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究CD56+表达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患者,随机分为CD56+组与CD56-组,各16例。对两组临床生物学特征、诱导缓解率、缓解时间及复发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CD56+组有7例高白细胞血症,CD56-组有3例高白细胞血症;CD56+组有13例髓外浸润,CD56-组有9例髓外浸润。CD56+组诱导缓解达CR约占56.25%,复发率68.75%,平均缓解时间为(4.2±2.1)个月,与CD56-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56+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非常容易患高白细胞血症与髓外浸润,且缓解率低,缓解期间短,复发率较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10%葡萄糖酸钙在预防输血反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观察组150例输血前静注葡萄糖酸钙,同时与应用口服扑尔敏(通用名马来酸氯本那敏)135例及静注苯海拉明138例,氟美松(又名地塞米松)142例对照.结果 观察组输血反应发生率3.00% ,对照A组11.85%,对照B组8.69%,对照C组2.82%.结论 应用葡萄糖酸钙预防输血反应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分析诊疗的1例老年肝脾αβT细胞淋巴瘤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肝脾αβT细胞淋巴瘤较为罕见,易误诊,其临床表现是以肝脾进行性增大、血象下降为主,通常淋巴结不受累,但骨髓易受累。其病情进展快,疗效差,生存期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JAK2V617F基因突变与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血细胞计数、凝血指标及血管性疾病关系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4例MPN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原发性骨髓纤维化6例(A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0例(B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8例(C组);无血管性疾病31例,合并血管性疾病23例;另选取3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分析JAK2V617F基因突变与MPN患者血细胞计数、凝血指标及血管性疾病间的相关性。结果:54例MPN患者中,JAK2V617F基因突变35例 (64.81%),其中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3例;对照组未发现JAK2V617F基因突变。A组白细胞计数(WB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的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较对照组降低(均P<0.01),而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局部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B组PLT、WBC、D-D、Fib的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而HGB、RBC、PT、APTT水平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C组RBC、WBC、HGB、D-D、Fib的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0.05),PT、APTT的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均P<0.05)。23例合并血管性疾病的患者中,伴有JAK2V617F基因突变者PLT、WBC的水平较无JAK2V617F基因突变者显著升高,且既往伴有血管性疾病的发生率更高(均P<0.05),而RBC、HGB水平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JAK2V617F基因突变在MPN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此类患者血细胞计数与凝血功能明显异常,发生血管性疾病的风险性较高。因此,临床中对初诊MPN患者应及时监测凝血功能尽早应用药物,有效预防和减少血管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自身免疫状态关系,自身免疫状态的观察指标为血清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抗可提取性核抗原谱、补体C3/C4.方法 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近0.5a来因外周血血小板减少入住的女性患者,骨髓穿刺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共16例,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球蛋白及补体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抗可提取性核抗原谱,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结果 血小板减少患者抗可提取性核抗原阳性率高,抗核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免疫球蛋白与补体C3/C4呈负相关.结论 对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行自身免疫状态检查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促红素与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8—2014年收治的6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给予促红素联合沙利度胺,并配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沙利度胺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30例,其中15例基本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进步,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0例,其中14例基本缓解,3例部分缓解,3例进步,10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6,占总数的20.0%;而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14例,占总数的46.7%。两组对比,联合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促红素与沙利度胺联合应用治疗,可以显著提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骨髓完全缓解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又分为rhTPO组和rhIL-11组,对照组为不应用升血小板药物患者,每组患者各32例,各组均采用标准联合化疗药物。rhTPO和rhIL-11组在化疗结束后24 h内分别应用rhTPO 15000 IU/d和rhIL-11 1.5 mg/d,当血小板升至100×10~9/L以上时停用药物,最多用14 d。观察血小板50×10~9/L持续时间和血小板恢复至≥50×10~9/L、≥100×10~9/L所需时间,记录各组输注单采血小板份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rhTPO组血小板50×10~9/L持续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rhIL-11组时间虽少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rhTPO组血小板50×10~9/L持续天数少于rhIL-11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hTPO和rhIL-11组均可较快将血小板数提升至≥50×10~9/L(P0.01,P0.05),rhTPO组血小板数提升速度虽快于rhIL-11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hTPO组及rhIL-11组均可较快地将血小板数提升至≥100×10~9/L(P值均0.01),rhTPO组明显快于rhIL-11组(P0.05)。rhTPO和rhIL-11组输注血小板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且rhTPO组输注数低于rhIL-11组(P0.05)。应用rhTPO和rhIL-11后个别患者发生低热、注射部位有硬结、关节酸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7%、31.2%)(P0.05),但其程度均较轻,患者均可耐受。结论:rhTPO和rhl L-11均可缩短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缩短血小板恢复至正常需要时间及减少单采血小板输注数目,降低化疗后出血风险,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患者均可耐受。两种药物比较,rhTPO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在临床实际中的被误诊情况,探讨误诊原因及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对我科2002-01/2008-09收治的45例有明确误诊史的MM患者做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发现MM的误诊率较高,误诊情况大致分为8大类疾病。结论:MM的临床误诊率较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其认识,减少误诊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CD25抗原表达与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特点、免疫分型、染色体分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中老年AML患者165例,对CD25阳性AML与CD25阴性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染色体分析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65例患者中,CD25阴性表达117例(CD25-组),CD25阳性表达48例(CD25^+组)。CD25^+组与CD25-组患者性别、年龄、肝脾大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骨髓原始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D7、CD13、CD19、CD33、CD34、CD38及CD11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25^+组与CD25^-组患者治疗缓解率分别为45.3%和75.3%;CD25^+组治疗缓解率显著低于CD25^-组(P<0.05)。在CD25^+AML患者中,高危核型组与中危核型组2~4个疗程CR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25^+组患者总体生存率(OS)显著低于CD25^-组(P<0.05)。结论 CD25抗原表达阳性是独立于染色体核型的危险因素,患者临床治疗缓解率及总体生存率低。CD25抗原表达是中老年AML预后不良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