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肝移植在我国迅速发展,已逐渐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手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手术方式的选择重新成为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行肝移植手术还是传统的PHT手术?在肝硬化PHT基础研究方面,过去主要是研究引起高动力循环的液递物质,而近5年来,人们更重视肝纤维化发展机制的研究,特别是在激活与抑制星状细胞的各种因子对肝纤维化形成过程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试图延缓或逆转肝纤维化,从根本上治疗肝硬化PHT。本文复习国内外PHT临床与基础研究现状,并对一些PHT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和cDNA表达谱芯片筛选早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和大鼠正常肝脏组织、轻度肝纤维化组织、重度肝纤维化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从SSH构建的大鼠轻度肝纤维化、重度肝纤维化2个差异cDNA文库中挑选1000条上调显著的基因,与正常大鼠4136条基因克隆制作成一张芯片,筛选早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相关基因。结果获得与HSC早期活化相关的上调基因有202条,下调基因有80条,其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serumandglucocorticoidsensitivekinase,SGK)在正常大鼠基因克隆和2周及8周SSH上调差异基因中均呈上调信号。结论联合应用SSH和cDNA表达谱芯片是筛选和鉴定不同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快速、经济和有效的方法;SGK可能作为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细胞磷酸化级联反应的一个功能性交汇点,参与了肝星状细胞的早期活化和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和cDNA表达谱芯片筛选早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与大鼠正常肝脏组织、轻度肝纤维化组织、重度肝纤维化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从SSH构建的大鼠轻度和重度肝纤维化中两个差异cDNA文库中挑选1 000条上调显著的基因,与正常大鼠4 136条基因克隆制作成一张芯片,筛选持续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相关基因.结果:获得与HSC持续活化相关的上调基因633条,下调基因715条,其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SGK)在正常大鼠基因克隆和2、8周SSH上调差异基因中均呈上调信号.结论:联合应用SSH和cDNA表达谱芯片是筛选和鉴定不同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快速、经济和有效方法;SGK可能作为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细胞磷酸化级联反应的一个功能性交汇点,参与了肝星状细胞的早期活化和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大鼠正常肝脏组织、轻度肝纤维化和重度肝纤维化组织中差异表达的上调基因.方法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大鼠轻度肝纤维化和重度肝纤维化2个差异cDNA文库,并挑选36条上调显著的基因进行测序鉴定.结果 获得1 152个克隆,其中有1 036个含有插入片段.挑选32个克隆测序,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初步比较,其中28条与已知基因的部分序列高度同源.结论 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成功构建了轻度肝纤维化和重度肝纤维化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削减文库,为进一步研究肝纤维化发生、发展和逆转的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处理组为观察组(30例)和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组为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术后临床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排便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安全有效,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腹腔镜技术既具有与剖腹手术相似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又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早期和进展期胃癌手术[1]。有研究表明,病人术后早期活动能刺激肠蠕动、避免肠粘连、改善呼吸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等多种优点[2-3]。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种全新理念,与传统护理理念不同,其强调和鼓  相似文献   
7.
肿瘤的浸润深度是影响胆囊癌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对于侵及肌层的胆囊癌(pTlb)病人,有些研究者推荐行单纯胆囊切除术,有人则提倡行局部淋巴清扫的胆囊癌根治术。此研究回顾性地分析了经长期随访的25例pTlb病人,以确定pTlb是否为局部性疾病及评价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6岁.体检行胃镜检查时发现贲门至胃体小弯侧4 cm×3 cm凹陷性病灶,于2007年7月12日入院.胃镜取材病理检查:胃低分化腺癌.体查:一般情况良好,腹部检查示未见异常.辅助检查:甲胎蛋白(AFP)5.3μg/L,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和糖链抗原50(CA50)正常;肝功能止常;乙肝HBsAg阳性,丙肝标志物阴性.CT平扫显示胃贲门小弯侧胃壁不规则增厚,增强后有强化.腹膜后未见异常淋巴结影;肝脏形态正常,内见类圆形低密度灶.增强后边缘强化,脾脏大小正常,见图[1].术前诊断:胃癌肝转移.  相似文献   
9.
例1:男,50岁。车祸伤后胸闷、气急、腹痛2小时入院。查体:呼吸急促,BP13/7kPa,左肺呼吸音低,叩诊浊音。腹膜刺激征( )。胸腹穿吸出不凝血液,即在左第7肋间腋中线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出血性液约1000ml。随后探查手术中发现引流管位于脾周,且肠系膜血管断裂出血,横膈明显抬高。术后胸片示横膈抬高至第6肋间,左胸腔中等量积液。于第6肋间腋后线处重插引流管成功。  相似文献   
10.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以及胃肠外科医师手术水平的提高,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已在各地广泛开展.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安全性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减轻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1].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分腹腔镜辅助和全腹腔镜两种术式,其中腹腔镜下的消化道重建是二者主要的区别,也是手术的难点,尤其是在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