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气管内插管术已被广泛用于临床麻醉。除乙醚—氟烷等挥发性麻醉剂气管内全麻的特殊需要外,为了保证术中供氧,便于呼吸管理和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在一些静脉复合全麻中亦采用了气管内插管。如普鲁卡因、安定镇痛、吗啡麻醉等。对于前者(如乙醚)目前的趋向是用浅麻醉维持,而后者本身就属于浅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输液室环境对患儿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门诊输液室环境改造成适宜儿童生理及心理特点的幼儿园、游乐园、童话世界似的输液室.结论 营造适宜儿童生理及心理特点的输液环境是减轻患儿负性心理、减少患儿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芳 《工企医刊》2004,17(6):84-85
压疮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因为它使局部组织损坏会加重病人的痛苦,而且当其发展至坏死溃疡期损坏可深达骨面,细菌极易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病人生命。所以,预防压疮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笔者就其发生机理、原因、预防与护理谈谈个人浅见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应用二甲基奶油黄(DAB)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大鼠免疫功能变化,观察大鼠白细胞介素2(IL-2),淋巴细胞转化率改变及基相互关系。方法:在诱发大鼠肝炎,肝硬化,肝癌3个阶段分别取大鼠脾脏淋巴细胞,测定IL-2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率。  相似文献   
5.
1病历摘要患者男,66岁。因腹胀、乏力、纳差4月余,皮肤黄染1月余于1995年8月6日人院.患者于1995年3月底出现上腹胀.餐后加重,伴乏力、纳差。无发热、腹痛、胸痛、咳嗽、呕血等症状。入院前1个月曾在某医院住院给予一般的护肝治疗后,病憎加重,皮肤出现黄染,尿呈茶红色,伴有皮肤出血点、少尿等症状百转本院治疗。既往无肺结核、肝炎、骨髓炎等病史。查体:T36℃,P80次/分,R20次/分,BP11.5/7kPa。慢性肝病面容,营养差,精神美自,定向力差,无扑翼样震颤,皮肤、巩膝深度黄染,面部、颈部以及购部皮肤可见蜘蛛病和散在的出…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肝癌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肝癌细胞转移的相互关系。方法 运用BodyenChamber膜侵袭培养系统培养VEGF肝癌细胞株HepG  相似文献   
7.
晚期肝癌患者TAE治疗对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仪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门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TAE治疗后肝动脉血流速度、血流量在第1、第3周显著降低,术后第5周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随着TAE治疗次数增加,肝动脉血流量持续减少。TAE术后第1、第3、第5周,门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比术前显著增加,首次TAE治疗导致的门静脉血流量增加并不因为TAE次数增加而改变。作者认为,为了提高TAE治疗效果,术后第5周左右,应再次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尽量增加肝癌患者TAE治疗次数,除栓塞肝动脉外,还应对门静脉血流进行阻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诱导肝癌转移作用时肝癌细胞表面形态学变化与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VEGF诱导肝癌细胞HepG2转移前后肝癌细胞形态以及肝癌细胞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5 mg/L VEGF培养5 h,向下室浸润肝癌细胞数为 4(107/L,高于对照组(3.25(106/L,P<0.001)。对照组扫描电镜显示肝癌细胞呈梭形,表面有细而稀疏的突起,VEGF诱导后肝癌细胞成椭圆,细胞表面伪足增多、变粗。结论 VEGF促进肝癌细胞转移与诱导细胞伪足增多、变粗及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9.
赵敏芳  毛华  郑景熙 《临床荟萃》1999,14(10):466-467
电离辐射对肝细胞产生损伤,主要表现为放射性肝炎和肝脏纤维化。其对肝脏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以往的研究表明,电离辐射可引起肝细胞内丙二醛活性增高,肝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增加。采用~(137)Cs-γ射线照射小鼠后发现,小鼠血浆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KP)等均增高。肝小叶中央静脉以及肝窦扩张、充血、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坏死区内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等组织改变。电离辐射可引起肝细胞间的信号传导的改变,从而导致肝细胞的损伤。本文将对电离辐射时引起肝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变化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3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社区干预组进行为期2年的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在血压水平、心理水平及脑卒中发生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接受心理干预手段后,患者心理焦虑评分降低,血压控制情况良好,其收缩压与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减少脑卒中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