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门桐林  李雪  袁秀敏  张璐 《癌症进展》2020,(6):563-566,613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0例NSCLC患者的NSCL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种组织中PD-1 mRNA和PD-L1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SCLC组织中PD-1和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PD-1和PD-L1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4^+-PD-1、CD8^+-PD-1、CD14^+-PD-L1、CD68^+-PD-L1的表达水平。结果NSCLC组织中PD-1 mRNA和PD-L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03±1.92)和(4.95±1.09),分别高于癌旁组织的(1.72±0.81)和(1.25±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的NSCLC患者NSCLC组织中PD-1和PD-L1的高表达率均明显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SCLC组织中CD4^+-PD-1、CD8^+-PD-1、CD14^+-PD-L1、CD68^+-PD-L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1和PD-L1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PD-1/PD-L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NSCLC的免疫逃逸过程,对其逃逸机制进行研究可以为NSCLC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与肿瘤病理类型和吸烟的相关性和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技术测定经病理确诊的187例肺癌患者、33例肺良性疾病和健康对照的CYFRA21-1水平。应用SPSS18统计软件包分析病理类型、吸烟和CYFRA21-1间的关系。结果:187例肺癌患者血清中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非良性病和健康对照组,肺良性病与健康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别;187例患者吸烟者123例(65.7%),不吸烟者64例(34.2%)。在肺鳞癌、肺腺癌及小细胞肺癌中,吸烟者分别为72.9%、52.3%和73.0%,各组间行卡方分析χ2=8.03 P=0.018;血清CYFRA21-1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水平分别为13.96±22.84、7.12±12.22、3.66±4.66,各组间有显著差别(F=5.58,P=0.004);阳性率分别为58.8%、38.5%和32.4%,χ2=9.82,P=0.007,但腺癌与小细胞癌比无显著差别。cfyra211阳性率在非吸烟组、轻、中、重度吸烟组分别为39.1%、61.5%、52.2%和43.0%,四组间阳性率有显著差别,以非吸烟组为最低,重度吸烟组次之(χ2=9.542 P=0.023)。结论:cfyra211在肺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中肺鳞癌的水平和阳性率最高;肺鳞癌和小细胞癌吸烟者占大多数,cfyra211水平与吸烟无明显的相关性,但对肺鳞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照射组(R组),R组行6MV-X线全胸野照射,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分析大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发现照射后的1周始肺泡腔有炎性细胞渗出,继而间质水肿,4、8周出现肺泡腔变小甚至结构破坏,局部实变,肺间质出现胶原纤维;R组各时间段肺泡灌洗液的细胞总数较C组增高;C组比R组在第4、8周EG-FR表达明显增强.认为EGFR参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为进一步探讨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符合本次研究相关标准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0例;均给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评估其疗效,统计RR率,将年龄、性别、发病部位、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等因素作为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纳入研究,先后进行单因素和先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发病部位、肿瘤直径、化疗情况下RR率差异显著(P0.05);将近期疗效作为应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因素代入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TNM分期(P=0.000)、肿瘤直径(P=0.001)、D100(P=0.003)、化疗情况(P=0.002)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TNM、肿瘤直径与RR率为负相关,D10080 Gy则RR降低,当D100≥80 Gy时RR率提高。结论 CT引导~(125)I粒子植入能有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影响因素较多,可根据患者是否有以上因素预估疗效,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与肿瘤病理类型和吸烟的相关性和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技术测定经病理确诊的187例肺癌患者、33例肺良性疾病和健康对照的CYFRA21-1水平。应用SPSS18统计软件包分析病理类型、吸烟和CYFRA21-1间的关系。结果:187例肺癌患者血清中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非良性病和健康对照组,肺良性病与健康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别;187例患者吸烟者123例(65.7%),不吸烟者64例(34.2%)。在肺鳞癌、肺腺癌及小细胞肺癌中,吸烟者分别为72.9%、52.3%和73.0%,各组间行卡方分析χ^2=8.03 P=0.018;血清CYFRA21-1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水平分别为13.96±22.84、7.12±12.22、3.66±4.66,各组间有显著差别(F=5.58,P=0.004);阳性率分别为58.8%、38.5%和32.4%,χ^2=9.82,P=0.007,但腺癌与小细胞癌比无显著差别。cfyra211阳性率在非吸烟组、轻、中、重度吸烟组分别为39.1%、61.5%、52.2%和43.0%,四组间阳性率有显著差别,以非吸烟组为最低,重度吸烟组次之(χ^2=9.542 P=0.023)。结论:cfyra211在肺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中肺鳞癌的水平和阳性率最高;肺鳞癌和小细胞癌吸烟者占大多数,cfyra211水平与吸烟无明显的相关性,但对肺鳞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血清CRP和体液免疫功能变化及意义.方法:用自动生化分析仪IMMAGE测定血清CRP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3(C3)、补体4(C4)量.放射治疗后同时间段,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的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放射性肺炎和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患者血清中CRP分别为5.54±4.00和1.80±1.78,两者有显著差别(P<0.001),放射性肺炎的程度与血清CRP呈正相关(r=0.62,P<0.01),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两组间无显著差别.结论:放射性肺炎患者血清CRP明显升高,CRP对诊断放射性肺炎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448例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规律,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回顾448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在清除的2 001枚淋巴结中,共有445枚(22.2%)发生转移。第11、10、7、5、4、3组淋巴结的转移率相对较高(〉20%),第9、8、6、2、1组淋巴结的转移率相对较低(〈20%),P〈0.05。T分期不同的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不同,T1期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最低(P〈0.05)。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2.9%、41.9%、34.8%、18.8%,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最低(P均〈0.05)。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5.9%和34.9%(P〈0.05)。右肺叶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比左肺叶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略高(P〉0.05)。肺上叶癌易发生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肺下叶癌易发生上、下纵隔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肺癌淋巴结转移与其T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原发部位及所在肺叶有关。纵隔淋巴结转移多呈跳跃式。为术中行淋巴结廓清和放疗靶区设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第7版肺癌T分期和新分级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42例行根治性切除及淋巴结清除术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运用SPSS软件行数据分析.结果:442例肺癌淋巴结转移率为39.1%,其中肺内淋巴结转移率为17.6%,纵隔淋巴结为7.2%、既有肺内又有纵隔淋巴结转移为14.3%;T1、T2、T3、T4期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5.4%、45.3%、41.1%、53.8%,4组间P=0.002.T1与T2、T3、T4间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别有显著性.T2、T3、T4间两两比较淋巴结转移率无显著差别.N1淋巴结转移例数T1、T2、T3、T4间 P=0.274.N2淋巴结转移例数T1、T2、T3、T4间P=0.001.T1a淋巴结转移率为16.4%,T1b淋巴结转移率为32.0%,两者P=0.043.T2a淋巴结转移率为43.9%,T2b淋巴结转移率为48.1%,P>0.05.结论:第七版肺癌T分期的不同,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差别,其差别主要在N2上,T1 淋巴结转移率最低.肿瘤大小的分级与淋巴结转移率有关,T1a与T1b比有显著差异,但T2a与T2b间无差别.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肺损伤是核辐射事故、骨髓移植预处理及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牛率为5%~10%,目前发病机制不清,治疗无特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化疗方案(TE)与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化疗方案(TEC)在乳腺癌中的效果,及其对Ki-67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肿瘤科乳腺癌患者140例分为TE组(70例)和TEC组(70例);比较两组疗效、保乳率、毒副反应及Ki-67变化。结果 TE组RR率(85.71%)、保乳率(11.43%)与TEC组(88.57%、1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E组血小板减少率(5.71%)、白细胞减少率(51.43%)均低于TEC组(28.57%、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E组Ki-67阳性率降至45.71%(P0.05),与治疗后TEC组(4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上两种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中均有显著效果且效果相当,对Ki-67的影响程度相当,TE方案毒副反应更轻,故建议使用TE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