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1.
陶开义  陈奇勋  赵强 《中国肿瘤》2016,25(3):226-232
[目的]比较胸腹腔镜与传统Ivor-Lewis手术对Ⅰ、Ⅱ期食管癌患者术后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4年6月浙江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手术的I、Ⅱ期食管癌患者112例,其中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53例,传统Ivor-Lewis术式59例.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开发的EORTC QLQ-C30 V3.0中文版及EORTC QLQ-OES18中文版评价患者术前、术后1月、6月及12月生活质量.[结果]术后1月两组总体健康状况和功能领域评分相比术前基线显著性下降(P<0.05),两组相比,总体健康状况(37.25±15.03 vs 27.34±12.38,P=0.000),躯体功能(49.93±8.04 vs 36.73±13.34,P=0.000),角色功能(38.89±10.36 vs27.78±14.88,P=0.000),胸腹腔镜组评分优于Ivor-Lewis组.在症状领域,术后1个月两组症状(疲劳、疼痛、失眠、食欲下降、腹泻、恶心呕吐)评分比术前基线显著性升高,两组相比,疲劳症状(50.33±14.80 vs 58.87±18.30,P=0.009),疼痛症状(54.58±16.01vs71.64±14.42,P=0.009),返流症状(33.66±15.45 vs 46.78±15.8,P=0.000),胸腹腔镜组评分优于Ivor-Lewis组.术后6月及12月,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功能领域及症状领域较术前恢复趋势,其中疲劳、疼痛、返流症状在术后1月、6月、12月胸腹腔镜组均优于Ivor-Lewis组(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总体术后近期生活质量优于Ivor-Lewis手术.  相似文献   
2.
陶开义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1):1276-1278
原发性非小细胞支气管肺癌是目前世界上癌症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16%[1].而Ⅰ期(IA,IB)肺癌的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是60%~70%[1,2].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肺癌病死率,提高长期生存率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临床诊断技术和人们体检意识的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早期肺癌的诊治成为国内外肺癌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早期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Ⅲ型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mRNA表达与诺维本+顺铂(NP)方案化疗敏感度的关系。方法单基因定量法检测已手术Ⅱ期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β-tubulin-ⅢmRNA表达,所有患者行NP方案化疗,并随访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DFS)和总体生存率(OS),统计学分析β-tubulin-Ⅲ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DFS和OS的关系。结果 73例患者的OS与β-tubulin-Ⅲ的表达有关(P<0.01),患者的DFS与β-tubulin-Ⅲ的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1)。β-tubulin-Ⅲ低表达者的OS、DFS均高于β-tubulin-Ⅲ高表达者(P<0.05)。结论Ⅱ期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β-tubulin-Ⅲ表达水平可能是预测患者预后及化疗敏感度的一个指标,为选择合适化疗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Ⅲ型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和Stathmin基因mRNA表达与诺维本+顺铂(NP)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单基因定量法检测73例已手术Ⅱ期NSCLC患者癌组织中β-tubulin-Ⅲ和Stathmin的mRNA表达.所有患者行NP方案化疗,并随访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统计学分析β-tubulin-Ⅲ和Stathmin的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DFS和OS的关系.结果:73例患者的OS与β-tubulin-Ⅲ的mRNA表达水平有关,P=0.003.患者的DFS与β-tubulin-Ⅲ的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1.绘制生存曲线表明,癌组织中β-tubulin-Ⅲ低表达患者的OS和DFS均高于β-tubulin-Ⅲ高表达者,P<0.05;Stathmin低表达患者的OS和DFS与高表达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期NSCLC患者癌组织中,β-tubulin-Ⅲ表达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患者预后及化疗敏感性的指标,可作为选择合适化疗药物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摘 要:食管癌的外科治疗进展相对缓慢,而2020年食管癌治疗因为免疫治疗的加入发生了里程碑意义的改变,如新辅助化疗或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探索带来了较新的结果。此外在手术治疗上得到进一步的探索,微创手术、机器人手术及淋巴结清扫范围都有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全文总结论述2020年度食管癌外科治疗领域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和Ⅲ型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表达水平与诺维本+顺铂(NP)方案化疗敏感性及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已手术Ⅱ期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Stathmin和β-tubulin-Ⅲ蛋白表达水平,所有患者行NP方案化疗,并随访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DFS)和总体生存时间(OS),统计学分析Stathmin和β-tubulin-Ⅲ的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DFS和OS的关系.结果 患者肿瘤组织中Stathmin、β-tubulin-Ⅲ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的DFS及OS均无显著相关(P 〉 0.05).结论 Ⅱ期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Stathmin和β-tubulin-Ⅲ蛋白表达水平不能作为预测患者预后及NP方案化疗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根治性食管癌切除术的161例>70岁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手术特点、围手术期死亡及预后危险因素。结果:总体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7.0%、49.8%和35.9%,平均生存时间为(49.148±4.08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4±6.473)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淋巴结转移度(淋巴结转移数占总清除淋巴结数比例)、病理分期、肺功能和淋巴结转移区域数是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是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淋巴结转移度是最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OR=4.067,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2%(39/161),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1%(5/161)。结论:选择性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的长期生存,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是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