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近五年我科因胰癌行手术探查109例,作胰癌切除术24例,其中胰体尾部9例。现选择主诉和临床表现各异的4例,作报道和讨论。1 临床资料 例1:男,60岁。主诉间歇性黑便、呕血1次入院。胃镜示胃底静脉曲张伴出血。B超检查肝未见异常,脾肿大为正常2倍。CT检查见胰体尾部疑有占位,性质待定。体检:消瘦、贫血貌、慢性病容、肝脾未扪及、腹无肿块、腹水征(一)。拟诊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误诊14例分析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马圭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为多种多样,因而易发生误诊,而导致治疗的失误,会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故对急性胰腺炎明确诊断显得极其重要。本文收集本院自1982年至今急性胰腺炎误诊14例作一粗浅分析。1临...  相似文献   
3.
善得定治疗肠外瘘1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善得定治疗肠外瘘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善得定加全肠外营养(TPN)治疗肠外瘘18例,观察肠液排出量和瘘口闭合情况。[结果]全部病例肠液排出量减少80%;15例病人在治疗10-15天内瘘口自愈;1例在治疗过程中反复出现低血糖反应,停药后症状消失;1例低位结肠瘘者未能自愈转手术治愈;1例恶性肿瘤病人患小肠瘘,治疗后肠液排出量明显减少。[结论]在加用TNP的基础上,善得定能有效促使肠外瘘瘘口愈合,对高位肠瘘的疗效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创伤性膈疝14例诊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曙  马圭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644-2645
因胸或胸腹部创伤致膈肌破裂,腹腔脏器进入胸腔,称为创伤性膈疝。我院自1990年2月~2003年4月手术治疗14例创伤性膈疝,现将诊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p5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 p5 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 ,探讨 p5 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用结肠癌组织标本 33例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 33例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p5 3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 p5 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p5 3在结肠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 6 0 6 % ,在癌旁正常组织组的阳性表达率为 15 1%。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 ;对p5 3在结肠癌中的阳性表达与结肠癌的Dukes分期及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作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 ,p5 3的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有关 (P <0 0 5 ) ,p5 3的阳性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P <0 0 5 ) ;结论 :研究证明了结肠癌组织中 p5 3存在异常高表达 ,较癌旁正常组织明显增高 ,结肠癌组织中 p5 3的阳性表达与结肠癌Dukes分期及癌细胞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说明p5 3的突变在结肠癌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促进作用 ,同时说明 p5 3有可能作为结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病例资料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对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ISR),男2例,女2例,年龄46~62岁。均为肿块型,2例为绒毛状腺瘤术后复发并局部癌变,2例为中分化腺癌。肿瘤下缘距肛缘2.0~4.5 cm。术前MRI确定肿瘤局限于直肠壁内,无排便功能障碍,无远处转移。手术方法:全麻下取截石位,首先  相似文献   
7.
RASSF1A基因在胃腺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RASSF1A与CyclinD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PCR检测胃正常组织、腺瘤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各20例及胃腺癌组织40例中RASSF1A及CyclinD1 mRNAA表达,并Western blot法检测RASSF1A蛋白表达.结果: 胃腺癌组RASSF1A的表达低于不典型增生、良性腺瘤及正常组织组(37.5%vs 80.0%,95.0%,100.0%,均P<0.05),而CyclinD1的表达高于不典型增生、良性腺瘤及正常组织组(77.5%vs 25.0%,10.0%,5.0%,均P<0.05).胃癌组织中,RASSF1A及CyclinD1 mRNA表达均与病理分级有关(χ2=4.422,8.935,均P<0.05);两者之间表达呈负相关(γ=-0.448,P<0.05);RASSF1A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一致.结论: RASSF1A与CyclinD1两种蛋白的异常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二者联合检测能为胃癌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利的生物学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沉默Cr-1(Cr-1)基因对人结直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应用Cr-1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处理结直肠癌SW480细胞后,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Cr-1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和Boyden小室模型试验检测癌细胞的锚着不依赖性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 siRNA转染组Cr-1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调,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体外试验发现,Cr-1siRNA可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细胞集落生长和侵袭能力,且与浓度相关(P<0.05)。结论 Cr-1在结直肠癌细胞侵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Cr-1siRNA转染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33例结肠癌患检测p53、p73表达情况及探讨其与结肠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早期胃癌 (earlygastriccancer ,EGC)根治性切除术后 5年生存率为 85 %~ 10 0 % ,而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 5年生存率仅为 2 0 %~ 3 0 %。因此 ,EGC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正日益受到广泛重视。本文就 40例EG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我院 2 0 0 1~ 2 0 0 2年行手术治疗的胃癌 470例 ,其中经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的有 40例 ,占 8.5 % (4 0 /4 70 )。男 2 6例 ,年龄 44~ 77岁 ,中位年龄 5 7岁 ;女 14例 ,年龄 3 0~ 66岁 ,中位年龄 5 1岁。临床特征 :2 4例有上腹疼痛 ,10例上腹饱胀感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