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对探讨p15基因甲基化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微小残留病灶(MRD)诊断中的价值,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研究49例初治儿童AL(包括ALL31例及AML18例)和20例对照组的p15基因甲基化情况。动态观察4例ALL及2例AML治疗前后p15基因甲基化的变化。结果显示,儿童AL患者p15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67.3%,ALL与AML的阳性率(分别为61.3%和77.7%),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20例均阴性。动态观察的6例儿童AL,初诊时均呈现p15基因甲基化;完全缓解时,4例仍呈现甲基化,其中3例分别于3个月、5个月、6个月后复发:另一例甲基化转为阴性,未复发:MSP敏感度可达10-3。因此,MSP检测p15基因甲基化有助于检测儿童AL的MRD。  相似文献   
2.
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63例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方案选择常规剂量化疗、减量化疗及CAG方案化疗。结果CAG方案化疗较常规剂量化疗、减量化疗的缓解率高,骨髓抑制时间短,早期死亡率低,化疗后感染、出血较温和。结论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化疗中CAG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4年12月~2008年12月住院的103例AL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AL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6.6%(48/103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化疗周期,近期感染、治疗阶段、住院季节、住院天数是AL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L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年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化疗周期、近期感染、治疗阶段、住院季节、住院天数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P16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肿瘤抑制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9p21上,其表达产物P16蛋白是细胞周期依赖激酶4抑制剂(CDK4I)。在小儿白血病中,尤以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P16基因的纯合子缺失常见,少见杂合缺失、突变和甲基化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1 6基因甲基化与儿童急性白血病 (AL)的发生、发展、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酶切加PCR技术研究 33例初治儿童AL ,1 5例复发儿童AL及 30例对照组p1 6基因甲基化情况 ,并观察p1 6基因甲基化与化疗结果的关系。结果 :33例初治AL有 3例、1 5例复发AL有 6例、30例对照组中 0例存在p1 6基因甲基化。可评价疗效的 31例初治AL中 ,3例甲基化患者均未缓解 ;2 8例非甲基化患者中 3例获完全缓解 ,2 3例部分缓解 ,2例未缓解 (总有效率 92 86% )。结论 :①在初治儿童AL中p1 6基因甲基化率低 ,不是儿童AL的主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1 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与儿童急性白血病 (AL)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DNA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分析和DNA测序技术研究 53例初治和复发儿童AL及 30例对照组p1 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的情况。结果 :儿童ALp1 6基因纯合子缺失及点突变为2 8 30 % ( 1 5/33例 ) ,对照组未发现缺失及突变。ALL组p1 6基因纯合子缺失为 35 0 0 % ( 1 4/40例 ) ,其中HR -ALL为 47 0 6% ( 8/1 7例 ) ,SR -ALL为 8 33% ( 1 /1 2例 ) ,复发ALL为 45 45% ( 5/1 1例 ) ,未见点突…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p1 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与儿童急性白血病 (AL)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DNA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分析和DNA测序技术研究 5 3例初治和复发儿童AL及 30例对照组p1 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的情况。结果 :儿童ALp1 6基因纯合子缺失及点突变为 2 8.30 % (1 5 /33例 ) ,对照组未发现缺失及突变。ALL组p1 6基因纯合子缺失为 35 .0 0 % (1 4/4 0例 ) ,其中HR—ALL为 47.0 6 % (8/1 7例 ) ,SR—ALL8.33% (1 /1 2例 ) ,复发ALL为 45 .45 % (5 /1 1例 ) ,未见点突变 ;ANLL组未见纯合子缺失 ,点突变 1例 ,为 7.6 9% (1 /1 3例 ) ,测序分析发现其位于第 2外显子 (exon2A) 49密码子 ,发生错义突变 ,由GCC突变为ACC ,由苏氨酸取代丙氨酸。结果表明 :①p1 6基因失活与儿童AL ,尤其与儿童ALL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②在儿童ALL中 ,p1 6基因纯合子缺失是基因失活的主要形式 ,点突变罕见。③在儿童ANLL中 ,p1 6基因纯合子缺失、点突变均罕见。④p1 6基因失活可能成为预测儿童AL病程进展、复发、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p1 6基因甲基化与儿童急性白血病 (AL)的发生、发展、预后的关系 ,采用酶切加PCR技术研究 33例初治儿童AL ,1 5例复发儿童AL及 30例对照组p1 6基因甲基化情况 ,并观察p1 6基因甲基化与化疗结果的关系。结果 33例初治AL有 3例、1 5例复发AL有 6例、30例对照组中 0例存在p1 6基因甲基化。可评价疗效的 31例初治AL中 ,3例甲基化患者未缓解 ;2 8例非甲基化者中 3例获完全缓解 ,2 3例部分缓解 ,2例未缓解 (总有效率 92 .86 % )。结果表明 :(1 )在初治儿童AL中p1 6基因甲基化率低 ,可能不是儿童AL的主要发病机制 ;(2 )p1 6基因甲基化率儿童AL复发病例显著上升 ,值得重视 ,同时对指导治疗及预测病程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情况。方法调查6年来就诊的急性白血病并发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对感染部位、病原菌以及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并发院内感染以G菌为主.但近几年真菌感染的比例明显上升,感染部位以肺、口、咽部多见,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外周白细胞、住院时间以及激素的应用有关,而与患者性别、白血病类型无关。结论针对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采用有效的预防及抗感染措施.并减少粒细胞缺乏时间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与儿童急性白血病(AL)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和DNA测序技术研究53例初治和复发儿童AL及30例对照组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的情况。结果:儿童AL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及点突变为28.30%(15/33例),对照组未发现缺失及突变。ALL组p16基因纯合子缺失为35.00%(14/40例),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