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出血综合征,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1]。临床特征为自发性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计数减少或生存时间缩短等。临床上以自发性鼻出血较为常见,是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的因素之一。2005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共收治ITP患者132例,并发鼻出血者49例,现将治疗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9例ITP鼻出血患者,男20例,女29例;年龄13~73岁。经积极治疗和护理,28例患者治愈出院,21例好转后出院。1·2出血特点49例患者出血部位分前鼻腔腔和后鼻腔,多为…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是一恶性克隆增生性疾病,临床前期可以长达6年,一旦进入临床期病程进展加快。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在慢粒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的中位时间,分别为3.5~4年,1年和3~6个月[1]。许多患者难以避免的要发生急性变,一旦急变将会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做好此期的护理工作对患者预后尤为重要,现将一些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引起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心室纤维颤动。我科于2008年成功抢救了一名高龄心脏骤停62min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FD)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可溶性E-选择素(E-selectin)的检测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0例COPD患者、52例急性加重期患者、52例缓解期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CAM-1和E-selectin水平.结果 COPD组、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CAM-1和E-select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缓解期患者血清ICAM-1和E-electin水平明显低于急性加重期(P<0.01);缓解期ICAM-1和E-electi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AM-1、E-selectin参与了COP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6.
7.
引用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结合军队文职护士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文职护士早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及文职护士早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具体方法,指出职业生涯规划在文职护士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提出在护理管理中加强文职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将是军队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睡前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54例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仍难以控制血糖的患者予以睡前中效胰岛素(NPH)联合口服降糖药的疗效观察。方法54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2组,A组使用格列哌嗪5—10mg tid,中效胰岛素(NPH)每日睡前(22:00)皮下注射。B组使用二甲双胍0.5gtid,半效胰岛素(NPH),每13睡前(22:00)皮下注射,治疗过程中监测5次末梢指尖血糖谱(空腹,三餐后2h,睡前)每周2次,糖化血红蛋白每2个月1次,使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结果2组治疗后FPH,2hPG,HbA1C均显著性下降。2组治疗前后对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睡前中效胰岛素(NPH)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