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8F-FDG PET/CT在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中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从全国拥有PET/CT的10家医院筛选出已经获得病理检查结果的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病例,收集18^F-FDG PET/CT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SUV等资料。18^F-FDG PET/CT结果为肺癌、肺癌可能性大、肺癌可能者为阳性;结果为良性病变、良性可能性大、良性可能者为阴性。采用SPSS10.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患者资料226例,其中18^F-FDG PET/CT误诊27例(11.95%)。27例中误诊为恶性病变18例(66.67%),误诊为良性病变9例(33.33%)。误诊为恶性病变的18例中,病理检查证实炎症8例,结核5例,炎性假瘤4例,纵隔良性肿瘤1例,炎症、结核、炎性假瘤共17例;误诊为良性病变的9例中,病理检查证实中高分化腺癌6例(包括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中高分化鳞癌1例,低分化鳞癌和肺黏膜相关淋巴瘤各1例。11例病理检查为良性病变的SUVmean〉2.5,4例病理检查为恶性病变的SUVmean。〈2.5,良恶性病变的SUV有交叉。良性病变的平均SUVmax为7.2±5.5,平均SUVmean。为5.0±4.5;恶性病变的平均SUVmax为5.3±3.5,平均SUVmean为3.9±2.9,良、恶性病变的S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例误诊患者中,年龄〈60岁者11例,其中10例误诊为恶性病变,仅1例误诊为良性病变。27例误诊中的2例,因为对CT形态学缺乏必要的认识而误诊为恶性病变。结论18^F-FDG 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误诊的原因主要是:(1)炎症、结核、炎性假瘤易误诊为恶性病变,中高分化的腺癌、鳞癌易误诊为良性病变;(2)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SUV有交叉,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8^F-FDG 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和肿块进行鉴别诊断时,年龄是重要的参考指标;(4)部分PET/CT专业医师对CT的形态学表现缺乏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FDG-PE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FDG-PE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研究显示它不仅可用于甲状腺癌原发灶的诊断,而且在肿瘤分期、术后再分期、治疗效果评价和疾病预后评价方面可能具有更大的价值。葡萄糖转运蛋白、己糖激酶活性是影响病灶对FDG摄取的正相关因素,而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则与药物摄取呈负相关关系。此外,肿瘤灶内炎症细胞的浸润、肿瘤细胞缺血、损伤,以及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都可能影响病灶对FDG的摄取。  相似文献   
3.
呼吸运动对PET/CT显像诊断右上腹病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运动对PET/CT全身显像诊断右肺底、肝顶病灶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00例胸部病变患者的^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结果,观察PET、CT及两者融合图像。患者在检查时平静呼吸。观察呼吸运动伪影在不同断面的特点,对右上腹可能出现定位误差的病灶加做常规屏气CT扫描。结果①6例患者因合并胸腔、腹腔积液而未列入统计,其余38.3%(36/94例)的患者PET/CT图像有明显的呼吸运动伪影,矢状面是观察呼吸运动伪影的最佳断面:②呼吸运动致肝顶在矢状面表现为“波浪状”,横断面表现为肝脏边缘模糊,冠状面表现为突入肺底的软组织密度影。③5例患者存在右肺底、肝顶病灶,其定位可能因呼吸运动造成误差。结论呼吸运动伪影是PET/CT显像中常见的现象,对右上腹病灶定位有疑问者应加做常规屏气CT扫描。  相似文献   
4.
5.
本研究通过对58例患者^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脑显像图进行分析,确定脑PET检查的最佳注射剂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广泛转移恶性黑素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0岁,干部,因肉眼血尿7个月,加重10d收入我院泌尿科,患者入院前7个月开始出现全程肉眼血尿,间断发作,伴腰痛,有时尿中带有黑色渣样物,经当地医院予以止血等对症治疗,稍有好转。入院前10d患者血尿加重,多呈黑色,无血凝块,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消瘦乏力明显。  相似文献   
7.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FDGPE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研究显示它不仅可用于甲状腺癌原发灶的诊断,而且在肿瘤分期、术后再分期、治疗效果评价和疾病预后评价方面可能具有更大的价值。葡萄糖转运蛋白、己糖激酶活性是影响病灶对FDG摄取的正相关因素,而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则与药物摄取呈负相关关系。此外,肿瘤灶内炎症细胞的浸润、肿瘤细胞缺血、损伤,以及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都可能影响病灶对FDG的摄取。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7岁,17年前出现骨痛、脊柱畸形,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Ca2+升高,临床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旁亢).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完整切除右甲状旁腺肿物,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旁腺腺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肺外结核的临床与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PET) -CT表现多样,易与恶性病变相混淆,通过分析肺外结核的临床表现及18F-FDG PET-CT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肺外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11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经病理确诊的肺外结核39例的临床表现和18F-FDG PET-CT图像,39例中男11例,女28例;年龄20 ~67岁,平均(60±18)岁,其中20~40岁8例,40~60岁15例,>60岁16例;有结核病史者5例.采用目测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判断PET图像上病变的示踪剂浓集程度,结合相应层面低剂量CT图像和两者的融合图像判断病变性质.结果 临床表现:发热13例,盗汗、乏力伴消瘦17例,胸腔积液7例,腹胀、腹部肿块6例,颈部肿物2例.实验室检查:低蛋白血症、ESR增快及PPD试验阳性15例,其中PPD强阳性4例,CA125升高3例.PET-CT表现:淋巴结结核表现为体部单发或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可见融合或钙化,FDG显著浓集,部分FDG呈环形摄取;胸膜和腹膜结核表现为胸膜和腹膜增厚,部分呈结节样增厚,FDG显著不均匀浓集,以边缘及浆膜增厚处为著;骨结核均有不同程度的溶骨性骨质破坏,部分脊柱结核的椎旁软组织增厚,半数病灶可见FDG环形摄取;肠结核4例次均累及回盲部,肠壁呈环形或偏心性增厚,FDG呈局灶性、弥漫性等多种浓集形式;肾上腺结核表现为双侧肾上腺肿块样增厚,输卵管结核表现为右侧附件区结节影,肝结核表现为肝脏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均可见FDG高摄取.结论 18F-FDG PET-CT检查有助于肺外结核与肿瘤的鉴别诊断.淋巴结结核和骨结核的PET-CT图像FDG环形摄取可能是特异性表现.对仍难与恶性病变鉴别的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及病理对诊断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人血清、尿W物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W物质RIA检测孕龄非孕妇女血清、尿W物质含量。方法采用氯胺T法以125碘化钠标记3,3'-二碘甲腺氨酸,经分离、纯化、硫酸化得到硫酸化二碘甲腺氨酸(3,3'-T2S),作为RIA标记抗原。利用W物质与3,3'-T2S抗体的交叉反应建立RIA。检测31例孕龄妇女血清和尿中W物质浓度,用尿肌酐浓度修正尿W物质浓度。结果由于使用不同抗体,血清、尿RIA灵敏度分别为23.47fmol/L、93.55fmol/L。血清、尿RIA批内变异6.20%、7.43%(均n=6),血清、尿RIA批间变异13.18%、6.%(均n=6)。孕龄妇女血清和尿W物质浓度分别为(0.23+0.13)nmol/L和(&127;79.94±41.49)pmol/mmol肌酐,二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尿W物质RIA灵敏、稳定,有望成为胎儿先天性甲低筛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