了染色体异常的畸形儿、有遗传疾病的患儿出生,…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受体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与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44例PCOS患者与28例对照组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胰岛素受体蛋白在PCOS增殖期与对照组增殖期子宫内膜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OS子宫内膜增殖症的腺上皮细胞表达显著高于PCOS增殖期以及对照组增殖期,PCOS分泌期子宫内膜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分泌期。结论增加的胰岛素受体与超生理剂量的胰岛素结合可能是导致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的原因之一;胰岛素受体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青春期不同月经方式的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在育龄期内分泌状态。方法 选择12 0例PCOS育龄妇女 ,按青春期月经方式分为三组。测定其血清性激素、胰岛素、血糖 ,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原发不孕的PCOS患者青春期月经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继发不孕的PCOS患者 (P <0 0 5 )。青春期月经稀发组T及E2 显著高于继发闭经组 ,A显著高于月经规律组 (P <0 0 5 )。继发闭经组胰岛素拮抗指数和BMI显著高于月经规律组 (P <0 0 5 )。结论 在青春期表现有月经稀发和继发闭经的PCOS患者在育龄期有更严重的分泌代谢失调、并伴有较低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