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手掌测温在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手汗症病人分别于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前与术后测量手掌皮温,并对其中33例行双侧肱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结果全组术后平均掌温升高(2·8±1·0)℃,其中125例平均掌温显著升高(3·24±0·20)℃,25例升高不显著,仅(0·64±0·10)℃。术毕超声检测肱动脉血管内径增大,血流量显著增多,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期终末值均变大,搏动指数变小,收缩期/舒张期比值显著变小,行配对t检验显示,以上参数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合掌温测量是判断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成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附3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300例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经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T_2~T_4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资料。以患侧手掌皮肤温度较术前升高1℃~3℃或更高,转干燥者为有效。手掌皮肤温度较术前增加小于1℃仍为潮湿者为无效。结果30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手掌多汗症状消失,双手转为干燥温暖状,术后掌温升高(2.8±0.8)℃;282例术后随访1~36个月无一例复发,术后转移代偿性多汗60例占21.2%。结论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安全、微创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手足红斑肢痛症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联合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1例原发性手足红斑肢痛症,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创伤小,手足症状明显改善,该方法目前在国内外相关报道少。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联合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红斑肢痛症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 10 0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经验。方法 对10 0例多汗症患者经电视胸腔镜行双侧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术中均用电凝钩烧灼切断胸 2~ 4交感神经干。结果 全组病例术后手掌和腋窝多汗症状全部消失 ,其中 90例伴随的足底多汗症状也同时消失 ,10例减轻。术后有 6例出现转移代偿性多汗。全组 2 5例伴随手部皮肤疾患 3个月内自愈。本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仅并发气胸和肺不张各 1例 ,经对症处理治愈。结论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掌、腋窝和足底多汗症效果满意 ,其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预防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支配大鼠前肢足垫皮肤的交感节后神经元在交感神经链内的定位。方法选择15只正常大鼠,左侧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30%HRP10μL注入左侧前肢足垫皮下,右侧注射10μ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60~72h后切除两侧的交感神经节,连续冰冻切片,按TMB法呈色反应。结果 15例大鼠共找到3150个标记细胞,分别为同侧颈中神经节741个(23.5%)、颈胸神经节2297个(72.9%)、T3神经节88个(2.8%)、T4神经节21个(0.7%)、T5神经节3个(0.1%),其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配大鼠前肢足垫皮肤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主要位于颈中神经节、颈胸神经节、T3神经节。治疗手汗症没有必要行交感神经节切除术,低位切断交感神经干可以减少术后代偿性多汗。  相似文献   
6.
胸腺囊肿较为罕见,无特征性临床症状,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易与其他纵隔疾病尤其是胸腺瘤相混淆,确诊率低.手术是胸腺囊肿的确诊手段,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2000年11月至2008年7月,我们为20例胸腺囊肿病人行了胸腔镜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交感神经节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nAchRα7)的表达与手汗症(PH)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手汗症患者胸2、3、4交感神经节nAchRα7的表达情况,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手汗症患者胸2、3、4交感神经节nAchRα7表达水平比正常人明显增高(胸2神经节相比,Х^2=19.51,P〈0.05;胸3神经节相比,Х^2=20.92,P〈0.05;胸4神经节相比,Х^2=11.19,P〈0.05),同时手汗症患者胸2、3交感神经节nAchRα7表达水平高于胸4交感神经节的表达水平(胸2较胸4神经节,Х^2=7.05,P〈0.05;胸3较胸4神经节,Х^2=6.48,P〈0.05)。结论胸交感神经节兴奋性增高可能为手汗症的发病基础之一,切断胸2或胸3交感神经节可有效治疗手汗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从本院近2年收治的肺癌晚期患者中选取的72例。将他们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个性化护理。3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观察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的影响下,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极大提高了疗效。因此,本组对护理工作都很满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肺癌患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并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全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全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3月~2009年10月,8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全胸腔镜下行经右胸胸腺扩大切除术,男性39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33.5±7.5)岁.切除范围包括胸腺组织及前上纵隔的脂肪组织.结果 全组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胸,平均手术时间(96±2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2±26)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2±2.5)d,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4例,经过机械通气和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病理示胸腺增生28例、胸腺瘤15例、胸腺囊肿3例、萎缩胸腺26例、正常胸腺14例.8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60个月,完全缓解27例(31.4%),部分缓解45例(52.3%),稳定11例(12.8%),恶化3例(3.5%),总缓解率83.7%.结论 全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技术可行、疗效可靠,具备微创和恢复迅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评分系统精确预测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探讨其颈部淋巴结的治疗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19例食管鳞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综合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临床模型,权衡临床模型的贝塔系数,建立评分系统。应用评分系统对219例患者进行评分,并分为低、中、高3个危险组,探讨颈部淋巴结转移合适的治疗策略。 结果 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30.59%(67/219)。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肿瘤位置、肿瘤长度(>5.25 cm)、肿瘤分化。建立临床模型,权衡临床模型贝塔系数建立评分系统:胸中段3分(2.66),肿瘤长度>5.25 cm(1.20)和肿瘤低分化2分(1.55),肿瘤中分化1分(0.35)。依患者的得分情况分为3组:低危组(0~2)、中危组(3~4)及高危组(>4),3组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03%,26.19%和55.00%(P<0.05)。 结论 建立的评分系统可以在术前精确预测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为术中淋巴结清扫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低危组推荐不行颈部淋巴结清扫,高危组推荐行颈部淋巴清扫或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