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HPV检测在宫颈癌预警和筛查中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该病毒感染的检测对宫颈癌的筛查和预警有重要意义。综述近年宫颈癌筛查中HPVDNA的检测方法和HPV感染的病毒学、血清学追踪调查、宫颈癌前、癌变相关分子标志的研究进展,以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地位、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简便、灵敏的HBV DNA序列中BCP双突变点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终点终止法和偏振光检测技术进行点突变的检测.首先对HBV C区基因进行PCR扩增,然后用特异探针与扩增产物中待测核苷酸的下游序列杂交,使探针的3’端可以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依据其互补链上的待测核苷酸连接上一个标有特定荧光素的ddNTP,然后检测该3’端带有荧光素的探针,根据检测到的荧光素种类和偏振光的强度可以判定待测点是何种核苷酸.结果:该方法可以检测出HBV基因序列中BCP双突变核苷酸类型以及检测1个拷贝的模板,并且可以从BCP野性株DNA序列中检出5%BCP双突变DNA序列.结论:该技术可以检测血清中HBV DNA C区BCP双突变.  相似文献   
3.
Objective: To develop 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TPMT gene mutations and determine the frequencies of four TPMT alleles, TPMT^*1,^*3A,^*3B and ^*3C in a healthy Chinese population. Methods:A TDI-FP assay system was set up in out lab. To evaluate this system, 220 healthy individuals were analyzed for the polymorphic sites at positions 460 (G→A)and 719 (A→G)of the TPMP gene using our new TDI FP method. Results:Three TPMP *3C(G^460→G^719) heterozygotes were identified, TPMP ^*3A and TPMP ^*3B were not found. All mutations were confirmed by conventional DNA sequencing analysis. Conclusion:TDI-FP method has proven to be very efficient as a rapid and accurate approach for TPMP genotyping. TPMP ^*3C was the only polymorphism identified in this clinical samples we have registered.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检测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A(Cag A)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 .方法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颗粒 ,标记葡萄球菌 A蛋白 (SPA) ,将重组的 Cag A抗原划线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 ,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条 .血清中 Ig G与测试条上金标记物结合后沿着硝酸纤维素膜移动 ,与膜上的固相抗体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线条 .结果 用 GICA与 EL ISA试剂盒对比检测了 32 6份血清标本中抗 Cag A抗体 ,本方法的特异性为95 .8% ,敏感性为 97.3% ,两法符合率为 96 .6 % .结论  GICA检测…  相似文献   
5.
冷应激大鼠肾上腺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离常温生活SD大鼠和-10℃冷应激4h大鼠肾上腺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取同一祖父母的近效系Ⅲ组SD大鼠,将实验组在-10℃冷应激4h,取大鼠肾上腺采用mRNA差异展示技术分离差异表达条带。将差异条带克隆、测共分离出差异条带162条,59条为新表达的差异片段,47条为高表达的差异带162条,59条为新表达的差异片段,47条为高表达的差异片段,36条为弱表达的差异片段,20条为实验组未表达条带  相似文献   
6.
李陕区  闫小君 《医学争鸣》2000,21(7):F002-F002
0 引言 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可抑制肝细胞增生 ,抑制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对肝细胞有丝分裂的促进作用 .肝炎患者肝组织中 TGFβ1和 HGF的 m RNA表达明显增加 ,它能表达乙型肝炎病毒 (HBV) X基因 (HBX)的转基因小鼠中HBX基因可激活 TGFβ1基因的转录 [1 ,2 ] .我们对急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进行 TGFβ1和 HBX蛋白测定 ,并研究它们的变化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急性乙型肝炎 (AHB)患者 19(男 13,女 6 )例 ,年龄 18~ 45岁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2 2 (男 15 ,女 7)例 ,年龄 2 2~48岁 ;肝硬化 (L C) 2 …  相似文献   
7.
鼠源抗胃癌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克隆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扩增与人胃癌细胞特异结合的鼠源性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并对其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方法 用RT-PCR方法从分泌鼠源抗人胃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扩增出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测序仪测定其基因序列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所获得的基因由354bp组成,编码118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证实该基因可变区序列符合小鼠Ig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特征。结论 获得的鼠源抗胃癌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为kⅢ  相似文献   
8.
冷应激大鼠垂体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冷暴露机体变化机制及其预防措施的研究一直是特殊环境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 ] .在冷应激条件下 ,机体变化非常广泛、复杂 ,研究结果也很凌乱 ,无法整理出一个系统性结论 .任何机体酶和蛋白质的差异 ,其根本是基因表达的差异 .研究表明 ,冷应激时 ,机体变化的基础就是基因表达的变化 ,但是有关的研究报道至今尚未见到 .如果能成功分离出冷应激时机体的特异表达基因 ,对于提高冷环境作业能力、防治冷损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采用 m RNA差异展示技术 ,分离正常生存环境和低温环境下的大鼠垂体差异表达基因 ,从而为从分子水…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特异的DNA检测方法。方法 用荧光偏振技术检测 10 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DNA ,并与多聚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PCR ELISA)方法作比较。结果 该方法可以检测出 1× 10 1拷贝的HBVDNA模板 ,CV为 6 .4 4 % ,对 10 2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 ,HBsAg( )、HBeAg( )、抗HBc( )血清HBVDNA阳性率为 10 0 % ( 4 0 / 4 0 ) ;HBsAg( )、抗HBe( )、抗HBc( )血清HBVDNA阳性率为 81.8% ( 2 7/ 33) ;HBsAg( )、抗HBc( )血清HBVDNA阳性率为 72 .4 % ( 2 1/ 2 9) ,其余为阴性。 30例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该方法简单、灵敏、特异 ,适用于临床进行大样本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10.
nm23-H1与muc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目的:检测nm 23 H1 与m uc1 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nm 23 H1 与m uc1 在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中表达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定量 R T P C R 与图像扫描定量分析技术检测22 例家族性乳腺癌及60 例散发性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中nm 23 H1 与 m uc1 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在22 例有家族史的原发灶中, nm 23 H1 基因在10 例无转移的标本中检出率为8/10,12 例转移淋巴结中检出率4/12,癌旁组织中检出率为14/22;60 例散发性乳腺癌中,nm 23 H1 基因在40 例无转移的原发灶中检出率为 34/40,20 例转移淋巴结中检出率为7/20,癌旁组织中检出率为39/60;无转移的原发灶与转移灶中的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1);②nm 23 H1 基因在乳腺癌原发灶呈高表达,在转移灶中呈低表达,表达量在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别( P< 0.001);nm 23 H1 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与乳癌的分级、病理类型、家族史无关;③ m uc1 在22 例有家族史的无转移原发灶中检出率为2/10,转移淋巴结中检出率为10/12,癌旁组织中检出率为 15/22;60 例散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