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和分析恶性脑胶质瘤术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为单纯放疗组,治疗组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组。通过实验后对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60.0%,相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0.0%,差异较为的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生存率的比较结果而言,治疗组的最近1、2年生存率为80.0%和50.0%,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的明显(P <0.05)。结论:对于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患者采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的联合治疗手段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有效率,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建议临床上进行广泛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人睾丸组织中ACRBP的表达及其启动子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为探讨该基因表达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研究睾丸组织中目的蛋白定位;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启动子CpG位点序列;通过Bisulfite PCR测序法(BSP)分析目的基因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免疫组化显示精子与精子细胞及部分的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表达目的蛋白。对ACRBP启动子序列(转录起始点-127~+110 bp)进行BSP扩增测序,发现该区域共有24个CpG位点,其中仅有3个出现甲基化,其甲基化频率为1.67%。结论生精小管中ACRBP蛋白呈区域性的阳性反应,可能与生精小管内精子发生的不同步性有关;ACRBP启动子CpG位点低甲基化可能与该基因表达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4.
摘 要:[目的]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和体外细胞实验探讨姜黄素抗结直肠癌的线粒体作用机制。[方法] SwissTargetPrediction、HERB、DisGeNET、GeneCards 数据库挖掘姜黄素抗结直肠癌的交集靶点后,利用cytoscapehubba_MCC、MCN方法筛选核心靶点;使用STRING、AutoDock分别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和姜黄素-核心靶点对接;体外培养细胞模型验证姜黄素线粒体功能核心靶点生物学作用。[结果] 网络药理学预测共得到49个姜黄素抗结直肠癌的交集靶点,cytohubba计算互作关系获得9个核心靶点,为MMP2、IL-17A、HIF-1α、TNF、CYP19A1、 CD44、BCL-2L11、RICTOR和BECN1,其中2/3的靶点是线粒体功能关联靶蛋白。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姜黄素与线粒通路蛋白结合稳定。体外细胞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姜黄素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SW480和HCT116细胞增殖。q-PCR实验证明姜黄素导致SW480细胞SIRT1、Hsp60基因表达升高(P<0.05),SIRT3、COX1、ND1、OPA1、MFN2、POLG、MTH1基因表达降低(P<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姜黄素可明显抑制VDAC、COXIV蛋白的表达(P<0.01),升高ATG7蛋白表达(P<0.01)。[结论] 姜黄素可多靶点介导线粒体功能障碍,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酸 12-脂氧合酶(arachidonate 12-lipoxygenase,ALOX12)在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57例结肠癌患者肿瘤及瘤旁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ALOX12的表达,比较肿瘤及瘤旁组织内表达差异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随访并探讨 ALOX12 表达与患者 5 年总生存率的关系,并采用 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 回归综合分析影响结肠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因素。结果:与瘤旁组织相比, ALOX12在肿瘤中阳性表达率更高(63.8% vs. 3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ALOX12 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均无明显相关性(P > 0.05),而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 < 0.05)。ALOX12高表达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P < 0.001)。此外,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ALOX12表达是影响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结论:ALOX12高表达与结肠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可作为预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复杂骨折(尤其关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复杂骨折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后,通过CT图像后处理软件在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就能得到扫描范围内骨骼的清晰图像,利用二维及三维图像可以清晰的观察骨折部位,并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骨折线走行、骨折移位、成角情况,根据显示的三维图像进行骨折分型及手术入路的选择。结果利用CT后处理技术所得的图像对骨折部位的显示、是否移位以及成角等情况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多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二维及三维重建)显示骨折的图像清晰、直观地展示了解剖结构复的杂部位的骨折,使骨折线的部位、形态、骨折断端移位情况及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一目了然,可作为术前复杂骨折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建立河南省新生儿干血斑中氨基酸含量的正常值参考区间。方法:采用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法对河南省22 811例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统计筛查阳性率,使用SPSS19.0软件对氨基酸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查阳性率为0.12%,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检测指标正常值参考区间(P0.5~P99.5)分别为缬氨酸(VAL) 46.1~253.5μmol/L、酪氨酸(TYR)12.5~269.4μmol/L、苯丙氨酸(PHE)21.4~98.6μmol/L、蛋氨酸(MET)4.9~35.5μmol/L、亮氨酸(LEU)58.3~331.1μmol/L、甘氨酸(GLY)84.6~1180.6μmol/L、瓜氨酸(CIT)4.4~32.7μmol/L、精氨酸(ARG)0.7~47.4μmol/L、丙氨酸(ALA)130.9~811.2μmol/L、鸟氨酸(ORN)34.7~334.1μmol/L、脯氨酸(PRO)73.2~386.8μmol/L。结论:建立了河南省新生儿干血斑中11种氨基酸正常值参考区间,为遗传代谢病实验室筛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鼻NK/T细胞淋巴瘤(NKTCL)组织磷酸化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p-ATM)蛋白和磷酸化检测点激酶2(checkpoint kinase 2,CHK2)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01~2016-12该院49例鼻NKTCL组织(研究组)及患者的临床资料,另取30例同期鼻咽黏膜良性淋巴样增生(NBLP)组织作为对照组。比较p-ATM蛋白和CHK2蛋白在鼻NKTCL组织和NBLP组织间的表达差异。分析NKTCL组织p-ATM蛋白和CHK2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联性。结果研究组p-ATM蛋白高表达者23例(46.94%),低表达者26例(53.06%);CHK2蛋白高表达者24例(48.98%),低表达者25例(51.02%)。对照组p-ATM蛋白和CHK2蛋白均为低表达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NKTCL组织CHK2高表达组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比例低于CHK2低表达组(P<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鼻NKTCL组织p-ATM高表达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p-ATM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低表达组生存预后优于高表达组(P=0.011);鼻NKTCL组织CHK2高表达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个月,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低表达组生存预后优于高表达组(P=0.025)。鼻NKTCL组织p-ATM蛋白和CHK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ATM和CHK2蛋白的异常表达在广西地区鼻NKTCL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检测鼻NKTCL组织p-ATM和CHK2蛋白表达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