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
龙斌  谢悦  蒋勇  李淑杰  邱大  王颖 《重庆医学》2015,(32):4535-4537
目的:探讨多发脑转移癌在治疗中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与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择60例确诊的多发脑转移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脑放疗加肿瘤靶区后期加量技术给予处方剂量,全脑放疗30 Gy/10F ,病灶加量20 Gy/10F至生物学剂量59 Gy。每例患者采用同样的剂量学条件限制,分别进行两弧容积弧形调强计划与调强计划设计。通过其剂量学分析评估:靶区覆盖,均匀性及适形性;危及器官(OAR)剂量分布;机器跳数。结果两组治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两组眼球、晶体、视神经、视交叉、腮腺、脑干及外耳道的平均受照剂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眼球、晶体、腮腺及外耳道的热点剂量小于IMRT组(P<0.05)。VMAT 组有更少的机器跳数(P=0.017),照射时间更短。结论 VMAT技术可以满足临床对于多发脑转移瘤的大剂量放射治疗的计划要求;两种方案在靶区适形度、靶区均匀性无明显差别;VMAT组的眼球、晶体、腮腺及外耳道热点剂量更低;VMAT在缩短照射时间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舒小镭  邱大  周宪 《肿瘤学杂志》2016,22(6):487-491
摘 要:[目的] 比较中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中三野与四野、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的剂量学差异,并研究肺与靶区的体积比对肺受照剂量的影响,从而探索有效的个体化临床放疗方法。[方法] 选取10 例中段食管癌患者,在Varian Eclipse 11.0计划系统中分别制定4种放疗计划(VMAT/IMRT/3F-3DCRT/4F-3DCRT),所有计划均使 95%靶区达到处方剂量。比较不同计划的靶区、脊髓、肺等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结果] 与3DCRT相比,VMAT、IMRT计划的脊髓最大剂量及肺V5、V10、V20、V30都有显著降低(P<0.05);而VMAT、IMRT计划之间各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VMAT的机器跳数(Mu)及治疗时间有明显优势(P<0.05);对于靶区剂量VMAT、IMRT的适形指数与均匀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3DCRT计划(P<0.05)。3DCRT的肺V5、V10、V20、V30与体积比具有强相关性(Rs>0.6),VMAT、IMRT计划中肺的DVH与体积比具有弱相关性(Rs>0.3)。[结论] 对于中段食管癌放疗患者,VMAT、IMRT在危及器官保护及靶区剂量覆盖方面均优于3DCRT;与IMRT比较,VMAT在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机器跳数上有优势。不同计划随肺与靶区的体积比的变化,其危及器官受量表现出不同的优势,这些差异同体积比具有相关性,而这种相关性为个体化制定中段食管癌放疗计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瑞典ScandiDos公司的Delta4模体在VMAT计划验证时摆位不确定性偏转对γ通过率的影响。方法 从接受VMAT患者中随机抽取2个头颈部、2个肺部和1个盆腔部位共5个病例。在Eclipse8.6 TPS中分别对5个病例的放疗计划制作验证计划,采用Delta4在瓦里安Clinac IX直线加速器下做剂量验证测量。在Delta4模体精确摆位后,分别将模体以直线加速器等中心为中心在水平方向偏转一定角度,完成11次剂量验证测量。分析Delta4模体发生偏转后对γ通过率的影响。结果 Delta4模体依次偏转0.0°、0.2°、0.4°、0.6°、0.8°、1.0°、1.2°、1.4°、1.6°、1.8°、2.0°时测量所得γ通过率略有下降,但均>90%(剂量偏差为3%,吻合距离为3 mm)。结论 Delta4在VMAT计划验证中,在模体摆位不确定性偏转≤2°范围内,其γ通过率对模体摆位的不确定性偏转无依赖性,而在模体不确定性偏转后剂量偏差、吻合距离的通过率均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后装治疗中施源管的放置情况,对放射源到位精确度的影响.方法 对后装治疗中常见的四种施源管的置放情况,利用出源长度测定标尺进行放射源到位精确性的测量.结果 水平直放1000.00±0.07mm,水平U型放置996.00±0.10mm,水平S型放置996.01±0.11mm,竖直U型放置996.02±0.08mm.结论 在后装近距离治疗中,尽量使施源管水平直放,有利于治疗过程中放射源到位的重复性与精确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存局部复发鼻咽癌治疗中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与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择30例确诊的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同步加量技术给予处方剂最,计划大体肿瘤靶区(PGTV):2。26Gy/F×30F,计划临床病灶区(PCTV):2Gy/F×30F,每例患者采用相同的剂量学限制条件,分别进行双弧容积弧形调强计划与适形调强计划设计。通过其剂量学分析评估:①靶区覆盖,均匀性及适形性。②危及器官(OAR)剂量分布。③机器跳数。结果VMAT总体的计划临床靶区平均剂H、2%靶体积受到的剂量(D2)和98%靶体积受到的剂量(D98)高于IMRT(P〈0.05);计划临床靶区适形性指数(CI)高于IMRT(P〈0.05);均匀性指数(HI)低于IMRT(P〈0.05)。VMAT右侧颢叶的D1低于IMRT(P〈0.05);VMAT脑干的Dmax、D1高于IMRT(P〈0.05)。VMAT左侧颢颌关节的Dmax、左侧颞叶的Dmax高于IMRT(P〈0.05);脊髓Dmax、视神经Dmax、品体Dmax和腮腺DSO等OAR的剂赜学指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比IMRT的总机器跳数平均减少了33.2%(P〈0.05)。结论对于复发鼻咽癌患者,VMAT的计划临床靶区平均剂量、适形性和均匀性优于IMRT,可以缩短机器跳数。但在正常组织保护方面,VMAT的优势不是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中上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常见的三野照射与四野照射方法的临床物理参数,优化放疗治疗计划。方法:随机选取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采用VARIAN公司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按照ICRU50号报告指导原则勾画靶区,并分别设计三野与四野二三维适形治疗计划,PTV所有方向上均放相同的边界8mm。然后利用体积剂量直方图DVH对两种布野方式的治疗计划靶区量分布,危及器官保护等参数进行分析和比较。处方剂量60Gy/30F。结果:两种照射方式靶区剂量分布情况相似,脊髓受照射剂量差别微小。在肺V20以及V30指标中,二三野照射明显优于四野照射,但在肺V5指标上劣于四野照射计划。结论:中上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中,三野照射存肺V20、V30指标上优于四野照射计划,从预防严重放射性肺损伤角度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射治疗IMRT与Rapid Arc调强放疗计划方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10例鼻咽癌CT增强扫描模拟定位后勾画CTV,按统一标准外扩PTV;实施均分9野IMRT计划和单弧、双弧、3弧Arc调强计划;以PTV处方剂量70Gy,分析各治疗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受限剂量,进行剂量学对比研究并比较治疗时间的长短。结果 IMRT调强计划适形指数及不均匀指数明显优于单弧,与双弧和3弧没有明显区别;各计划之间危及器官受量均低于参考受限剂量;照射体积(irradiation volume,IV)未见明显区别;机器跳数(monitor unit,MU),Arc调强计划明显低于IMRT调强计划;治疗时间上Arc调强计划更短。结论目前虽IMRT计划更符合鼻咽癌的治疗剂量要求,但Arc计划在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时的机器跳数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