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不同浓度血水混合物及留存时间对模拟木质异物CT表现的影响。方法 将20根杉木条置入含全血比例为0%、25%、50%、75%与生理盐水(血水)混合物及100%全血试管中,分别对应阴性对照(NC)组、T25组、T50组、T75组及T100组,每组4个样本。将试管置于恒温水浴锅中采集CT图像,每6 h重复一次,共采集300 h;比较相同时间点各组最低密度区CT值、最高密度区CT值和低密度区体积差异,评价时间及血水混合物浓度对木质异物CT参数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结果 随时间延长,各组时间-最低密度区CT值曲线呈速升-缓升型,时间-最高密度区CT值曲线呈速升-平台型;NC组和T25组时间-低密度区体积曲线呈速降型,T50组、T75组及T100组时间-低密度区体积曲线呈缓降型。血水混合物浓度及时间均对木质异物最低密度区CT值、最高密度区CT值及低密度区体积存在影响(P均<0.05),且二者对最低密度区CT值和低密度区体积存在交互作用(P均<0.05)。结论 血水混合物浓度及留存时间均影响木质异物CT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是否伴有炎症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的增高.方法 使用TIMI血流分级TIMI帧数(TIMI Frame Count,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应用高分辩多谱勒超声仪研究15例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病人、21例对照组的肱动脉内皮依赖的血流量介导的扩张反应(FMD),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同接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采用酶标免疫检测法检测CRP.结果 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组的内皮依赖的血流量介导的扩张反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的内径变化在两组相似;血浆NO水平在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8.4±4.41μmol/L VS 25.2±6.3 μmol/L,P<0.01);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组的CRP显著高于对照组(1.17±0.93mg/l VS 0.65±0.28mg/l,P<0.05).结论 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患者不仅存在系统性的内皮功能失常亦存在导致内皮功能失常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 年1 月~2012 年12 月在我院就诊行剖宫产术的219 例产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护理措施和经验.结果:行剖宫产术的219 例产妇,经过我院护理人员细致用心的护理,未出现1例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做好剖宫产产妇的术后护理非常重要,可有效的预防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产妇顺利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6 min 步行试验对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疗效评估。方法:给予46 例长期应用地高辛、利尿剂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加服最大耐受量的卡托普利治疗。结果:加服卡托普利前6 min 步行试验为(326.80±65.85) m,服后为(436.25±86.35) m,有显著性差异( P<0.01) .结论:卡托普利可明显改善心功能,6 min 步行试验可做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心功能评价方法,并不啻为一种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标准判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庆玲  刘建敏  赵慧艳 《现代康复》1999,3(11):1290-1291
目的:采用6min步行试验对忙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疗敏评拈。方法:给予46例长期应用地高辛、利尿剂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加服最大耐受量的卡托普利治疗。结果:加服号托普利前6min。步行试验为(326.80±65.85)m.服后为(436.25=86.35)m,响显性差异(P<0.01)结论:卡托普利可明显改善心功能,6rNn步行试验可做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心功能评竹疗法.并不啻为一种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康复标准判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0岁,就诊前20余天,不慎额部遭轻微撞击后,感额部间断发作性隐痛,偶有轻度头昏,当地医院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口服西比灵片后,病情无明显缓解。CT:额骨及双侧顶骨多发局限性骨质破坏,密度减低区,邻近软组织肿胀。磁共振成像:额骨及双侧顶骨多发结节状等T1稍长T2信号,弥散稍受限,增强明显强化,且邻近脑膜线状强化。全身骨扫描提示颅骨多处可见放射性异常浓聚灶。查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1∶128;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正常,有核细胞8×106/L,糖4.0 mmol/L,氯化物129.1 mmol/L,蛋白0.9 g/L,脑脊液RPR 1∶16阳性,特异性抗体测定阳性。组织病理:颅骨溶骨性破坏区碎骨组织周围组织充血,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内皮细胞肿胀,以浆细胞为主炎症细胞浸润。治疗:按神经梅毒的治疗方案治疗,头痛于治疗1周后缓解,2周后基本消失,4周后完全消失,之后未再出现类似的头痛。最后诊断:获得性梅毒性颅骨骨髓炎合并梅毒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进行腹部切口手术者1069例,术前对患者进行饮食、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的切口护理、预防感染以及康复教育等.结果:我院妇产科进行手术的患者1069例,手术平均时间为1.8小时,患者住院时间为3-10,平均6d,均手术成功,切口愈合出院.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裂开是常见并发症,医护人员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和充分的预防,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加快腹部切口的愈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HR-MRI联合DWI序列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价值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将88例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直肠常规MRI检查进行术前分期,而试验组患者接受直肠HR-MRI联合DWI序列检查进行术前分期.收集整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常规MRI诊断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以及HR-MRI与DWI序列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结果 对照组T1~4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88.63%、79.54%、81.81%、100.00%,N分期的准确度为70.45%,灵敏度为61.04%;试验组T1~4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97.72%、90.90%、93.18%、100.00%,N分期的准确度为83.96%,灵敏度为88.78%.试验组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MRI与DWI序列可以作为一种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有效方法,安全可靠,可行性高,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叶酸和维生素B6、B12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UAP并高Hcy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给予叶酸5 mg/d、维生素B6片30 mg/d,维生素B12片100μg,均1次/d口服。对照组不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6、B12。两组均连续治疗12月。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及血浆Hcy水平,随访治疗12个月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症状及心电图总有效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75,0.2151,均P<0.05);治疗组血浆Hcy水平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t=11.043,10.184,P均<0.01)。随访12个月,治疗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χ2=5.4373,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中没有出现与叶酸和维生素B6、B12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叶酸和维生素B6、B12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并高Hcy患者的Hcy水平,并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